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策划能力,生产精品报道
——浙江日报“接力”大型融媒体报道背后的接力故事
2020-06-22李雅南
文_李雅南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围绕国家战略,做好重大主题宣传一直是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也是其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大众舆论、承担职责使命的重要手段。如何在重大报道中出新出彩,在同题竞赛中脱颖而出,考验着媒体的能力与功力。浙江日报率先策划、深入采写、用心包装,其推出的“接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型融媒体报道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效果。
5月9日,这一活动正式启动、10支队伍奔赴省内外采访;5月13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开始推出VLOG等新媒体内容;5月18日起,浙江日报以内版打通版加头版海报导读的形式,在三周时间内推出10个重点报道,与客户端进行联动并在多个渠道分发。截至6月3日,浙江新闻客户端共发布80余篇相关报道,总热度值1156万。这些报道被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以及今日头条客户端等数十家新媒体平台转载,外部平台有效曝光1890万,全网曝光超过3000万。从雪域高原到沙海戈壁,从钱江源头到鱼米之乡,从大山深处到滨海小城,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点、单位,通过挖掘10组“接力人”的故事,为社会与时代鼓与呼。
一、创新报道内容,增强感染力
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40余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站在2020年回溯,40年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有太多的经验可以总结,也有太多的故事可以挖掘。我们的报道要从哪里切入,又该落脚何处?什么样的报道才是具备感染力和传播力的?
(一)找准报道角度——把笔头对准人
这组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成就性报道。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2012年浙江已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面上铺开写综述,也一直是党报的强项。但这样的报道主题宏大,材料庞杂,呈现的报道却往往因为过于高大上,不接地气,老百姓不爱看。
我们又想到经验性报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浙江积累了许多经验。以基层农村为例,各地就涌现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小康村”,比如基层党组织“一犁耕到头”的奉化滕头村;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锋萧山航民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萌发地安吉余村;前后五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村淳安下姜村以及遍地开花的“淘宝村”、民宿村等等。如果从微观着手、点上切入,通过反映各地的探索和创新实践,为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康建设提供可学习、可借鉴的发展范本,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但作为一组重大主题报道,它的视野框架不够广,报道格局不够大,呈现效果容易碎片化。
为了见证和传承小康路上的奋斗精神,浙江日报与浙江省林业局、采访对象共同开展种植小康林活动。图为浙江日报记者在那曲与浙江援藏干部、当地干部群众同种小康林。浙江日报记者季叶海摄
直到4月初的一次集体讨论上,集团编委张亮提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社会最终惠及的是人民,它的实现靠的也是人民,不妨考虑从人的角度统筹整组报道。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此同时,建设小康社会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奋斗和汗水。我们完全可以把视线拉回人,通过挖掘人物精神为社会与时代鼓与呼。
(二)细化报道对象——从一个人到一批人
在确定了从人物入手采写这组报道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是写个人还是写群像?又该选取哪些人物作为报道对象?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追逐梦想的执着是世代传承的坚韧品质;梦想之花的绽放饱含几代人的辛勤汗水。正是因为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不忘初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让小康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最终从梦想照进现实。所以,我们决定通过一组具有传承性的人物,反映小康路上接续奋斗的浙江精神、中国精神,以致敬历史、关照现实、启迪未来,并确定“接力”这一关键词。
在报道对象的选取上,我们也经过了几轮筛选,遵循的基本理念是——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贴得近一点。既要有宏观的视角,也要立足本土、体现浙江“三个地”的政治优势和特点。在与采访部门深入对接,并对其摸排报送的选题进行筛选后,我们确定追踪报道10组接力人,其中浙江省内6组。除此之外,我们还跳出浙江将视野投向全国。因为浙江不仅在本省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走在全国前列,还大力援助中西部地区,向全国输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浙江经验、浙江智慧。所以我们选取了援疆干部、援藏干部、援黔干部、浙师大广西龙州支教团4组“接力人”,以此体现浙江为“全国一盘棋”做出的贡献。
