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0-06-21徐雁鸿僧德文
徐雁鸿 僧德文
【摘 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协同理论主要研究各种现象和系统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本研究基于协同理论提出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可行性和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协同理论;创新能力;协同创新
1.引言
创新能力是一种通过审慎、思辨,实践的方式,提出新观点,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能力。协同创新是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深度融合。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离开人才的支撑,发展将失去动力和活力。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成果,作为知识传授和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责无旁贷。
创新人才的培养涉及到政府、企业以及高校的教师队伍、学生本人、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条件、学术氛围、管理体制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各类资源和要素。然而,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协同研究往往被忽略,或只关注某几方面进行研究,导致创新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系统工程,运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等特征,从协同论的视角对创新能力培养各资源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各资源和要素的有效协同。
2.问题分析
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科专业设置狭窄。各学科专业之间往往壁垒森严,缺乏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限制了同学们的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和提高,抑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2)创新观念淡薄,缺少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没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引,创新培养就无从谈起。目前的教育理念大多停留在强调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推崇博览群书而忽略知识运用。基于“仓库理论”的教育理念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实现偏重“知识累积”向注重“开发创造”的转变。
(3)静态研究而没有以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未能借鉴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方法,从宏观层面探讨创新能力各要素所构成的机制之间的联系,因而面对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复杂不确定性问题束手无策。
(4)定性分析缺少定量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研究。研究的重点多为个别学校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总结,或者是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或对培养模式提出对策建议等,研究侧重于表层分析,研究深度不够,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实证基础。
(5)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各机构、部门之间难以做到有效的相互支撑,不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环境,课程、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缺乏创新活力。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课程比重过低。
(6)产学研与社会实践脱节,缺乏协同創新活力。教育需要与企业充分融合。创新的关键在于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
3.协同创新实施研究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与外界物质或者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理论主要由协同效应、自组织原理以及伺服原理组成。在协同理论的作用下,系统的发展规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仅可以用来研究自然现象,也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首要任务就是整合创新资源和创建要素,构造一个开放、多元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实施方法包括:
(1)学科建设方面,通过学科规划和调整,重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促进创新能力培养。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强调知识、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确保教育质量。
(2)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营造方面,创造自由开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和具有时代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学也是一个社会实体。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文化上的创新。有了创新文化的支持,创新活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要努力营造崇尚创新的学术风气。
(3)鼓励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将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形成良性的机制,加强科研活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形成科研服务社会、社会支持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
(4)以学科融合为基础。学科融合在人才培养中起基础性作用,建立多学科融合以支撑专业,不仅工科之间交叉融合,还可以工科和理科或者是人文社科之间的跨界融合融通。
(5)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激发创新意识。组建跨学科教学中心、研究中心和实验中心,落实学科融合协同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课程群整合课程设计,提高学科融合水平;设计多学科交叉创新型实验,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共同突破学科壁垒。
(6)政策引导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培养制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创新人才管理经验,完善创新人才的管理和激励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创新人才培养的人员、资金、物质等需要,构筑软件与硬件支持和保障体系。
4.结束语
创新能力旨在破除旧思想、创造新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人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将知识积累转化为创新性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它与系统的优化与否紧密相关,因此,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协同研究,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宝,陈鸿龙.面向新工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03):199-202+207.
[2]黄森,王佳雯,陈昱.协同创新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时代金融,2020(12):125-126.
[3]张景安,赵向兵.计算机专业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9,33(6):113-116.
[4]陈尚斌.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协同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9,6(82):53-54.
[5]汪静,胡玉才,迟建卫.协同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21.
[6]徐亚清.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
[7]余峰. 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项目编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XGG2020YB009);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JXALK2020001).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