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会稽铜镜的文化艺术价值

2020-06-19马彼得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艺术风格

摘要:中国铜镜的历史,大约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一部铜镜发展史,半部中华文明史,铜镜和其他文物一样,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它是当时社会背景的缩影,铜镜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中国青铜器中自成体系、收藏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东汉中期后,会稽(古称越国,今浙江绍兴)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铸镜中心,素有“天下铜镜出会稽”之美誉。在源远流长的青铜器大家庭中,会稽铜镜以其精湛的工艺,庞大的数量,秀丽的纹饰而独占鳌头,它曾引领着中国青铜铸造工艺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其艺术水准,在中国乃至世界冶金史、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会稽铜镜;历史发展;艺术风格

会稽铜镜是中国铜镜史上最重要的镜类之一,其历史悠远,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多年来,各地的文史和考古工作者对此有过不懈的探索。《绍兴史纲》著者傅振照先生认为,“汉代和三国时期绍兴已成了铜镜的产地,那么,至少在战国时期,绍兴应该已有了铜镜的铸造产业,这种推断并不为过”。会稽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铜锡资源、高超的冶铸技艺和众多的能工巧匠,这从考古發掘,文献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越国史稿》著作者孟文镛先生从“铜锡合金的配比”、“烙模铸造法”、“复合金属的创新”、“磨制工艺”、“防绣蚀工艺”五个方面分析了以越剑为代表的越国青铜治铸技术,指出,“越国如此高超的冶铸术”,远超中原地区,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会稽制镜业在东汉早中期兴起,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一是北方连年战乱,经济衰退,民众大量南迀,《汉书》卷六“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关东贫民徒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干口。《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会稽郡有户二十多万,口百余万。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东汉时会稽太守马臻修建会稽镜湖(今称鉴湖),灌溉农田9O0O余亩,使会稽成为了鱼米之乡,为会稽制镜业的兴起,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二是会稽地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铸造青铜镜所需的铜锡等矿藏资源十分丰富,《越绝书》、《会稽地志》等文献均有详细的记载:越国时期,在会稽地区有赤堇山,西施山等矿藏遗址存在,这为会稽铜镜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三是会稽地区自古就有冶炼的传统技术,曾以铸剑而闻名,能工巧匠颇多,具备了铸造铜镜的先决条件。

东汉中期后,会稽铜镜发展迅猛,此时的会稽铜镜品种繁多,生产量大,从出土的情况来看,最多的是画像镜、神兽镜和龙虎镜,它们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独创一格,大放异彩。

画像镜中,以神仙车马画像镜和历史故事画像镜最具特色。神仙车马画像镜的盛行,始于东汉早期,盛于中晚期,其纹饰多为西王母和东王公形象,在铜镜上大量出现是因为在汉代他们是神话中的中心人物,西王母和东王公既有让人长生不老的本领,又能让人们人孙兴旺,更重要的是主宰着脱凡成仙的大权,铜镜上这种仙人形象和画面中车骑等物景,也是人们对神仙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热情追求,这些镜中的车马形象逼真,生动有趣,充分展示了古代越地工匠的高超技艺。历史故事画像镜,主要刻画了伍子胥忠直敢谏,谏而不纳,最后被吴王赐剑自刎的故事,画面上栩栩栩如生的人物大多以四组连贯形式刻画,史书般地展现在面前,体现了人民强烈的爱憎观念。这个故事的背景经过《越绝书》是这样记载的:“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天种献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勾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洿下贫穷不敢当,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悦,申胥谏曰,不可……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妹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这些记载和铜镜画面中的内容,大致相当。

神兽镜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产地是以会稽为中心的吴地,此外,还有湖北、江苏、广西、湖南等地,其时,会稽制镜业发达,从业人员数量多,许多工匠曾外出铸镜,据《浙江出土铜镜》著者王仕伦先生考证,湖北鄂州出土的黄武六年重列神兽镜,在铭文中记明“会稽山阴作师鲍唐”,“家在武昌忠甚少”,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馆藏铜镜中,镜背铭文中有“会稽”字样的神兽镜,据此说明当吋会稽向外输出铸镜工匠的历史事实。神兽镜纪年较多,其中有注明会稽铸造的,如:三国魏“黄初二年十一月丁卯朔廿七日癸已扬州会稽山阴唐豫命作竟(镜)”、“黄武五年二月辛末六日庚已会稽山阴安本里”,通过镜中铭文的纪年,我们可以确认某种神兽镜流行的相对年代,在纪年的铭文中,往往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神兽镜纹饰丰富,题材多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或道家神仙的形式出现。

会稽是铸造龙虎镜的重要地区,龙虎镜盛行久远,至东汉中晚期形成高峰,其特点是工艺精款式多,镜体多有落款,并刻有姓名及铸镜机构,官方铸造的称为“尚方”,如“右尚方师作竟清且明”,更多的是铸有姓名的私坊镜,落款形式也有矩可循,多是将匠师姓名与其他吉祥语等铭于纹饰周围,会稽龙虎镜出土量大传世较多,是会稽铜镜的杰出代表,在中国铜镜史上抹上华丽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画像镜、神兽镜和龙虎镜,其艺术风格略有不同。画像镜以大钮、高镜缘、平浮雕为主要特征,图纹布局采用四分法,铜镜内区为四组构成,区间相互呼应,每组间隔以乳钉,图纹对称,突出主纹,纹饰题材多采用生活中或传说中的车马、人物等,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意识。神兽镜一般以圆面浮雕的技法,来体现纹饰的立体感,纹饰布局对置、同向或重列,构图上既能做到协调和谐,又能使整体结构开合有度,线条婉转优美。龙虎镜的特点是纹饰内容更加丰富,铭文盛行,许多祝福语都体现在镜体上,书体成熟,字形精妙雍容,书风丰富多彩。

会稽铜镜代传千秋,只因其文化积淀深厚,它是中国青铜艺术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一枝独秀,它浓缩了古代人们的无限智慧,传递了古人的精神意识,随着时代的变迀,会稽铜镜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现象,依然闪闪发光,引人瞩目。

作者简介:马彼得,浙江绍兴人,中国十佳民间艺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会稽铜镜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艺术风格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中国当代八大文人书画名家艺术风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