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2020-06-21仝宁宁
仝宁宁
摘 要名人档案不仅是名人人生轨迹的重要体现,更是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对高校名人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充分实现名人档案价值的重要方式。本文对我国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档案开发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渠道较少、开发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跨界合作,适当解读档案内容,构建平台,加强公众参与,利用新媒体,提升档案开发效果的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高校 名人档案 开发主体 公众参与 开发效果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人是大学的精神脊梁,铸就了大学的品牌,他们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正因如此,我国高校越来越关注名人档案。为了充分发挥名人档案的价值,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求,更好地使名人档案为社会和大众服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便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丰富学校馆藏内容,为高校编史修志提供素材,而且还有利于加强对高校师生的教育,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塑造高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高校名人档案
通常来说,“名人”是指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作出过突出贡献,具有重大影响力,被社会所认可的人物。《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名人档案”定义为“国际或国内著名的人物在其个人、家庭和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
对于高校名人档案,我国档案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表述,所以在描述对象和描述内容上往往会存在一些差异。刘淑妮、赵钊认为:“高校名人档案是指自建校以来高校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知名人物,在其一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和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1]王立媛、刘爽认为:“高校名人档案是指高校中的对高校发展并在本学科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教授在其公务活动和个人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不同载体和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2]
根据上述列举的对于高校名人档案概念的表述,笔者认为高校名人档案是指自建校以来,正在或曾在高等学校工作学习过的,在某一学科、领域、行业作出过重大贡献,颇具影响力并得到社会和历史承认的知名人物在其个人、家庭、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不同载体和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
二、加强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的意义
1.丰富馆藏内容,为高校编史修志提供素材。高校名人档案作为高校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名人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全面、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名人的人生成长轨迹和空间活动。因此,对高校名人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可以让更多的人更为详细地了解高校名人的方方面面,这不仅仅体现了对于名人的尊重,而且也体现了对于杰出人才成长的高度激励[3]。一般来说,高校名人通常都是那些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党政管理领域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知名人物,他们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参与并見证了高校的沧桑变迁。所以,高校名人档案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某一时期高校的发展历史、办学水平、社会贡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高校的发展规律,是高校弥足珍贵的重要精神文化财富。高校档案馆(室)对本校名人档案进行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丰富高校馆藏内容,而且还可以为高校编史修志提供丰富的素材,对构建和完善高校记忆具有重要的作用。
2.加强文教功能,为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高校名人往往是民主自由精神的引领者、科学文化思想的创造者和传授者[4]。高校名人档案通过真实记录高校名人在其家庭生活、社会交往、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从不同侧面生动地展现了高校名人尊重科学、求真务实、淡泊名利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对高校名人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将全面丰富的名人档案信息通过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高校师生,有利于广大师生从更深层次上详细了解高校名人的突出贡献,从而主动继承和发扬高校名人高尚的品格,这有利于加强对高校师生的爱校爱国教育,帮助广大师生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广大师生通过了解高校名人的重大事迹,进而从侧面了解高校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样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积极主动探寻高校精神文化的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借助名人效应,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校名人通常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行业有过重大贡献,颇具影响并得到社会和历史承认的知名人物,高校名人档案作为高校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名人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从侧面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贡献。对高校名人档案进行开发利用,使社会公众把高校与其名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名人效应,让社会公众在深入了解高校名人的同时,增加高校被社会公众所知晓、了解、接纳、信任的程度,加大高校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名人在社会各方面的重大影响为高校作“活广告”,从而达到提高高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对高校名人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借助名人效应,有利于优化高校形象,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可以加强国家、社会对于高校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生源质量,加大对于高校杰出师资力量的投入,最终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
