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6-21何希德何春华
蔡 臣,王 云,何希德,何春华*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茶产业是四川省主导农业产业之一,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推进四川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茶叶种植在四川有着悠久的历史,四川凭借独特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优势,已成为我国茶叶产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当前,由于在茶叶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四川茶产业大而不强,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本文在结合四川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四川茶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四川茶产业的蓬勃持续发展。
1 四川茶叶发展的现状
四川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也是人类饮茶、种茶、制茶的发源地。四川茶叶历来以数量大、品种多、分布广、品质好、声誉高而著称,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川茶产量就位居全国之首。
1.1 四川茶叶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四川省共有130个县产茶,占全省183个县的71.04%。其中:乐山、宜宾、雅安、成都为主产区,形成了川西名优绿茶、川南优质早茶、川东北富硒茶三大优势产业带,其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省的90%[1]。全省优势产茶县32个,茶叶面积1.33万hm2以上的大县18个,产业集中度达80%以上,全省茶园面积为35.37万hm2,其中良种面积达26.56万hm2,良种茶园面积占总面积的79.68%[1]。2017年茶叶产量28.0万t,其中名优茶产量17.07万t,名优茶产量占总产量的61%,大宗茶产量11.76万t[1]。四川茶园面积居全国第3位(前2位分别是贵州、云南),茶叶产量居全国第4位(前3位分别是福建、云南、湖北),分别占全国的11.18%和11.29%,茶叶总产值为630余亿元。其中,毛茶产值210亿元,茶叶总产值居全国第4位(前3位分别是福建、浙江、安徽);名优茶产值161.7亿元[2]。
1.2 四川茶叶加工情况
四川省现有百万元以上的茶叶加工企业达1750余家,规模以上茶叶企业614家。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377家,产值千万元以上的有157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80家,逾亿元的企业有20余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7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全省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6个,中国地理保护标志28个,中国名牌农产品企业5家,四川省著名商标68个,四川省名牌产品42个,有5家企业获得GAP认证,40多家企业600多t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3]。
茶叶是四川的主要特产和传统出口创汇产品,茶产业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扶持的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骨干支柱产业。正确认识四川茶产业现状,找准问题,提升四川茶产业的竞争力,对于实现四川省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早日建成千亿茶产业强省,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
2 四川茶产业竞争力分析
本文通过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对四川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测算。
表1、表2与表3分别测算了四川茶产业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和综合优势指数(AAI),并与国内部分茶产业大(强)省进行对标分析(图1)。
如表1所示,2000~2017年以来,四川茶产业效率优势指数基本维系在0.9~1的水平,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对标省份相比,四川茶产业效率优势指数落后于广东省、湖北省、山东省和浙江省。 如表2所示,2000~2017年以来,四川茶产业规模优势指数较为突出,且规模优势指数仍在不断提升,从2000年的1.24提升至2017年的2.17。与对标省份相比,四川茶产业规模优势指数仍然与浙江省、云南省存在较大差距,与湖北省茶产业规模优势较为接近。如表3所示,从茶产业综合优势指数来看,2000~2017年以来,四川茶产业综合优势指数在规模优势带动下平稳上升,从2000年初1.15提升至目前1.40。在所对标省份中,四川茶产业综合优势指数落后于浙江省、云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
3 四川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四川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川茶产业虽然体量大,但与国内产茶强省相比,在全国茶叶产量贡献排名、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方面与全国强省如云南、浙江、广东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来说存在如下问题:
表1 2000~2017年四川与国内部分省份茶产业效率优势指数(EAI)
注:黑龙江产茶量规模小,不纳入对标范围。
表2 2000~2017年四川与国内部分省份茶产业规模优势指数(SAI)
表3 2000~2017年四川与国内部分省份茶产业综合优势指数(AAI)
3.1 茶产业规模大,但经济效益不高
以四川省茶叶产业基地的效益与福建安溪县的茶叶产业基地效益对比为例,四川省现有茶园面积33.33万hm2,年茶叶产量28.0万t,毛茶产值210亿元。茶园年平均产值3253.21元/667m2(其中重点茶区在5000~7000元/667m2),比上年增加418.19元/667m2,投产茶园产值达4294.31元/667m2,茶农户均年收入0.5~15.0万元(名山县最高,一般在4~15万元);而福建安溪县现有茶园面积虽然只有6.67万hm2,但茶叶年产值高达150余亿元,茶园年平均产值高达15000.0元/667m2,茶农平均每户年收入15~40万元。由此可见,尽管全省茶叶基地面积大、规模大,但茶叶经济效益不高,全省茶叶总产值与福建安溪一个县的产值相当。
