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信小程序在考古文博中的应用

2020-06-19施汉达叶诚志韩蓉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程序信息传递

施汉达?叶诚志?韩蓉

摘要:微信小程序在上线的两年时间里了一个可供大众开发的程序,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信息查询、小游戏,旅游出行与交通等,使用人数上亿。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公众考古同样可以搭载微信小程序向公众普及文博知识,向专业考古工作者提供资料查询,信息储存等服务。本文在分析现有考古文博类微信小程序优劣,结合笔者的实践实践开发的情况浅析微信小程序在考古文博中的应用前景,浅析小程序在考古文博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程序;文博考古;公共考古;信息传递

一、公共考古与文博

时至今日,我国的考古事业蓬勃发展,考古学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考古学似乎还只是业内人士的考古学,当公众提及考古学时,想到的大多还是“盗墓”“鉴宝”“古董研究”等词语,提及文博时能想到的也只有博物馆。我国的考古文博事业在专业化的同时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孤芳自赏”“闭门研究”的尴尬境地。考古学是一门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的社会学科(1)。

“公共考古学”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1972年,美国考古学家查尔斯(Charles R.McGimsey)在他的,《公共考古学》(Public Archaeolog y)提出公共考古学一次,但确为详细阐述其所包含的内容。(2)公共考古学一方面是指从公众利益出发,由政府统一对考古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另一方面,公共考古涉及广大公众,需要公众参与。(3)如何向公众讲述考古的故事,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考古学中来成为了当代考古学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公共考古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宣传的手段和平台。

目前考古公众化主要分为高校和社会两种,高校主要包括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学生社团活动,学校或学院公众号推送相关动态资讯,专业学生微博分享考古动态;社会的包括传统的出版考古类通俗读物,博物馆举行宣讲活动,电视纪录片等方式。但这些都是由传播者输出,读者被动接受的方式,这就使得有些看似无聊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考古信息被错过。

二、考古文博与微信小程序挂钩

(一)微信小程序发展状况

文物遗产时代的到来使考古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关注,考古文博爱好者也在不断增加。据《2019年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微信月活已达1.151亿较2018年的10.82亿增长了近1亿用户,微信小程序日活更是高达3亿,其中既包括了国内用户也包括了国际用户,微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拥有巨额数量用户的新媒体,微信在传播考古文博信息上占有很大优势,其中微信公众号也承担着相当部分的宣传责任。2017年微信推出小程序功能,许多行业开始利用这一新功能进行营销和宣传,考古文博信息作为一种学术信息,同样可以运用小程序功能进行宣传,为考古文博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为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上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二)现有文博类小程序调查

在对现有的考古文博类微信小程序统计调查中(数据截止2020年3月31日),笔者发现相关小程序共有29个,其中有主页建设,但无任何信息的有5个,占17.24%;其中与考古有关的共4个(包含1个建有主页无任何信息),占总数13.8%;博物馆信息查询共3个,占总数的10.34%;博物馆智能导览与讲解共5个,占17.24%;其余均为与考古文博相关商品销售共15个,占总数51.7%。

而在去年5月1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框内输入“考古”“文博”等相关的关键词时,能搜索到的仅有“考古记录本”一款,对比去年,考古文博类的微信小程序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大部分只是以销售营利为目的的微店,真正专注于公共考古的微信小程序仍然很少。微信小程序的日活量远超微信公众号,但在数量上却与考古文博类微信公众号400多个相差甚远。对于宣传考古文博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微信小程序运行原理

微信小程序是2017年微信官方推出的一款无需独立下载安装,依托微信平台即可使用的移动应用。微信小程序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担心安装太多应用而占用手机内存,只要安装有微信就可以随时搜索,随时使用,省流量,省安装时间不占用桌面,用完即关闭,用户数据在后台存储,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微信小程序与其他应用一样,由前端显示和后台开发管理两个部分组成。微信官方为开发者提供了优质的开发环境,开发者只要年满18周岁,就可以下载开发者工具注册账号进行小程序开发。开发者工具支持C、java、Html三种语言编写。在开发平台主要有两个部分:(4)view模块和service模块。View模块主要用于UI展示,由.wxml和.wxss转换后的代码以及微信平台提供的辅助模块组成。一个view模块对应一个webview组件,微信小程序支持多个view的存在,view模块通过微信jsbridge对象来实现后台通信,从而实现前后台的业务功能。

四、考古文博类小程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考古文博类小程序面临的机遇

与其他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网站、公众号)相比,小程序展现出了较大的比较性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下三方面:第一,小程序在后台建立起的数据库改变了用户以往的被动接受推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小程序类结合了公众号和网站的优点,对于普通受众即时资讯可以进行推送,类似于新闻推送;而对于专业学生或学者则相当于与搭建了一个专业的资料数据库,可以对所需资料进行检索查阅。第二,微信小程序的开放性,这点又可以细分为两点。在后台管理方面微信官方文档为小程序提供了开发指南,程序设计,程序运营等模块,为每一个渴望开发小程序的人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在这些模块中为开发者提供了起步指导,小插件,编程语言对照内容对照等,这就相当于为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前端显示页面也可以设置投稿平台,多人参与、多人發布共同增加数据库中的材料,为普通受众解答的平台,实现考古与公众的联动。第三,微信的分裂性传播(5),根据《2019年微信年度报告》显示,微信用户数量接近11亿,虽然主体是中国用户,但其中也不乏其他国家的用户这也可以提供一个中外考古学术对话的平台。而且微信的传播方式呈现出一种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分裂式传播,只要有一个好的平台,一定会迅速传播开的。

(二)微信小程序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微信小程序在考古文博中虽然有着很大的开发潜能,另一方面考古文博类微信小程序的开发需要开发者同时兼备简单计算机编程语言和考古专业方面的知识,这也就说明该类小程序的开发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现有的微信小程序虽大多使用“考古”“文博”类字样作为程序名称,而实际却是销售商品的微店,这就给真正想要了解考古文博类资讯的公众或学者造成了难以分辨的困难。第二,微信平台虽然虽然为开发者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是要从头开始学习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其次作为一个考古文博专业的学生很难积累太多的专业资料,平台搭建完成后需要人员对后台数据进行整理,也需要管理者进行定期的维护,这也需要一个多人团队来完成。因此开发该类微信小程序需要得到专业院校和老师的支持,共同搭建这一平台。

五、结语

微信小程序依托于微信平台,拥有广泛受众,且其用完就走的理念可以大大缩短了用户的信息检索时间,同时适用于专业和非专业的用户,而现在现在考古文博类公众还较少且良莠不齐也为公共考古借助微信小程序传播考古知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微信小程序在考古文博方面的应用既有机遇,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同时具备程序开发和考古文博类知识,这也使得该类小程序的开发延长了时间。总体而言,借助微信小程序进行考古文博类知识的传播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也希望微信平台能够提高准入原则,减少一些虚有其表的小程序,为使用者提高使用效率。

注释:

夏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序言I[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序言I

Charles R. McGimsey. Public Archaeolog y. Lo ndon:Seminar Press, 1972.

郑蓉妮、梅建军:美国公共考古教育的实践与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3(5)

洪泽勇、刘厚磊,小程序测试设计特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

白熙臣,新闻类微信小程序在大众传播中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公关 2020.4.15

黑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猜你喜欢

小程序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超级微信的“小程序”
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