三、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开发利用的主体单一。从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来看,长期以来,由于档案行政管理体制的种种限制,我国高校的档案工作一直处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之中。虽然我国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对高校档案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在档案人员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开发利用观念并未完全被打破,“重藏轻用”“被动适应”等传统观念至今仍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档案人的思想,这对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以及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双重影响,大多高校档案馆在很大程度上把自身摆在保密机构的位置上。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档案馆不愿意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并且对其他机构力量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抵触和怀疑情绪。但是,随着我国高校越来越关注名人档案,名人档案信息资源被不断地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和价值只靠高校档案馆一家之力,无法使其全部展现于公众的视野之中。例如,高校名人传统纸质档案,特别是手稿,其书写方式、语言风格、文字笔迹、行款格式、专业知识等时代和专业特征非常复杂,仅靠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一己之力是难以让公众真正理解档案的内涵,难以对其进行充分开发利用的。浙江大学档案馆网站“馆藏书画”一栏只有名人大师的书画作品纸质扫描件,没有对重要的档案进行翻译和解读[5]。因此,改变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主体单一的现状,创新档案开发利用的方式,打破僵局,开拓思路,满足档案利用者的多样化需求迫在眉睫。
2.公众参与的渠道较少。长期以来,公众对高校档案馆存在严重的距离感,公众在高校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高校档案馆大多以自身的主观意志和感性认识来取代档案利用者实际存在的档案信息需求,缺少与档案利用者的互动和交流,这就会造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方向、模式、广度和深度滞后于社会需求,使档案资源开发成果的适用性不强,不能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在目前的高校档案馆官网中,很多都没有档案利用者反馈信息的相关渠道,虽然少数大学档案馆官网中有档案利用者反馈信息的相关渠道,但是回复的速度也比较慢,无法实现实时互动。如,同济大学档案馆档案利用服务系统“我的留言”一栏可以留下档案利用者的反馈信息,但是需要注册才能留言,并且注册需要填写大量身份信息[6],这大大降低了档案利用者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出相关建议或线索材料的积极性。另外,公众号的评论设置导致了订阅者回复的信息不能讨论,而只能统一回复到平台后台,经过筛选再展示,造成了档案利用者交流渠道不畅,沟通不便[7]。
3.开发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高校档案馆虽然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不断创造名人档案开发利用的新形式,如利用各种媒介开设高校名人档案专栏,跨界合作拍摄制作高校名人纪录片,构建数字化名人档案资源库,以微博、微信等手机终端应用为渠道开发名人档案等[8]。但是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档案开发利用的程度上,名人档案的开发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要。例如,吉林大学档案馆官网上“吉大人物”一栏,只有“两院院士”和“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这两条记录,而且这两条记录只有“两院院士”和“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名字,并无其他文字和声像档案[9]。“专题展览”一栏只有“纪念林枫诞辰110周年”一条记錄,发布时间是2016年09月29日[10],这个网上展览实际上就是把实体展览直接照搬到网上,与林枫相关的重要手稿和文件只是以小幅图片的形式显示,对手稿和文件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解读,没有充分有效地开发林枫档案,无论是从视觉感受,还是档案内容的角度来说,都无法满足利用者的需要。
四、提高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水平的策略
1.跨界合作,适当解读档案内容。大多数高校档案馆过去往往独立工作,因此在档案工作中通常存在受众面窄、功能单一、服务被动等问题, 而跨界合作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11]。随着跨界合作这一方式普遍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跨界合作已经成为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高校档案馆只有积极与其他各界开展跨界合作,才能有效地整合和开发档案资源,充分发挥名人档案的效用,提高名人档案的利用率。
根据记录信息方式的不同,高校档案馆大多对高校名人的文字档案和声像档案进行开发利用。现阶段,我国高校对于名人的文字档案和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很简单,往往只是把档案原件扫描展示给利用者,有的高校档案馆可能会简单进行解读,但是很多高校档案馆并不会对档案进行解读,所以更谈不上深入的内容解读,这样很难有效利用名人档案中的信息。高校名人来自于各个专业领域,仅靠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一己之力是难以让公众真正理解名人档案的内涵,难以对其进行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的。这就要求高校档案馆根据特定的名人档案,与相关专业领域的部门进行跨界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弥补自身其他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通过对丰富的名人档案进行注释、描述和解读,可以把抽象、专业、难以理解的名人档案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利用者面前,帮助利用者有效获取与名人档案有关的人物、背景、意义等信息,增加了名人档案的信息含量和知识确定性,对于利用者准确解读档案内容具有重要的佐助作用[12]。
2.构建平台,加强公众参与。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档案馆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名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这样可以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者和利用者的互动,利用者提出相关建议或线索材料,档案资源开发者可以及时获取利用者的需求,从而快速调整开发方向,达到利用效果最大化[13]。为了加强公众参与,更好地促进高校档案馆名人档案在线开发利用,高校档案馆可以借鉴NARA的公民档案员项目,其项目旨在鼓励公众参与,以群体力量共同完成档案资源的开发。高校档案馆可以在本馆的官网、微信、微博等平台上,添加公众参与一栏,公众可以为一些名人手稿、照片、图片添加术语、标签及关键词,公众可以与名人档案开发者在线交流,为高校名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出相关建议或者提供相关线索材料,而且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档案利用者相互交流。
3.利用新媒体,提升档案开发效果。高校名人档案真实、全面地记录了高校名人的人生轨迹,资源丰富,只有通过新方法、新技术加强对名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吸引档案利用者“驻足欣赏”和“潜心研究”[14]。虽然高校在努力利用新媒体开发名人档案,但是简单地把图片和文字堆砌在网络媒体、数字出版物、手机媒体、博客、微博、微信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媒介的碎片化、档案利用者价值观念和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碎片化阅读逐步成为一种潮流,这极大地影响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的各项工作[15]。高校应该改变原有的档案开发利用的思维模式,摒弃大篇幅的档案的简单罗列,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借助“图、文、影、音”并茂的形式,善于抓住特定事件,通过某一个契机把一些名人档案联系在一起,从某一主题切入,将原本独立存在的档案内容加以关联描述,使名人档案开发的成果变得生动活泼,增强档案信息资源的趣味性,使名人档案的开发成果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进入公众的视野,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融入公众的内心,满足公众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如,2019年5月,在吴文俊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影团队制作了《中国数学家的骄傲——吴文俊》微视频,当中包含了有关人员回忆吴文俊先生的口述档案,以及吴文俊先生生前的照片、手稿和视频资料等,简要介绍了吴文俊先生的人生轨迹,借此来缅怀这位数学大师。
高校名人档案不仅真实记录了高校名人的人生经历和重大成就,而且还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和社会的历史发展,值得高校进行重点开发利用。虽然高校对名人档案开展了一系列的开发利用活动,但是高校名人档案开发利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应该跨界合作,适当解读档案内容,构建平台,加强公众参与,利用新媒体提升档案开发效果,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名人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使高校名人档案更好地为高校和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