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技巧及预后分析
2020-06-22谭红枫
谭红枫
(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骨科,辽宁 沈阳 110141)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2种。非手术治疗需要时间较长,且复杂骨折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传统钢板和锁定加压钢板,本研究比较了2种手术方法对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质量影响,旨在为该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将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收集100例2016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及CT确诊,并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授权同意书。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2组。传统钢板手术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9.21±2.46)岁,病程1-7天,平均病程(2.31±1.16)天。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9.78±2.55)岁,病程1-7天,平均病程(2.12±1.04)天。2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传统钢板手术组采取传统钢板治疗。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患者平卧,并将患肩移到一块可透视手术桌上,经X线C型臂进行伤侧透视,做三角肌胸大肌切口,从肩峰边缘向远端伸至三角肌附着点水平,找到头静脉,注意头静脉的保护,并在三角肌附着点进行松解,促使肱骨头显露,将三角肌前方拉开,找到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促使肱骨近端暴露,用尖头持钩钳住肱骨头,对近端骨折片进行临时控制,并清创骨折部位血肿和软组织,嵌压肱骨头与肱骨干,复位骨折,在构型稳定之后,将锁定加压钢板置于肱骨外侧,并依次给予螺钉拧入,锁定螺钉避免穿出肱骨头。手术后给予肩部制动,辅助抗感染、消肿和抗凝等治疗,术后12小时可指导患者轻度被动进行肘关节活动,之后逐渐改为主动活动。术后24小时可指导患者坐起,逐渐实施肱二头肌舒缩锻炼,术后48小时可实施肩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肩关节评分对比:治疗前传统钢板手术组肩关节功能评分(54.69±2.01)分,和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的(54.57±2.11)分相近,P>0.05;治疗后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肩关节评分(95.11±4.24)分,明显优于传统钢板手术组的(83.47±4.01)分,P<0.05。
5.2 2组患者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对比: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手术失血量、手术住院的平均时间、骨愈合的时间优于传统钢板手术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对比
5.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发生感染1例,肿胀1例。传统钢板手术组发生感染5例,肿胀5例。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2/50),显著低于传统钢板手术组20.0%(10/50),P<0.05。
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目的是尽快愈合,尽快恢复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以往保守治疗无法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容易引起关节活动障碍。早期有效复位和改善关节功能十分重要。锁定加压钢板和肱骨髓内钉均是有效固定方法,其中,顺行髓内钉的优点是可以在骨折处施加压力,并且可以保持肱骨的机械结构[2],避免桡神经损伤,但若髓内钉长度不当,可影响肩峰恢复。锁定加压钢板的优点是固定骨折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对肩关节和肘关节的运动影响较小,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可减少对骨膜的损伤,有利于骨折的愈合[3]。加压锁定钢板中,锁紧螺钉和钢板可以锁定在一起形成一种框架结构有效支撑断裂,钢板可以稳定固定而不会紧密结合骨头,且钢板近端处的锁定孔是成角度的设计[4],角度稳定螺钉具有更好的锚固力且很少移位,适合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加压锁定钢板远端采用组合孔设计,可根据术中情况完成。动压力采用标准螺钉固定,锁紧螺钉可实现稳定的角度固定[5]。此外,锁定加压板采用解剖学设计,高强度,体积小,薄钢板,在操作过程中可与肱骨近端完美匹配,无需预弯,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和缩短手术时间。
本次研究传统钢板手术组采取传统钢板方案,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肩关节评分值比较,P>0.05;治疗后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肩关节评分值优于传统钢板手术组,P<0.05。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优于传统钢板手术组,P<0.05。锁定加压钢板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钢板手术组,P<0.05。
综上所述,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预后效果良好,可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