(三)规划报道思路——由人物精神看时代发展
确定了报道角度和报道对象后,还要确定基本的采写思路。这组报道不是为了塑造人物典型,而是为了“以人载事”,要通过人物“穿针引线”,反映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具体到操作层面,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
1、富有温度:记者要与几代接力人一起回到奋斗现场,挖掘那些难忘的故事和细节。要贴得近一些,写出有温情、有温度的故事,以真情实感打动人、激励人,激发读者共鸣。
2、体现精神:要抓住“接力”主题,体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几代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创业精神以及及浙江人在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道路上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
3、点面结合:既要看见“细浪”,也要关注“洪流”。要在报道中将大历史与小故事结合起来,把重大事件作为时间窗、把典型人物作为切入点,从而让大事件以鲜活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4、重点突出:稿件采用多线叙述的方式,但不能平均用笔墨,而是要抓牢第一任、中间某一任、现任三个时间节点,避免把新闻报道变成工作流水账。
5、配件多元。除了用心“烹饪”主稿这盘“大餐”之外,记者团队还要做好几个“配菜”,包括当事人说、记者感言、专家点评、大事记、数据图表等,做到将可亲可感的人物、故事与权威观点、数据相结合。
二、打通媒体渠道,增强传播力
“这是系列报道第六篇的素材包,请各位老师查收!”5月27日凌晨,当日“接力”版面《向前向“黔”,绿水青山间走出致富路——追寻浙江24年接续帮扶贵州的足迹》完成后,责任编辑李建打开微信,在“接力分发群”里发出了压缩文件包。这是供学习强国、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日报官微、天目新闻客户端以及浙报融媒体中心等新媒体端使用和分发的。
5月27日一大早,包括开栏的话、今日版面、配套视频、主稿和配稿在内的“版面同款”新媒体产品就会出现在集团内各新媒体平台以及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今日头条、腾讯网等新媒体平台上。报纸版面签掉后,由责任编辑将主稿、配稿、图片、视频等打包分发给新媒体渠道,各渠道于见报日当天发布与报纸内容相同的新媒体产品,已经成为浙江日报重大主题报道的规范流程。全网超过3000万的曝光不仅在于及时有效的分发,更在于策划方案中打通媒体渠道的前瞻性布局。
(一)移动先行
短视频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格局下,传统媒体如何突围?策划之初,我们确定了“移动先行”这一大方向,并提出在移动端“生产一批生动活泼的产品,生产一两个高质量精品”的目标。其中生动活泼的新媒体产品,是指碎片化的短视频,有感即采、随采随发,着重于趣味性和传播力;“精品”是指每篇报道都要配发约3分钟的视频,并以二维码形式出现在版面上,该配套视频要体现整篇报道的思路,要在前期拟好“脚本”,后期剪辑上要下大工夫。这个思路大大激发了记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批或新颖有趣或用心打磨的短视频产品相继出炉,大大增强了整组报道的传播力。
“这个技术有啥好处?大概就是,以后练完剑,不用擦了!”伴随着《沧海一声笑》的背景音乐,《接力·VLOG丨龙泉宝剑遇上秀洲纳米新材料》轻松结尾。谈到这则短视频的出炉,记者郑亚丽笑着说:“5月14日,我们在龙泉和秀洲两地进行采访,龙泉有两宝,青瓷和宝剑,到了龙泉肯定要去龙泉宝剑厂看看。在这里,我们发现了用纳米涂层防止宝剑生锈这一新技术。而该技术正来自嘉兴秀洲区的长三角(嘉兴)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滴水见太阳,小小的宝剑折射出山海协作的成果。当时就觉得特别有意思,也特别有意义,所以就制作了这期VLOG。”
5月17日,记者王世琪来到黔西南州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茶田。“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浙江,徜徉在安吉的白茶园中。”2018年,450万株安吉白茶“白叶一号”在普安扎了根,为当地贫困户脱贫助力。“在我看来,它们就像远嫁而来的姑娘,作为一个娘家人一定很想知道,她们现在怎么样了。”于是王世琪就和小伙伴拿起手机,拍下了《接力·VLOG|浙江远嫁贵州的“白茶”姑娘怎么样了》这则视频。
如果说,在见报日之前陆续推出的轻量级小视频,以其趣味性赢得了广大用户,成为现象级的“爆款”,那么为见报稿“量身定制”的短视频,则秉承“内容为王”的原则,以深度和广度见长,形成全新的产品竞争力。巍峨神秘的雪山与天籁般的民歌,将用户瞬间带到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世纪80年代的老照片上,那曲杭州希望小学孩子们欢快的笑脸迎接我们回望那场跨越25年的接力。6月3日《海拔4500米 25年接力:9批600多名浙江援藏人在那曲留下铭记一生的经历》的配套视频发布,谈到这则视频的制作,记者毛传来颇有感触:“这是我从业多年来,少有的花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做的一件事。由于缺氧,在那曲我们一个晚上睡了无数的‘小觉’,凌晨推开记者张彧的房门还能看到他插着氧气管为视频写脚本。”
在系列报道完成后,我们又制作了一期120秒的快剪视频《听浙江日报融媒记者为你讲述小康路上的接力故事》。作为收官之作,这组视频精心挑选所有视频中最具感染力和冲击力的片段,串珠成链,用炫酷的视觉效果收获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二)纸媒扩容
除了在视频产品上发力,报纸作为本组报道的首要阵地,我们也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到传播效果最大化。在第一篇报道见报前两天,我们仍在思考一个问题:虽然报道以打通版的形式占据了内版的重要位置,但是会不会“养在深闺人未知”?该如何在报纸的“门面”头版“露出”,让读者“循香而来”?
