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题贯通、思议融合:议题式教学之道

2020-06-19章华静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摘要: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无疑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有效抓手。笔者通过《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及课堂实践,探索构建渗透学科素养的活动型课堂模式,从议题设置的基础、议题呈现的方式、议题指向的方向、议题成效的反馈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反思,并提出建议,力图真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课堂落地生根。

关键词: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

风劲正是扬帆时,新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部分,提出了“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的要求,而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渠道。鉴于此,永康市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评比展开了,一群一线教师通过《文化创新的途径》同课异构,探索构建渗透学科素养的活动型课堂模式。我不仅是幸运的参与者,而且是幸福的聆听者,细细回望与反思,我体会了核心素养下政治教师实施议题式教学应有的攻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议题设置的基础

议题是以活动形式呈现的、承载学科内容的问题。新课标明确规定:“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目的地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是议题设置和开展的基础。只有当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才能接受情景、融入情境、分析情境,在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议题的理解。

我们结合教学内容把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资源引进课堂,创设真实情境,设置有效“议题”。华陈双老师以“畅游校园文化之海,探寻文化创新之路”为议题,从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文化入手,聊起高一的家长校园生活体验日、高二的“心长征·少年行”60华里远足活动、高三的成人典礼暨百日冲刺誓师大会。金晓晨老师和吴云老师不约而同关注到了电影《哪吒》,金老师以学生表演活动“你演我猜”开篇,与学生共同寻秘“文化创新的途径”;吴老师设置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一脉相承·生生不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个篇章。这些情境来自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了理论与生活的距离,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这些议题承载着学科内容,体现着教学重难点即文化创新的三条途径,活动型课堂自然能顺利展开。

二、设计任务性问题――议题呈现的方式

活动型课堂教学设计,需要针对议题关系到的核心知识点和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序列化处理,设置不同层次的具体问题,让学生的活动有任务承载,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章华静老师在“教后述课”时与大家分享了“探究活动的再设计”,是这样的:

创设情境:永康锡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初设计:你找到“老手艺不老”的秘密了吗?

再设计:寻找“老手艺不老”的秘密

1.神奇锡花瓶的诞生经历了哪两个过程?

2.这对五金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3.把握古今文化的关系: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找一找永康工匠精神的影子。

再设计用序列化的方式细化和深化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议题中蕴含的情境以及问题,学生的思维有了“抓手”,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组织学生围绕议题展开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竞争、互助等活动[1]。关于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引导,金晓晨老师做得很有特色,为了使学生积极投入,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围立一起,完成即集体拍手示意并入座;记录手负责全程记录讨论,展示手负责展示讨论成果。她在副板书上及时记录学生发言的关键词,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提炼分析讨论成果,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活动,活动型课堂自然而然地深入发展。

三、促进体验式成长――议题指向的方向

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在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议题式“活动型课堂”的实施为教学提供了更為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锻炼了学生分工合作、沟通协商、表达分享等能力。

教学的更高目标是培养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公民。议题式活动型课堂中,教师要通过议题研讨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中理解理论的真谛,在以事论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本课可以通过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对家乡对国家的鼓舞作用,通过体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来增强文化自信和政治认同;通过辨析文化现象体会到文化发展的四个错误倾向,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运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承与发展,落实学生公共参与,让核心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刘永莉老师要求学生:作为永康的新一代,请为五金博览会写一份开幕词;张巴晶老师布置:请为永康陈亮文化的创新提一些建议。

四、构建科学性评价——议题成效的反馈

实施科学性教学评价,是考查学生整合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过程,也是反思和评估情境创设和议题选取是否得当、活动是否高效的过程,以据此进一步提高“议题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研室设置《文化创新的途径》课堂活动的评价量表,从多个项目以及维度,按照A、B、C三个等级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定。

议题式“活动型课堂”难在议题,重在活动,还需广大教师结合课堂实践细化加工,以结构化的视角活化议题。

参考文献:

[1]刘雪娟.也谈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攻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2):49-51

[2]倪科嘉.让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实践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47-48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