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探究

2020-06-19赵小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体育文化德育教育

摘要:利用体育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凸现了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体验感,不断丰富高职体育文化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打造全方位的德育教育平台,为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体育文化;德育教育;民族精神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培养体系中,体育文化是学生接受体育锻炼和文化洗礼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塑造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完美品德的责任使命。因此,高职院校除了要利用一些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之外,还应深入挖掘体育文化的隐性德育教学功能,发挥体育文化在培养高职学生崇高道德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的文化价值,才能满足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德育教育的更多需求。

一、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体育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行为矫正、精神激励来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坚韧、自信的意志品质,重塑他们的健全人格。

(一)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传递着重要的体育文化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通过体育竞技项目、日常体育锻炼和团队体育比赛来传递德育思想,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思想引导。在高职院校体育文化中,德育功能一般包括努力拼搏、合作共赢、团队竞争和公平竞赛等思想意识,促进高职院校营造健康、快乐、积极、进取的体育文化氛围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与体育文化相关的教学活动落实各项德育教学目标,并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

(二)有助于对学生进行行为矫正

在高职院校体育文化教育过程中,核心功能就是借助体育教学活动来矫正学生行为,一般是借助各种体育竞技活动、日常体育锻炼和体育实践活动来实现。经过长期的体育活动参与和体验,会在高职学生群体中产生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主动参与精神与恪守纪律精神,而这些都是体育文化德育功能的重要特征。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体育文化行为矫正作用体现在规范性、参与性和渗透性方面,通过体育活动进行强制性矫正。

(三)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精神激励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德育功能表现多种多样,精神激励一般出现在心理层面上,主要是对学生的日常言谈举止、个性化心理需求、健全人格建设等方面产生影响。由于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竞技性和娱乐性,非常容易抓住高职学生的心理,可以吸引不同成长阅历、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的学生共同参与进来,通过体育文化的渗透作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爱好,激发他们对于生活、学业、工作的自信心。

二、发挥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德育功能的主要途径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落实德育功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根据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积极丰富体育文化中德育功能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从而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德育教学活动。

(一)借助高职体育角色体验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借助角色体验法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开展各项体育项目的课前热身和课后恢复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功能,积极营造德育教学氛围,实现体育德育教学从“单纯教学”向“教学互动”的转变,帮助学生从参与体育运动角色扮演过程来获得一定的德育教育。比如,在高职院校球类运动、健美操等体育项目中,需要高职院校根据德育需求增加比赛性质的教学内容,组织以各种球类项目为代表的竞技比赛,有效培养学生勇敢拼搏、不懈进取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岗位意识,从而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创设“三位一体”的高职体育德育教学平台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掌握各项体育运动技巧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是无法掌握的,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也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时间,它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通过“三位一体”的高职体育德育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锻炼机会,保证其能够在德育活动中感受到更多的体育文化和社会责任,领悟到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文化内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根据高职学生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针对该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和项目学时,构建以体育课堂、实习基地、家庭体验为核心的德育教学平台,借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标准考核和教师评定等多种评价方式,真正落实高职学生的体能素质与职业体能目标、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目标、运动技能与社会适应目标,推动高职院校德育功能的贯彻落实。

(三)丰富高职体育文化德育功能的内容和形式

在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建设中,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丰富其德育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保证德育教学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发展,并且可以良性、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从而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培养体系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完善。比如,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应该增加“职业情景”教学内容,可以模拟职业场景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如在体育形体训练中布置酒店现场,培养酒店专业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体育防身术教学中,模拟高职专业岗位的发案现场,适当增加法纪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除此以外,在高职体育文化考核上,适当增加学生参与德育锻炼的态度考核力度,弱化体育竞技考试内容,强化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德育教学目标。

三、总结

总之,在高职院校德育的培养体系中,体育教学承担着矫正体育锻炼行为、培养思想品质和凝聚民族文化精神的重任,不仅能有效调动高职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感悟,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最终外化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宁,高职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德育渗透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09)

[2]郑涛,郑立红,德育在高职体育教學中渗透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作者简介:赵小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体育文化德育教育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