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初探
2020-06-19赵贵阳
赵贵阳
摘 要:班级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学风是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对班级进行高效管理的着手点。新时期要根据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群体特点,对科学有效的班级学风建设方法进行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新时期;班级建设;学风建设
一、新时期高校班级学风建设的目标
大学是一个人学生阶段的终点站,也是一个人步入社会阶段的始发站,高等学校培养的是关系时代和国家的建设人才,是未来为国家、为社会发展助益之才。一个优秀的学校是由无数个优秀班级组合而成,班级学风建设有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同时,每个个体都依附于时代大环境存在,优秀学风与优秀校风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新时期高等学校班级学风建设的目标便是打造优秀的育人环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新时期高校班级学风存在的问题
(一)个性鲜明独立,判断力较差
当前,大学班级的主要群体以“95后”“00后”为主,他们在思想上更加开放,思路更开阔,每个人都是鲜明独立的个体。正因如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容易接收新鲜事物,也更容易受负面事物影响,在双刃剑面前缺乏正确的度量标准,自我判断能力较低,目标不明确,易冲动,易动摇。
(二)缺乏监督与交流
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班级不同于高中,大多没有固定的教室、教师和同学。一方面,学生从高强度学习状态放松下来,进入到一个相对放松、相对自由的环境里,由于在学习上缺乏监督,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懈怠情绪,学生相互之间、与老师之间的联系比较疏远,在沟通方面存在阻碍,导致在专业学习、学术交流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行为特点,导致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甚至有厌学倾向,从而出现一些不良学风现象。
(三)学习纪律欠佳,自控能力较弱
大学学习更多是采取开放式学习模式,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会根据兴趣爱好支配自己的业余时间。但是,有不少学生对此机会视而不见,出现迟到、早退、课上睡觉和逃课等行为。除此之外,随着新时代科技的发展,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自控力、自律能力欠佳,出现课上时间打游戏、追剧、购物、刷短视频、看八卦新闻等现象,荒废了美好校园时光;同时外加流动的教室环境,会给人一种漂浮的感觉,学生往往在上课期间,刚进入状态后,课程便结束,换到另一个教室,长此以往,学生进入状态变慢甚至拒绝进入学习状态。
(四)宿舍学习时间未能充分利用
学生课余时间更多是在宿舍中度过,信息多样化,导致学习注意力分散,不少学生会在课余时间沉迷网络,常常课程结束后便迫不及待回到宿舍,进行网上冲浪,由于自控力较差,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无法营造良好的宿舍学习氛围。
三、新时期高校班级学风建设的方法
(一)发挥辅导员教育引导作用
大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此前提下,赋予了学习方法更多的灵活性。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要改变以往死板的管理模式,开展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掌握学生思想状况,让学生明白自己为谁学,怎样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积极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积极开展班级学风教育,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培养,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做好人生规划,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真正从内心深处激活学生学习潜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学生心里种下勤奋好学的种子。
(二)注重班委、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班委是班级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在班级学风建设中,一是要充分发挥班委的领头雁作用,及时发现班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定期反映班级学习状况,积极开展相關班级活动,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二是要重视班干部遴选,明确班委工作职责和分工,不随波逐流,严于律己,防止一人独大的行为;三是要用好学生党员这一群体,提升党员在班级中的个人影响力,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分享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在营造优良班风、学风工作中充当“排头兵”,协助老师和班委促进班级学风建设,做到润物无声。
(三)建立学风建设制度体系
在班级运行中,管理制度的规范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助推器。建设班级优良学风,不仅需要“软文化”的影响和引导,也需要硬指标管理制度与之匹配,一方面,要根据班级学风特点,制定适合本班的学风建设规范条例,构建以专业课成绩为基准,结合学生科技竞赛、第二课堂活动、志愿服务等对学生进行公平评价;另一方面,加强对课堂纪律、宿舍管理和考场的日常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教育引导,做到“严而有度,严而可亲”,形成引导、监督、奖惩、反馈一体的学风建设日常管理长效机制。
(四)构建共同学习的师生关系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要通过线上线下积极开展互动交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的看法,采纳合理的建议,求同存异,解疑答惑;同时还要经常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网络主动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把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的桥梁,做好班级学风建设的引路人、指导者。
作为教师,需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不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成长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高尚的职业素养和学术规范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努力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教学环境,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注重营造宿舍学习环境
大学生往往将宿舍作为娱乐空间,将课外学习时间耗费在宿舍中,又因生活习惯差异而导致卫生脏乱差和宿舍冲突,忽略了在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将学习氛围作为宿舍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提倡宿舍自习制度,以“一对一”的形式开展学习帮扶,通过经验交流、方法研讨等形式,在宿舍成员内部互相取长补短,学用相长,形成宿舍学习共同体,提高宿舍整体学习风气,同时建立宿舍学习长效机制,使宿舍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保证活动高效、有序运行。
(六)注重提升班级文化“软实力”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除了依靠管理制度的硬指标加强学生管理外,还应依靠文化软指标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例如班级的价值目标、行为准则等。一是要依托专业特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保持学习动力,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二是把班级规章制度、纪律规范等制度文化,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形成优良的学风。三是以思想建设为引领,突出文化育人功能,强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班级文化中,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班级归属感,提升班级凝聚力,实现班级文化与学风建设的同步提升。
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班级学风建设是大学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新的教育形式和管理需求也会不断涌现,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地开展相关工作,科学合理地加强大学班级学风建设,确保学风建设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任弼时.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 张国栋.我国高校班级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 田建国.大学文化与道德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6):11.
[4] 田春雨,薄海美,高月春,等.加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发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7(5):157-158.
[5] 于国良.新形势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8,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