3.2 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出口量下降,国外市场有待拓展
多年来四川一直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省份。1986年自营出口茶叶(包括重庆市)1.13万t,创汇1275万美元,其中出口红茶1.05万t,出口绿茶213t、普洱茶452t、乌龙茶50t、花茶50t、沱茶54t。加上当年调供省外的5076t,出口量达1.64万t,约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9.6%,占当年全省茶叶产量的30%。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茶叶出口直线下滑,到2001年,全省(不包括重庆市)自营出口茶叶只有316t,创汇42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茶叶出口量的0.1%,占全省茶叶生产量的比重也很小(内销为主)。2016年全省茶叶出口量9015t,排名全国第16位。出口的茶叶品种,也主要是绿茶、红茶和少量的特种茶(花茶、黑茶)。
3.3 茶叶精深加工滞后,茶叶利用率低,附加值不高
四川茶叶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十分落后,才刚刚起步,茶叶的综合利用价值仅为40%左右,尚有60%的原料被浪费掉。这些浪费掉的原料完全可以通过精深加工提取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等生化产品。经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10~15kg低档茶或加工副产物通过进一步深加工可提取1kg茶多酚,卖价达300元左右,比原始初产品单价提高了3.17~5.25倍。保守估计,全省茶叶产值就可达到190个亿。精深加工产品在扣除原料及加工成本后,其利润率可达40%~60%。
4 提升四川产业竞争力对策
4.1 大力开发茶叶特色产品
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全省名优茶加工工艺技术,开发生产优质特色的名优茶产品,尤其要采取独特的工艺技术,研发高香型、高鲜型、花香型等风格独特,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产品,大力提高川茶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4.2 开展茶叶精深加工,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
茶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新产业,不但拥有巨大的增值潜力,也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产品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保健、饮料、建筑等诸多行业,其增值空间较大,如以茶末和下脚鲜叶为原料进行茶多酚提取,3000元/t的原料,经加工,可获取价值为1.5万元的茶多酚制品,最高可达5万元,有数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增值空间。
4.3 实施名牌精品战略,狠抓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大品牌、大企业
当前,全国茶叶市场总的说来不景气,属买方市场,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任何一个产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打好质量这张牌,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努力实现产品优质化品牌化。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创名牌的过程,就是企业苦练内功的过程,是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值过程,也是企业塑造自身形象,强化市场竞争力,实现经营目标的全过程。福建省安溪县茶园面积不到四川的1/6,但因其铁观音产品品牌运作力度大、开拓能力强,全县茶叶产值高达150亿元,接近四川全省的茶叶产值(210亿元)。因此,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实施名牌战略,狠抓品牌建设。
4.4 积极疏通国内外茶叶销售渠道,提高川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拓展国际国内茶叶市场,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以卫生安全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绿茶优势,积极出口。企业要积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不断创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全省茶叶出口大起大落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首先要提高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一方面要致力于茶叶生产企业的主体队伍的不断扩大,培植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培训,还要让茶叶企业懂得为什么要出口,如何搞出口。要加快培养一批既懂外贸业务,而且会外语,又熟悉国际贸易法规,熟悉茶产品国际贸易质量、卫生和环保标准的复合型外贸人才;按比较优势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总之,四川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茶叶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引领,以人才为根本,依靠科技创新,合理布局,发挥特色,优化结构,优质高产,适销对路,突出重点,持续稳步发展,提高茶叶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在茶叶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要坚持适度发展面积、提高单产、着重提高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原则,不要在数量上作文章,要突出优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此外,还要因地制宜,因市场需求而调整,决不能搞一窝蜂、一边倒,使全省茶叶向着优质、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