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望路径

2020-06-21夏自钊杨兵

决策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势高质量基地

夏自钊 杨兵

3月初,在马鞍山市博望区督导复工复产的安徽省政府领导,看到博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绩之后,連连点赞,给予充分肯定。

在安徽24个战新产业基地中,马鞍山市博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端数控机床集聚发展试验基地的产值并不是第一方阵,但博望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一条具有博望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发展路径。

“通过持续努力,基地的平台载体优势、产业生态体系、开放发展红利在博望‘三重叠加,形成裂变效应,推动了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博望区委书记郝轶琦告诉《决策》。

在3年实践中,博望基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有三大抓手:一是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载体效应;二是大力营造产业生态,实现从要素成本优势到产业生态优势的嬗变;三是产业发展与开放发展的强力融合。这个路径对省内其他地方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且可学可鉴。

亮眼数字背后的“真功夫”

2019年,博望区工业经济的一组数字堪称“惊艳”。在大幅度减税降费1.75亿元情况下,博望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仍提升5个百分点,134家规上工业企业税收增长10%以上,实现了逆势上扬。

亮眼数字的背后,是博望充分发挥基地平台载体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推动“存量优化+增量扩张”,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缩影。

位于博望区的安徽东海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多年来位居国内剪折机床行业前五名,虽然已是行业翘楚,但并未就此止步。2016年,几乎与博望战新基地获批同时,东海机床以优质资产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成立马鞍山裕祥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高端智能机床制造项目。该项目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整体提升了博望高档智能机床设计和制造水平。

在博望,类似的转型升级案例还有很多。经过3年多努力,一批本土重点企业实现了凤凰涅槃,博望机床产业链整体水平正在提升。

与存量优化同步进行的,是增量扩张。博望区决策者认为,要实现基地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一手抓存量优化,一手抓增量扩张,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和基地品牌效应,引入优质增量。在“存量优化+增量扩张”的双轮驱动下,博望基本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发展的产业组织体系,同时还引进了一大批技术工人队伍。

“这些优势对企业形成了很强的吸引力,项目落户博望,他们最看重的并不是政策优惠,而是博望的产业链优势和技术工人队伍。”博望区委副书记黄舜对《决策》分析说。

2018年以来,沈阳机床5D智能制造共享谷、津上精密机床(中国)有限公司、台湾乔崴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黑田新型数控机床等优质项目纷纷落户博望,这些项目的投资方均是行业翘楚,不但带来了新技术、新业态、新理念,还深深嵌入博望的产业链,在与本土企业的竞合中,推动了博望机床产业链水平的整体提升。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截至2019年底,基地有规上样本点企业110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形成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特色鲜明的数控机床产业链。2019年,基地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0.52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58%。从3年以来的纵向对比来看,2019年规上工业总产值比2016年增长达20.07%。

从三经普与四经普比较来看,短短5年时间,博望区GDP由57亿元增至127亿元,是2015年的2倍多;新注册成立的工业产品批发与服务企业2200多家,增加了4倍。

在博望基地头雁效应的带动下,博望区的高质量发展正渐入佳境。

产业生态体系的“魔力”

3年多实践中,博望基地的建设思路也在发生深刻嬗变,博望区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俞洋对此深有感触。“起初主要抓项目,提升知名度,但后来与企业交流发现,常规做法已经不适应形势和企业需要,企业招引不是简单比拼政策,搭建产业生态更为重要。一句话,集聚发展基地不是项目的聚集,而是产业生态的聚集。”俞洋告诉《决策》。

对此,郝轶琦认为,产业生态体系的好处,在于产业配套最好、产业链最齐全、企业综合成本最低,在博望得到最快的成长。经过三年多建设,博望基地最大的成果,是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产业生态体系。

那么,博望是如何建设产业生态体系的?简而言之,“内生良性循环+人+平台+生态环境打造者”,四位一体打造产业生态。

首先是产业内生良性循环。

随着基地的发展,上下游关联、配套、集聚的企业越来越多,新的行业业态已经出现,尤其是利用机床或刃模具产品组织再生产的应用类新业态企业越来越多。

“通俗来说,就是在政府引导下,博望企业之间互相成就、互相改造、产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产业生态体系中,每个企业都能找到所需的养分。乔崴进入住博望后,与本土企业的互动互融让我非常意外和惊喜。”乔崴进(安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伟昕告诉《决策》。

其次是“人”。

鉴于已经形成较好的内生良性循环,博望意识到下一步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关键在于人才,于是开展了一场抢人、育人大战,围绕主导产业,构建区域人才竞争优势,推进人才强区、技工兴区战略,加快技能型人才集聚。2018年6月,博望区印发《万名技工引育计划》,从2018年到2027年的十年内,力争每年引育技工一千名,到2027年引进和培育一万名技工。

第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历经3年多建设,博望现有国家级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刃具热处理中心、硬质合金材料研究中心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共建的产学研平台已建成并发挥作用,形成了研发、设计、检测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一流企业定标准。在一系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撑下,截至2019年底,博望基地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20项,博望机床企业的行业“话语权”显著提升。

第四是政府积极作为,引入产业生态环境打造者。

2019年,博望引进浙江向上创业控股集团,支持该企业打造刃具小镇、发布刃具指数。向上创业集团致力于打通创业生态链,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特色小镇”全链条企业孵化为特色,建立全方位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据了解,该集团拟在博望建设以数字经济、科技信息产业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为特色,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产业发展赋能平台、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

多措并举之下,一个优质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博望形成,实现了从要素成本优势到产业生态优势的升华,成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支撑。

“开放发展+产业实力”的化学反应

3月20日,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总投资20亿元的博望精密工具研发与制造基地项目在博望区成功签约。项目由南京腾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几大核心事业部和最先进的生产线将整体搬迁至博望区。该项目成为博望产业发展与开放发展强力融合的典型缩影。

近年来,博望的高质量发展实践,主要有两大抓手,一是战新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开放发展,尤其是东向发展。那么,开放发展与产业发展是如何相得益彰的?

