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阅读训练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研究

2020-06-19王絮颖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王絮颖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越来越有针对性,对重点的把握也越来越精准,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对语文教学的把控也越来越严苛。尤其是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关部门提出,作为初中生,阅读是每天的必修课,对其数量要求更是达到了280多万字,而且每年平均都要阅读两至四部国内或者国外的名著。这样的建议对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理念。随着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入革新,越来越多从事教育方面的人找到了以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率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阅读教学的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到初中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使得教师和学生越来越重视阅读知识积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途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促进他们阅读的效率是我国目前语文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任务。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阅读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阅读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基本都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粗略阅读之后就展开内容讲解,根本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虽然有一部分教师让学生进行了自主思考,并让他们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但是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结论,而是以所谓的标准答案直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否定,这种情况严重限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发挥。

(二)阅读教学的方式枯燥

当前很多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的时候,依旧会根据课文教学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思考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文章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技巧等,这种方法不仅没能有效提升阅读课堂的效率,而且还会对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造成打击,完全违背了初中语文阅读课堂设计的初衷。

(三)学生阅读量严重短缺

在很多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眼中,卷面成绩才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肆无忌惮地压缩学生的阅读时间,甚至没有给学生预留课外阅读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模式出现僵化,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训练效率分析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清晰其实质意义,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混为一谈。语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内涵和其中的意境,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熏陶,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门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文学文化的课堂,构建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无论从教学方面还是社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主观的营造出轻松灵活的阅读气氛,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贯彻初中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具有扎实的学习方法和语文阅读基础,而我国目前应用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大力促进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力度,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仅要依赖教师为学生创建阅读情境,增强学校在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充分蕴含真情实感,借助语文阅读教学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教师对于学生表达技巧的引领和训练,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思维意识提高,积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质疑精神,培养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核心素养,为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影响初中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所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更需要构建起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素质教育策略,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自我升华,主动的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进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升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其综合素质水平发展。

(三)加强读说联系,积极锻炼学生胆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加强阅读理解学习,除了有助于学生认知视野的进一步拓展之外,也能够促进其口语组织、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其教师应整合现有资源与条件,尽可能多的为学生组织一些读说方面的比赛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分享自己所见所感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将自身内心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这样在帮助学生有效缓解心中压力的同时,也能够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长期坚持,不仅有助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也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支持。

(四)合作竞争

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小组合作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初中班级中,学生对阅读课堂中文章的掌握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分组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教师在分组时小组成员尽量保持在6到8人,然后在小组中穿插学习成绩好坏不同的学生,在教学时教师对文章进行分析,然后设置题目,让学生小组自行分配任务,并经过讨论然后得出问题结果,教师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发表问题结果。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按照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以及对问题的分析结果进行打分,获胜的小组予以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在竞争的教学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科成绩和语文水平,而且会影响学生在口语表达、对话沟通、学习理解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语文功底薄弱的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知识和概念的时候也往往受到影响,理解力差、学习效率低。故此,教育工作者要多做积极探索,找到适合初中生的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真正为提升学生的語文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海生.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8):80-80.

[2]李世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2(28):20.

[3]卢建明.关于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名师在线,2019(9).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