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有效性对策

2020-06-19李忠群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李忠群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通过科学实验的开展,不断激发学生的科学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对策

小学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 年颁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时提出了“科学探究”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课标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的探究性,同时也要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促使自身科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虽然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开展的状况不容乐观:

1.实验教学受重视不足

实验本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受重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忽视实验教学的现象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科学课程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这种被边缘化的科学课程教学,使得很多科学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或者是中途转岗而来,或者是其他科目教师兼任科学教师,这样的师资配置,导致本就不被重视的科学课程进一步被轻视,从而导致科学实验难以有序的开展;二是很多小学并不具备专业的科学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人员,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这种轻视实验教学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影响了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2.科学实验缺乏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科学知识,是丰富的、富有趣味性的。尤其是很多神奇的科学实验,往往能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死板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的内容因缺乏趣味性而难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实验兴趣。同时,在科学实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忽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灌输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小學科学教学中重视科学实验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科学实验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结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我们知道: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的职责,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促使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实验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有利于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改革

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忽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科学实验的开展,有利于改变传统落后的科学教学现状,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改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1.结合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实验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中,趣味性科学实验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增强科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科学实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以“火山”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土豆泥、番茄酱等为学生创建火山喷发的场景,这一充满趣味的实验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撰写观察报告,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此外,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让学生尝试操作实验,使他们在实操中生成学习兴趣,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趣味实验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教学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

2.开展生活实验,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中也有很多奇妙的科学现象。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确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其明白科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为促使学生体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可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在教学时,从教材内容入手,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恰当的生活事例,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情境,提升实验教学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筷子‘折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准备玻璃杯、水、筷子等生活用品,将筷子插入水中,要求学生观察筷子插入水中的现象,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筷子是否真正“折”了。在实验现象与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实验上,产生了探究意愿。此外,教师还可准备硬币等物品,要求学生继续探究,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感受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实验的开展,要尽可能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现象。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尝试实验,锻炼学生的用手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开展一些课外实验活动,借助这些课外趣味小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全面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实验的开展,通过趣味性实验、生活实验以及课外实验的开展,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时祥.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活动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 (5).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