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泪道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2020-06-21谢伟英谢江斌施瑜劲蒋建伟肖春婷林惠玉

吉林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泪道泪管泪囊

谢伟英,谢江斌,施瑜劲,蒋建伟,肖春婷,林惠玉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慢性泪囊炎属于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多数情况下继发于鼻囊管狭窄或阻塞患者。该种疾病具有地域差异性,农村发病率略高于城市[1]。患者泪液无法顺利排出,长时间滞留于泪囊中,主要临床表现有溢泪、流脓等,严重情况下甚至并发感染性角膜炎、眼内炎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2],甚至有患者产生心理障碍,加重患者家庭与社会负担。因此,临床应不断探寻其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本文主要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47例,患眼51只,男2例,女45例,年龄21~67岁,平均(44.31±6.58)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4.84±1.25)年。观察组47例,患眼49只,男1例,女46例,年龄22~65岁,平均(43.97±6.28)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4.69±1.13)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慢性泪囊炎疾病诊断标准,临床均表现出溢泪、溢脓等症状,在挤压泪囊或对泪道冲洗时会出现脓性分泌物;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鼻中隔偏曲、萎缩性鼻炎等类似疾病患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处于月经期或哺乳期妇女;存在认知或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患者;患有鼻腔占位性病变等类似症状的疾病。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行常规泪道清洗,当存在大量脓性物时,则需要在手术开始前3天对泪道进行清洗,并于局部滴抗生素滴眼液;泪道存在脓液患者,应提前挤出。观察组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于患者眼部内眦鼻侧3 mm以及内眦韧带上3 mm处做切口,从上向下沿泪前嵴做“J”形切口,长约15 mm,使用咬骨钳对鼻孔实施扩大操作,大小15 mm×12 mm,以“工”字形切口对泪囊内侧壁与鼻黏膜外侧壁切割,使泪囊与鼻黏膜后瓣处于对立位,进行间断缝合,对两者前瓣以及前部软组织实施对位缝合,最后依次缝合内眦韧带、皮下组织、皮肤切口。术后48 h后抽出鼻内纱布条,5 d后拆除皮肤缝线。

对照组行单纯泪道插管术,具体措施如下:铺常规消毒铺巾,于眶下神经、滑车下神经实施阻滞麻醉以及浸润麻醉,在医用纱布上涂抹呋麻滴鼻剂、盐酸丙美卡因药物,之后将纱布填塞于鼻道,扩张上下泪点,使用探针自上而下经过上下泪小管以及鼻泪管对泪道进行探通。完成上述工作后行注水冲洗,并保障其能够进入上下鼻道,之后将硅胶管沿上下泪点插入鼻泪道,并将双头端从下鼻道引出,于鼻翼处打结固定。术后做好术侧内眦部清洁工作,每日对泪囊腺进行挤压,促进分泌物沿引流管排出直至排空。在术后6个月时剪断硅胶插管,将泪道引流管由鼻腔拔除。

1.3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溢泪、溢脓等症状均基本消失,泪道冲洗顺畅;有效:治疗后患者溢泪、流脓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泪道冲洗基本顺畅或在实施加压后顺畅;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未出现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患者疾病反复发作情况。③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A30)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该量表主要包括躯体功能(100分)、情感功能(100分)、角色功能(100分)、社会功能(100分)、认知功能(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复发率为2.13%(1/47),对照组为14.89%(7/4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9,P=0.027)。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4726(55.32)19(40.43)2(4.26)45(95.74)对照组4714(29.79)25(53.19)8(17.02)39(82.98)χ2值4.029P值0.045

组别例数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观察组4793.57±12.4695.44±13.5687.33±10.4594.38±14.0689.77±13.18对照组4785.71±11.3289.24±13.7381.02±11.2982.09±15.3182.24±11.05t值3.2012.2032.8124.0533.001P值0.0010.00150.0030.0000.002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属于眼科常见疾病,可导致鼻泪管阻塞,对眼球视觉神经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患者长时间溢泪排出大量细菌、脓液引发角膜溃烂,给其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临床对于慢性泪囊炎疾病主要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该种治疗方法最初起源于1904年[3],期间不断改进。术中产生骨孔不会过高,方便术后引流工作的实施,也可以有效避免瘢痕组织的形成,避免术后内眦角以及睑裂变形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手术实施过程中切口选在靠后唇位置,缝合层尽量位于切口肌层,保障吻合口有足够大空间,方便引流管的放置,避免纤维组织增生。该术式因其理想治疗效果且成功率高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但需注意该手术治疗需要对内眦韧带、吻合鼻黏膜、泪囊前后唇等相关组织实施切断,同时配合内置导管引流,手术过程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对于医护人员专业操作技术性要求较高[4],且患者术后极易出现阻塞症状。分析其原因如下:①早期操作时骨孔较小或操作部位错误;②缝合不当或由于各项原因发生崩线;③血凝块阻塞吻合腔;④泪囊敞开不完全或全层切开;⑤吻合口逐渐形成肉芽组织或发生瘢痕收缩。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眼科疾病治疗研究的深入,我国治疗慢性泪囊炎疾病方式具有多样性,医学界推出使用泪道介入治疗[5]。该手术治疗方式包括人工鼻泪管植入术与顺行泪道插管术,其中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疾病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人工鼻泪管植入失败、鼻泪管道滑脱等,影响治疗效果[6-7]。而顺行泪管插管术不需要切断内眦韧带,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生长原理,避免一般插管术,不影响患者面部美容与正常生活;且手术操作简单,不需要进行缝合固定,方便日常教学,可直接缩短手术时间。在治疗期间对患者正常泪液引流无不良影响,创伤小,减轻治疗痛苦,极少有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得到肯定。

不同手术治疗方式产生效果不同,临床应依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选择。在本文中,分别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插管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随访1年中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插管术均可改善患者病情,且治疗效果稳定,但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更为明显。术后未发现患者出现任何排异现象,可能由于本研究采用硅胶管材料治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对患者正常组织产生刺激小,有利于泪道冠状结构的恢复。且硅胶管能够有效支撑泪道管腔,促进泪道黏膜上皮组织的生长,最终形成通道[8-9]。同时注意配合相关护理措施,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康复指导等,进一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泪囊鼻腔吻合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减轻患者治疗痛苦。但泪道插管术操作相对简单,治疗成本低,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掌握一定自我清洗护理能力,避免剧烈动作带动手术部位,做好眼部卫生工作。

综上所述,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泪道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均具有一定效果,但泪囊鼻腔吻合术应用价值更好,且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与需求选择合适术式。

猜你喜欢

泪道泪管泪囊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寻找泪囊位置的体会
泪道再通管植入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