首先是借梯登高,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

博望以自身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全方位对接南京高端制造和创新创业资源,强化产业、高校、人才“三大对接”。

“一是围绕南京发展的溢出效应,做好产业对接。二是加强与南京的产学研合作。三是围绕南京众多的智力资源,做好高素质人才培养,构建由创新型企业家、高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技术工人组成的梯度人才队伍。”俞洋告诉《决策》。

其次是内外兼修,形成独有的开放发展“方法论”。

七年来,博望走出了一条东向发展的新路,即“基于自身禀赋和潜质精准定位,在彰顯特色中融入发展,在发挥优势中形成配套,在实现对接中建立优势,在补齐短板中找到突破口。”

融入的同时不依赖融入,着力练好内功,是博望别于其他县区的显著特点。一边是主动融入、承接溢出效应,一边是练好内功、提升承接能力,两者共同发力,构成开放发展的辩证法;两者又相互推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是裂变增生,开放发展与产业生态相融合。

如果跳出南京都市圈,从整个长三角来看,博望东向发展就是要撬动沪苏浙的产业与人才富矿,使沪苏浙的优势资源辐射到博望发展的各个领域。对此,博望区干部用“毛细血管+主动脉”形象概括了这种关系。

东向发展最主要的是让博望的资源、优势与沪苏浙的溢出效应,像毛细血管一样连通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循环,双方合作的主动脉便能更顺畅。

“对接沪苏浙的人才、技术、产业、创新资源,为博望所用,一方面是对已有产业进行强链、补链、壮链,进而实现产业再造,最终形成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生态圈;另一方面,是把博望真正推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强区之路,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这才是博望东向发展的核心目的。”郝轶琦分析认为。

博望路径的样本价值

如果我们跳出博望,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普遍意义来看,博望路径有哪些样本价值呢?

首先是区域发展优势的重塑,简言之,就是实现了从要素成本优势到产业生态优势的跨越。

博望基地获批之初,尽管坐拥省级战新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和平台载体,但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仍然经常陷入比拼政策优惠的“窠臼”。作为一个成立不久的行政区,比拼财力和优惠,显然是博望的短板。

为此,博望基于自身实际和产业集聚优势,在打造产业生态体系上下狠功夫,使其成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杀手锏”。通过重塑区域发展优势,博望的招商引资渐入佳境,绝大多数优质项目都是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落户博望。

其次是重大战略平台和自身实际的辩证结合。

对于这一辨证结合,博望区决策者有一个通俗的比方,即提倡“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所谓“吃着碗里的”,就是不放弃已有优势,自己的产业基础要紧紧抓住,不羡慕别人干的事,重要的是干出自己的特色。务实的同时,也要敢想,一定要“看着锅里的”,能与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产生联系的,就要迎上去,主动出击,大胆对接。

“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主动出击、大胆对接的产物。2016年以来,博望东向发展鼓角齐鸣,大调研、大讨论、大学习等东向发展举措不断,最终,“江宁—博望省际毗邻区域深度合作”正式写入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10月,《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正式签订。

“由此,我们和南京的关系,也从原来‘物理性的邻居,变成了‘化学性的命运共同体,博望的交通畅通度将发生根本改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实现根本性提升。”郝轶琦告诉《决策》。

基于自身产业优势和一体化示范区这一高端平台载体,博望未来有望成为高端要素的集聚区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地,通过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博望自身产业退低进高,实现与南京的“同船远航”。

第三是形成了最重要的软实力——“人和效应”。

当前的博望,各项有利因素正在叠加,但决定事物质变的关键在于内因,这个内因就是人。

2019年12月23日,在博望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郝轶琦感慨且自豪地说道,“我们有着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配合的领导班子,有着良好的政治生态;我们还有着一支能战斗、能抗压、善作为的干部队伍,在各方面紧约束和重压力的现实环境下,依然能实现一年32万平方米拆迁、3000亩地征迁、18公里的442省道如期全线路基贯通。”

除了干部队伍,博望的企业家群体也在快速成长,涌现出一大批坚守本业、精益求精、不断奋进的企业家。企业家队伍的成长,既有外来优质企业入住带来的“鲶鱼效应”,也有自身主动的“学习效应”。在各种合力之下,博望企业家的整体素质、管理能力和思维视野都得到明显提升,因而从整体上推动了博望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区域发展优势的重塑,还是开放发展与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都是各地发展的核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博望区高质量发展的探路,对安徽各县市区新兴产业的打造、对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对全面融入长三角,都具有极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优势高质量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矮的优势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画与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