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西部教育生态重构路径选择

2020-06-19刘颖李峻

电子商务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路径选择教育信息化

刘颖 李峻

摘要:教育生态平衡是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受经济与历史的双重影响,西部技术教育存在教学理念陈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偏弱、内部运行管理不当等一系列问题,致使西部教育生态失衡。为缓解西部教育发展的失衡,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扶贫的使命,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教育信息化,重构教育生态,促进西部技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西部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生态;路径选择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政策研究”(编号:KYCX19_1003),主持人:刘颖。

引言

我国教育生态面临严重的失衡,广州、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是职业教育大省、强省,而西部教育发展迟缓,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生态平衡。对于技术教育来讲,西部技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育扶贫。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教育公平,达到资源的均衡分布,同时实现教育扶贫,就不能通过传统的政府转移支付方式,而是应该另起炉灶,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实现资源的共享、共融,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迅速沟通。

1、西部教育生态失衡的表征及归因

与东部、中部职业教育相比,西部职业教育存在一种教育失衡,而这种失衡的存在会引发教育的不公平,也会影响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影响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实现。具体来讲,西部职业教育在空间上出现生态失衡,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陈旧、地方政府支持职业教育力度低、内部运行管理不当致使产教融合低这三个方面,使得西部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中处于弱势。

1.1 办学理念陈旧致使办学质量较低

现代技术教育是培养适应工业化、信息化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技术教育不仅具有“技术性”,还要具有“教育性”,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目前我国西部技术教育还存在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理念落后的问题,致使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较低,学生的竞争力不高。一方面,一部分院校的办学定位与高等教育重合,过分追求学生对“高深学问”的学习,忽视了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1]。一部分职业院校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院校学生素质不高的现象,使社会对职校学生产生误解[2]。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落后,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阶段,对素质与技能兼备的人才需求量巨大,而職业教育尚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长此以往,造成职业教育办学落后的循环,如果职业教育不能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那么它必将失去自身发展的倚靠。

1.2 地方政府对技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偏弱

由于历史与区位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低于我国平均水平,造成地方财政能力有限,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实行省级管理体制为主,因此,省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强度。

省级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导致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中央政府形成“强依赖”。这种依赖首先表现在政策依赖方面,中央政府为了更好地支持西部职业教育发展,近十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西部专项”政策,这种模式也会导致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方面逐步形成“等、靠、要”的心理,缺乏积极主动的“政策作为”,造成西部职业教育以“求稳”“不违规”作为发展目标,职业教育的创新型与进取心不足,地方职业教育政策缺乏新意,出台政策多与中央政府文件内容相似,依葫芦画瓢现象较多[3]。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对中央政府的“强依赖”还表现在财政依赖方面,地方政府由于本身财力不足导致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较少,加上西部产业结构更新慢,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匹配度较低,导致职业教育不得不面向对专业性人才要求不高的传统产业,对新型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4]。

1.3 内部运行管理不当,产教融合度低

当前我国进入产业转型的新时期。首先,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重视培养技能型人才,在科研创新方面产出较少,难以给企业带来创新思想。其次,职业院校通常是校企合作的主导者,企业是被动接受者,而职业院校的教学计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培养的专业性操作人才与企业最新生产用人需求不匹配,从而造成“职业院校热企业冷”的问题[5]。最后,目前大部分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为职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但由于学生自身的追求与企业岗位有限,实习结束后留企业就职的学生较少,企业输入与输出不成正比,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造成校企双方难以实现共赢的循环。而西部职业院校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落后,使得当前企业更加不愿参与西部产教融合[6]。此外,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涉及的内容也逐渐多样,不仅包括人才培养,还包括企业产品创新与研发等,然而这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与东部相比,西部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政收入不高,从而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也较少,造成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缓慢的现状。

2、西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生态平衡的重要工具。目前,学界尚未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进行统一的界定,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过程中突出教育信息化,这一类基本上是将教育信息化定义为系统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或者系统工程;另一类是从结果上突出教育信息化,强调教育信息化最终是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7]。无论是过程论还是结果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都在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层次融合。西部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平衡教育生态的有力抓手必然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西部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工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人才要求的变化。在古代,简单的手工业制作就可以满足人类的日常所需,因此以家庭传承为主的学徒制是当时主要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到工业化时期,工业革命使学徒制低效的弊端显露无疑,机械化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生产活动场所从家庭转移到工厂,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转变为掌握机械技能操作与科学原理,因此传授技能与科学原理的职业教育得到发展。然而,现在正处于以物理、数字、生物技术的融合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新变革的发生使得工厂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操作性人才,而是适应工业化、信息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8]。现代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较快,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能力与信息化操作能力,这就需要职业教育顺从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知识的传送、知识的形态、知识内容、教学内容、操作培训上培养信息化技能型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而西部职业教育与中东部职业教育相比,更加缺乏信息化办学理念,更加需要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

不同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因关注校与校之间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教学资源,满足职业院校师生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在以上四方面的基础上,建设一个以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的资源供给服务体系,实现从政府、院校、企业、用户为“点”,逐渐覆盖到以全国为“面”的“钻石型”信息化资源共享机制,从而解决信息化资源配置问题,使东部地区的优质网络教学课程与西部职业院校实现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职业教育区域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我国的教育公平。

4、结论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现在已取得成绩,但东、中、西部教育信息化仍然存在明显的鸿沟,而西部教育信息化更是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教育信息化可以建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代观念、重构“政-校-企-社”的多元投资机制、构建“钻石型”信息化资源共享机制,最终实我现国教育生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王华.高等職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252-253.

[2] 初秀伟,刘永昌,蔡岩.“立德树人”视阈下重塑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9(03):64-67.

[3] 孙翠香.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创新:基于“普职比大体相当”相关政策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8(23):5-12.

[4] 陈智莲,高辉,张志勇.绿色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西部地区为例[J].西南金融,2018(11):70-76.

[5] 苏华.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02):5-7.

[6] 周绍梅.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症结与破解[J].教育与职业,2018(02):8-14.

[7] 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1):25-32.

[8] 肖龙,陈鹏.历史寻径与时代审视:新时代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21):27-34.

[9]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19-03-01.

[10] 左明章,向磊,马运朋,等.扶志、扶智、扶学: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三位一体”模式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3): 13-19+33.

[11] 刘京京,马静仪.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问题与实施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05):18-23.

[12] 平和光,程宇,李孝更.4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5):6-17.

[13] 熊才平,丁继红,葛军,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J].教育研究,2016,37(11):39-46.

[14] 王亚南,石伟平.歧途与省思: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转型[J].现代教育管理,2016(04):86-92.

作者简介:

刘颖,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李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南京邮电大学,主要研究教育哲学与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路径选择教育信息化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应用大数据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翻译教学的“整合·融通·交互”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