一般情况下,向内版引流的方式就是在头版做导读,但是往往只有一个标题或者一段导语,在视觉上没有显著度,对读者没有吸引力,所以这次我们决定打破常规,靠视觉效果抓人。经过多轮讨论,一个新鲜的念头呼之欲出:以客户端启动页为底本,在头版以海报的形式对内版进行推荐。在新媒体推广方案中,我们确定每一篇报道见报当日,浙江新闻客户端除了全文转载、视频加成之外,还要设计独立的启动页,对报道进行导流,这个启动页面就是海报图片。在浙报总编辑张燕的鼓励下,在采编、设计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十篇报道推出当日,在浙江日报头版,读者都能看到一块极富设计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广告牌”。“接力”标语、接力关键词、接力地点坐标、客户端二维码、具备地方特色的背景图、反映经济增长的曲线图同时呈现,引人注目。
三、联动多方力量,增强影响力
传统的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是完成单向传播的过程,报道内涵有限、传播链条不长,为此,在策划阶段我们提出要通过概念化的包装和各种活动,打造“接力”品牌。
5月9日,浙江日报采编大楼内,一场跨越时空的“约会”正在进行。赴约的人中,有景宁县金坵村的几任党支部书记,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一个山沟里的贫困村,变为美丽富足的生态旅游村;有来自省商务厅派驻文成县金炉乡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他们接力扶贫,帮助村民种植杨梅、糯米山药等特色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有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他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的扶贫支教已经接力了21年……此时此刻,他们站在台上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讲述奋斗故事,用一张张照片勾连起昨天今天,用一组组数据印证山乡巨变。
这是“接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型融媒体报道”启动现场。随着印有“接力”二字的旗帜传到记者代表手中,浙报10路记者开始奔赴省内各地及西藏、贵州、广西等省区深入采访,与浙江几代建设者一起重温那些难忘的故事,触摸历史前行的脉络,感受接续奋斗的精神。这场活动增强了报道对象的荣誉感,也鼓舞了记者的士气,为“接力”报道吹响了集结号,标志着“接力”品牌开始形成。
启动仪式后,我们又花了很多心思策划了一场“杭州——那曲”云聚会。这是一场跨越3800公里,串起25年情缘的聚会。5月12日,视频连线将千山万水化为一张屏幕的距离。屏幕这边是8位浙江援藏干部,屏幕那边是那曲干部群众。这一天,被浙江援藏干部救治的先心病女孩,终于见到了救命恩人;曾在杭州援建的希望小学就读的少年,见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我们通过浙江新闻客户端对这场聚会进行了报道,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杭州与那曲的深情厚谊和“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援藏精神。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接力”报道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活动环节——种植“小康林”。我们与省林业局合作,在采访地开展植树活动,强化“接力”品牌影响力,这是我们在策划之初就萌发的念头。它不仅有利于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更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记者与采访对象共同扛起铁锹、拎起水桶,走向植树地点,如同昂首阔步走在“奔小康”的征程上;种下“小康林”意味着种下“小康梦”的种子;一棵棵树苗茁壮成长,又如同美好的日子在慢慢“生长”。目前,“接力”报道已经落下帷幕,我们计划将品牌的影响力继续传播下去。接下来,将与浙江省档案馆合作,对本轮报道活动的图文视频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进行展览。
全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但优秀的新闻作品仍然离不开精心的策划。好的策划方案,不是粗枝大叶、点到即止,而是要在选题、写作、传播等各个方面精心部署;好的策划团队,也不是甩手掌柜、包工头,而是要与前后道紧密协作,参与到传播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正是秉持这一原则,我们最终做到了策划出新,写作出新,联动出新,取得了“接力”报道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