APP下载

定喘方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

2020-06-22周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5期
关键词:平喘证候支气管

周娟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内科 郑州450003)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类型之一,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与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炎症反应,具备明显的异质性,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病情迁延易反复,加之治疗和用药依从性差,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目前支气管哮喘治疗以抗炎、平喘、止咳、祛痰等常规对症治疗,但常规西医治疗存在至少一种以上的副作用,且仅能纠正患者临床症状,对肺功能改善、疾病针对性治疗缺乏理想效果。中医学将支气管哮喘归属“喘病”范畴,认为肺内宿痰内伏,情志、外感等因素诱发哮喘,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进行治疗[2]。本研究探讨了采用定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6月收治的7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4例;年龄24~68 岁,平均(48.72±5.80)岁;病程3~15年,平均(8.61±1.84)年。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24~67 岁,平均(49.14±5.91)岁;病程3~16年,平均(9.16±1.85)年;两组基线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指标等综合检查,符合《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3]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2)急性期;(3)无研究药物过敏史;(4)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参与本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依从性差、认知异常、精神疾病者;(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癌等肺部疾病者;(3)伴心、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者;(4)研究药物过敏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剔除标准:研究过程中主动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心理状态,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家庭环境,给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定喘方治疗,方剂组成:炙麻黄6 g,巴戟天、乌梅、葶苈子各10 g,灵芝、苦参12 g,老鹳草20 g,生甘草6 g。上述药方每日1 剂,由我院煎药室统一煎煮,每剂煎煮400 ml 药液,分早晚2 次服用,每次服用200 ml。两组均连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中医证候评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定量计分,包括咳嗽、咯痰、喘息、哮鸣音、胸闷症状,每个症状按严重程度计0~3 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哮喘控制效果,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分为气喘、肺部哮鸣音、咳嗽、咯痰等症状、体征,计0、2、4、6 分,分值越高,说明哮喘控制效果越不佳;(3)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炎症介质表达,患者晨起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离心10 min,3 000 r/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 表达。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ACT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ACT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ACT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ACT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ACT 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中前医 证候评治分疗后 治疗前A CT 评分治疗后观察组3510.27±2.632.41±0.7518.96±3.175.52±1.57对照组359.85±2.654.18±1.0619.02±3.248.76±2.01 t 0.6668.0640.0787.515 P 0.254<0.0010.469<0.001

2.2 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炎症介质表达比较治疗前,两组IL-4、IFN-γ 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两组IL-4 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IFN-γ 表达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炎症递质表达比较(ng/L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炎症递质表达比较(ng/L

组别 n 治疗前I L-4治疗后 治疗前I F N-γ治疗后观察组3530.18±6.3512.31±4.5161.59±12.4794.85±11.35对照组3529.84±6.4018.76±5.6362.32±12.5081.49±10.82 t 0.2235.2900.2455.040 P 0.412<0.0010.404<0.00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因素、发病机制复杂多变,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常规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能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阻断病情进展,临床效果欠佳。在中医学上,哮喘被成为喘病,《丹溪心法》认为“哮喘……专主于痰”,《金匮要略》记载“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即指出喘病患者喘息、咯痰症状。对于支气管哮喘发病病机,《病因脉证》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则哮喘之症作矣”,则说明痰饮留伏为哮喘的宿根。同时指出肾阳虚为哮喘缠绵难愈的病因,风、痰、瘀、虚为发病病机特点。因此中医认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急性发作时治标,平时固本[4~5]。

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定喘方治疗,基本方中麻黄入肺经,起开泄腠理、透发毛窍、宣畅肺气、平喘止咳、利尿消肿功效,适用于几乎所有喘咳病症;巴戟天归肾、肝经,起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功效;乌梅归肝、脾、肺、大肠经,起敛肺滋阴、生津涩肠功效;葶苈子起下气行水、祛痰定喘功效;灵芝起补肾利尿、健脑消炎功效;苦参起清热除湿、利尿消肿功效;老鹳草起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功效;辅以生甘草起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功效,并能调和诸药,增强药物效果,起到宣肺止咳、平喘化痰、清热利湿的功效。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定喘方以麻黄为君药,其主要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起到平喘、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且能从麻黄碱内提取β2 受体激动剂,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释放,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阻断过敏介质的释放途径,起平喘、止咳、宣肺的作用[6];葶苈子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芥子苷,起止咳平喘、抗菌、抗癌作用[7]。因此采用定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全方标本兼顾,有温阳补肾、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ACT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定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效果,可显著控制患者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Th1/Th2 比例失调是致支气管哮喘发生、发作的主要原因,在哮喘发病过程中,Th2 细胞功能亢进,Th1 细胞功能降低,则加重哮喘病症。IL-4 是B细胞的主要生长因子,对T 细胞有抗原提呈作用,促进体液免疫应答,进而诱发支气管哮喘。IFN-γ 具有调整嗜酸性粒细胞活化,降低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表达作用。患者体内IL-4 含量提高,IFN-γ 含量下降,造成机体免疫失衡,进而诱发哮喘发生。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观察组IL-4 表达低于对照组,IFN-γ 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定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机制,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定喘方治疗,能够提高患者哮喘控制效果,降低炎症递质表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平喘证候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
金康宁合剂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