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常态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挑战和机遇

2020-06-19西热卓玛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就业大学生

西热卓玛

摘要: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给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大学生就业是现阶段高校格外关注的,我国已然走入到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时期,伴随经济结构体育产业转型这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也产生了变化,针对于此政府、社会以及学校和大学生都需要做好应对,探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给予大学生就业的机会与岗位,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

伴随经济新常态引发的经济升级转型与产业重心的变化,创新和创业这些现象的不断的增加,对于就业与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就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给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一)经济环境的变化

之前我国经济的增长驱动力通常是来源于我国拥有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在这一阶段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伴随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适龄的劳动力数量锐减,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不复存在,产业也在往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区域转移。促进经济急需众多的劳动力,也会提供很多的工作岗位,进而使经济的增长变慢,对于劳动力市场提出的需求也会变得缓慢、降低,失业人员也在逐渐增加,针对即将就业的大学生而言竞争尤为激烈,排除和同学间存在的竞争,还应该和劳动力市场中的“老人”去竞争,此外经济增长的缓慢直接影响了企业当下的生存状态,企业的结构重组也会导致大部分失业人员的出现,同时对吸取劳动力的能力以及意愿也随之下滑,在这些原因影响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比较大。

(二)高校培育因素

人才市场长期在变化,高校培育人才的方法与标准也随之变化,现如今是市场决定着高校培育人才的主要方向与目标,就业率是较为明显的体现指标,高校也在努力做好市场、学校与学生这三者间的共同发展,同时对此进行了诸多的研究,毕竟在面临着新问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在依赖于逐步的探究,部分高校对于经济新常态这一形势没有足够的意识,在创设专业与培育人才上有着定位模糊的情况,并未制定清晰且明确的培育目标就极易导致教育的过于盲目,未把社会实际状况和人才发展相互结合极易让教育更加偏颇,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难以相互对接,求职也就变得更为困难。

(三)用人单位的要求

毋庸置疑現阶段部分用人单位还是有着就业歧视的情况,类似于重男轻女、重视学历、年龄约束以及户籍限制这些,这部分隐藏的就业竞争已然破坏了大学生就业的平等,缺少平等的就业环境,即使大学生间存在的就业竞争越发激烈,然而这部分外在的条件就会将一部分“不达标”求职者排除在外,夺取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另外用人单位对于成本的考虑,通常会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就业者,这项条件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企业现下的利益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权益,就长远来看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学生的个人期望

部分学生对就业的期望过高,然而实际情况却给其当头一棒,这样的心理落差是学生自己去调节的,找准定位,首先就是要在入学的时候对于未来的就业有一定的规划,不可以虚度大学生活,假如个人的提高意识欠缺,在毕业之后就为自己的顺利就业设置了一个路障,对于职业的迷茫导致学生很难找到相应的工作,自身能力欠缺就没有资本和别人竞争、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必须是公职,必须是高薪,还要好的工作环境,这都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一)政策方面

政府一直都是人们的带头人和引导者,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制定将市场调节作为主要的且推动大学生就业的相应制度,各个地区应该积极的予以配合,探究既可以促进地区产业发展又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合作方式,政策的制定应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容易操作,更加具有实效性,有关的激励措施也应该落实好,每个部分需要积极的予以配合,精简办事的流程,进一步加大对于政策实际的执行力度,能够使大学生在推动就业中看到成果,得到实惠。

(二)高校方面

自学生入学就进行就学习就业方面的指导课程,让学生可以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职业定位,探索一个准确的发展目标,同时针对这一目标开展知识的学习;之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的规划工作,指导学生学习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应该考取的证书,培育学生美好的品德、职业精神、职业观念以及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给予学生校内和校外实习的机会,增添学生的工作履历和工作经验;在毕业时期对于学生的就业展开相应的指导培训,其中包含劳动合同的了解以及条款的判断,容易产生的误区,面试时的技巧礼仪以及自身权益的保障这些有关就业的讲述,使得学生能够切实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用人单位方面

社会就业的环境不公平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身为用人单位应该建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创建公平竞争相应的就业机会,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来选取合适的人才,切忌盲目、跟风,应该由科学的眼光看人才,不只是要重视知识储备更要重视能力,看待目前的利益还是长远发展的人才储备,还要重视人才在企业内部的培育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这种就业环境更能够引起人才对其的注意,提升人才具有的粘合力。

(四)大学生方面

身为大学生,既然已经受到了高等教育,就不能浪费资源,这是对自身负责,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较为艰难,然而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排除学校对于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育,身为学生还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看清形势,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规划,此外在就业期间不要眼高手低,时刻保持一个正确的就业心态,相信就业不是问题。

三、结束语

解决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相互合作,一同为就业创建有利的环境,尽可能的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尽快做好产业调整,推行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机制,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筑华.新经济常态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挑战和机遇[J].中国集体经济,2020(05):167-168.

[2]林楚洪.新经济常态高校就业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策略[J].职业教育,2017(11).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就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