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失衡的表现、成因及矫正
2020-06-21邱涛
摘 要 随着国家层面研学旅行政策的连续发布,学校、家长、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热情空前高涨,相关部门、机构也积极参与。但研学旅行热的背后,存在保障机制与活动开展、表面喧嚣与育人效果、导师培养与研学要求、研学实施与总结评价等方面的失衡。失衡与相关主体责任不明确、各方资源未形成合力有较大关系。失衡可通过健全保障机制、回归研学本真、明确各方职责等途径予以矫正。
关键词 研学旅行 失衡 表现 成因 矫正
随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和《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的发布,学校、家长、学生的研学热情空前高涨。研学旅行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但在研学旅行热的背后,也存在失衡的现象。
一、研学旅行失衡的表现
1.保障机制与活动开展的失衡
研学旅行包含现代旅游的各个要素和课堂教学的一些环节,既要有安全、吃、住、行、医等后勤保障机制,也应有完整的教学保障机制。但目前一些地方研学旅行开展较为随意,既无组织保障,也无经费和安全保障。有的旅行社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实则是假期托管班;有的甚至几个人临时拼凑,没有相关资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地制约了研学旅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表面喧嚣与育人效果的失衡
研学旅行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与旅游最大的不同是教育性强,与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在真实的环境中探究问题。但一些研学旅行活动华而不实:或一味玩耍,只旅不学;或走马观花,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观察、探究、体验,只旅不研;或注重讲解知识,把应试教育的课堂搬到了户外,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只学不研;或过分强调学习,又忽略了学生的好动特点和感受,只学不旅。究其原因是研学目标弱化甚至缺失,缺少恰当的课程开发,活动组织不力,降低了研学质量,难有育人效果。
3.导师培养与研学要求的失衡
研学旅行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单纯的教学,导师既要有导游的意外应变能力、户外控场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也要有学科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组织能力,要求极高。但现实当中,教育行政部门很少有研学导师方面的专业培训,而一些社会机构的研学导师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培训的滞后严重地制约了研学活动的广泛开展和高效开展。个别一线教师通过自学理论和参与研学实践活动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但这种自我培训的方式还未形成一定规模,与研学活动对导师数量、质量的需要不相适应。
4.研学实施与总结评价的失衡
研学旅行要求“行前有计划、行中有记录、行后有反馈”,但一些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反馈机制不完善,就研学评价来说,多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评价的主体多以老师为主,学生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少;评价的对象多以学生为主,对老师、行业机构和研学基地评价的少;评价的内容上,多集中在学生研学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方面,对课程的编制是否合理,对活动的组织是否得力方面评价的少;评价的方式上,多重视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忽略过程中的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的评价。
二、研学旅行失衡的成因
1.相关主体责任不明确
一是个别部门“缺位”。一些监管部门未及时制定研学旅行行业准入标准,缺乏监管,导致研学服务机构鱼龙混杂;一些部门缺乏安全监管,给活动带来安全隐患;一些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等公共事业单位,对学校组织的活动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社会教育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二是社会机构“越位”。一些旅行社、景区为了吸引生源,过分逐利,错把春游、夏令营当作研学旅行,抢夺了学校在研学课程开发和活动组织中的主导权。三是学校教师“错位”。因在安全监管、联系交通、住宿、餐饮等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消耗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研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弱化。
2.各方资源未形成合力
研学旅行涉及环节较多、责任重大,单凭学校之力无法完成,但目前政府各部门、中小学校、社会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还未形成合力,学校之间、教师之间也缺少交流。研学旅行毕竟是个新生事物,中小学一线教师虽懂教学、懂学生,但由于缺乏理论的有效引领,使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停留于经验或表层摸索层面。这需要高校和中小学之间建立合作关系,高校为中小学培养人才,进行理论指导,中小学为高校提供研究案例和理论实践场所。
三、研学旅行失衡的矫正
1.健全保障机制
面对研学旅行的一系列失衡,特别是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应按照《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机制。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1],确保育人效果。二是经费保障机制。研学旅行是公益事业,可以通过“财政拨一点、学校出一点、社会捐一点、基地(景区、场馆)免一点、家庭承担一点”的方式解决经费问题。研学旅行是教育行为,全体学生都有参加的权力,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可通过减免费用、社会热心人士资助等方式解决经费问题。三是安全保障机制。组织者要对研学路线、基地情况了如指掌,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家长和委托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并给每个参加活动者购买意外保险。四是导师培养机制。导师可以来自导游,也可来自以一线教师;导师可以通过自学理论知识,参加系统培训,参与课题研究,组织研学实践等方式提升综合能力;培训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也可委托专业机构实施。五是效果评价机制。要建立对学生、导师、基地、承办机构评价的机制。如在对基地的评价上,《无锡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评分细则(试行)》从营运主体、主题特色、研学产品、配套政策、基础设施和服务管理六个方面对基地评价进行了细化,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2.回归研学本真
研学旅行不是旅游,“旅行”只是载体,“研”是手段,“学”才是目的。因此,研学旅行应回归立德树人、实践育人这一本真追求,精准定位研学目标,紧紧围绕学生需要,科学设计活动方案,精心组织研学活动,让学生在行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得。
研学旅行不是课堂教学,它具有自然性、体验性、互动性、批判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研学旅行目标设计要去功利化,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境界的开阔、友谊的增长、心里的感动、自我的发现都是收获;活動设计要去功利化,观察、讨论、体验、动手、调查、实验、总结、反思都是研学;对学生的评价要去功利化,要以正面激励为主,方法上定量与定性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2]。
3.明确各方职责
研学旅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多方合作。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标准和进行行业监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遴选研学基地、实验学校、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引导和帮助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旅游部门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1]。高等院校为学校和机构培养人才。活动的组织可由学校负责,或委托社会研学旅行机构负责。
围绕学生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中小学校负责课程开发和研学活动实施,社会机构负责交通、住宿等后勤服务,高等院校负责理论指导。可整合多方资源,成立由中小学、高校、教研机构、基地、旅行社等组成的研学旅行协作联合体,共享研学资源、开发研学课程、分享研学成果,共同促进研学旅行活动的广泛、深入和可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11部委.《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Z].2016.
[2] 邱涛.研学旅行地理类活动课程开发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3).
【责任编辑 郑雪凌】
该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地理研学旅行学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2018]-JKGHYB-0828)、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地理研学实践导师培养研究”(JCJYB18120360)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