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动因和治理路径研究

2020-06-21田菲

今日财富 2020年17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动因盈余

田菲

一、引言

近几年,大量来自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给资本投资市场不少误导,致使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仅从我国市场看,国内投资者更关注于财务报表舞弊的现象,而对财务重述关注度不够。财务重述的公布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系统的信任度降低,屡次财务重述也表明公司在融资角度、管理中存在问题,或进行了盈余管理,也有财务造假的嫌疑,不管反映了公司的哪种报表问题,都有可能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无论从保障投资者利益角度还是规范资本市场角度,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动因和治理都值得我们深究。

二、财务重述的界定

当上市公司已发布的财务报告发生了计算错误、会计准则运用的过错时,该上市公司必须对已发布财务报告中的差错采取补充更正,其有义务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精确的财务信息。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对财务重述是这样定义的:财务重述是指对以往会计期间发布的财务报告进行更正,用来反映过去会计期间的财务报告中发生的会计差错并更正的报告。在中国,财政部发布的第28号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了“追溯重述”的概念,并提出:“前期差错”是由于未用或错用会计信息而导致前期发布的财务报告出现的省略或者误报的差错。

三、财务重述的动因

(一)盈余管理动因

管理层操控盈余是致使财务重述发生的一大重要原因,与那些没有进行盈余重述的公司相比,有关盈余方面的财务重述很可能是因为管理层对盈余的操控诱发的。当很大比例的股票期权聚集在上市公司高管手中时,财务重述也会成了操纵盈余使股票期权膨胀的筹码,所谓的期权补偿计划,反而会引导经营者采取较左的会计政策,比如修改公司原本的数据,操控财务报告的真实信息,虚假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美化市场份额,这一切都以致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提高。有些高管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计量方法与会计政策进行更改,利用准则的不完备性、可伸缩性给他们的对盈余管理以空隙。更有甚者为了调整和美化公司的资产结构,冒着被证监会处罚的危险进行财务重述,利用前期重大会计差错的追溯调整去重述以前年度的净利润,同时用更大的幅度调减以前年度的净资产净额,使得净资产收益率增加。

(二)股权融资动因

监督机构查处的财务重述违规的公司中,对融资的需求越大的公司越主張申报更吸睛的利润。资金不足是上市公司面临的一个常见的问题,而融资却不易,但配股又有硬性要求。公司发展需要以低成本收获高融资时,上市公司高管便存在了操作财务数据的动机,常见的用财务重述调高利润,做出一副前景无限的样子,吸引潜在投资人、潜在投资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目光增加预期,等融资成功后,便立即发布更正的公告。配股成功后就发布重述公告予以纠正,最终达到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或用较高的价格出售股票的目的。

(三)债务融资动因

近几年,大量来自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大部分是因为更正过去财务报告里的含有捏造性和迷惑性的数据。信息在现阶段的市场里,就代表着资金的运动方向和引导着资源的运作。当上市公司的债券比例较高,而企业的生产经营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财务重述就会充当公司披露伪造信息的桥梁,给债券人以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避免撤资。这种弊端也来自于我国贫瘠的融资方式,债务融资在融资中占比过大,而上市公司的债务种子又主要依靠银行,所以企业的生命线就掌握在提供资金的银行手中。但是财务重述也会给银行发出风险较高的信号,重新评估资金使用者的利用率、风险报酬率和预期偿债能力,进而修正在银行的投资,因此财务重述对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

(四)内部治理存在着缺陷

内部治理存在着缺陷是另一大动因。由于常见的委托代理制度的常见弊端,如果企业没有完备的独立董事制度、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特别是权力制衡机制、决策机制,当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利益出现分歧时,就很大可能诱发财务重述。或者当管理层很难通过经营业绩上升使股票价格上涨时,便有了对财务信息主观粉饰驱动的动机,没有完备的制度的牵制,一些高管很可能为自己的利益按照自己的意图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利用会计差错更正操纵股票价格,获得高额报酬,而财务重述就成为其便捷通道。

四、财务重述的治理路径

(一)完善财务报告重述制度,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

现阶段我国的财务报告重述制度尚不尽善尽美,财务重述的报告被相关规定作为临时的公告披露,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加速完善财务重述的披露流程,统一报告的格式,弥补制度的漏洞。加大上市公司发布含有伪造性和误导性的财务报告的成本,让披露违规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得到退市、破产等严重的惩戒。公司在进行财务重述前则会更为谨慎地权衡得失,把精力放在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层面,切断企图利用财务重述操控盈余管理的意图,并提醒市场中的相关投资者和信息使用者,要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出发处理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证监会等有关监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抽检上市公司情况,有效剔除并处理上市公司的违法操作,引导并监督上市公司更正违规行为,增强处罚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的力度。

(二)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相结合,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现今,以注册会计师为代表的社会审计作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主体,其尚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备的体系。审计是应用复杂可靠的审计测试程序,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是把控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关键一环。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方,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对被审计单位的服务关系的制约,他们的独立性也在一定程度受到影响。应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加大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审计结合制约力度,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证监会应当对发布和多次发布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施行更加严苛的审计,丰富审计方式,对企图利用财务重述模糊修改财务报告信息的公司提前预警,加大处罚力度。对信息披露及时、准确的财务重述公司进行奖励。规范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审计意见的指导性作用,对资本市场的信息进行严格监管。

(三)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频繁的财务重述会导致信息失真,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对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的信心降低,信心就是资本,即所谓的信息风险定价,改价格的提升就使得公司融资更加举步维艰。滥用财务重述就是浪费公司资源,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成本。增强财务重述的事前预警,提升财务报告中信息的披露水准。加强自身管理质量,不仅仅依靠外部监督机制,建全薪酬的长效考核体制,发挥薪酬契约的激励力,健全多维的绩效考核机制,调整管理层的薪资结构、支付方式等,采用定额薪资和绩效薪酬并驾齐驱的方式,让经营者和股东利益牢固在一起,使有些经营者摒弃短期行为。(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动因盈余
课程思政的动因、理路以及堵点治理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风险度量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