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的研究

2020-06-19沈悦

教育界·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价值观青少年

沈悦

【摘要】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有着基础的导向作用。文章在分析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正向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要引领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主动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价值观;影响

家长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有着基础的导向作用。这就需要深入分析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因势利导,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正向作用,引领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主动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家庭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因而家庭教育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的影响因素也是多元的,包括环境要素、观念要素和方法要素等。

1.家庭教育环境要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家庭成员组成的一个宏观生态,它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家庭环境体系中,家长是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家长的生活方式、职业、文化认知水平都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家长的生活方式折射出家长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家长的职业对家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影响着家庭的经济收入,也决定着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时间可能性;家长的认知方式影响着家长家庭教育价值判断,也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方法选择。可见,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2.家庭教育观念要素的影响

家长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行为的实施,然而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少家长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不少家长存在功利主义思想,过于注重青少年文化成绩发展,忽视了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在功利主义思想驱动下,家长教育观念会出现畸形现象;此外,不少家长存在盲目攀比现象,不考虑青少年实际,盲目的攀比也会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形成;最后,家庭教育中心理教育的缺失,家长不注重青少年心理教育,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问题,这就使得价值观形成缺少健康的心理支持,失去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动力。

3.家庭教育方式要素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一般来说,沟通型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形成融洽的家庭教育氛围。然而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以下几种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价值观造成负面的影响:一种是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采取不问不管的方式,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一种是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溺爱,少干预,导致学生不良价值观的形成,也不利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最后,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家长的专制造成青少年话语权的丧失,缺乏独立的个性。

二、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正向影响的建议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的影响具有正面和负面两大影响,这就需要根据家庭教育中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三重因素,因势利导,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正向影响,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培育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优化家庭教育生态,这就需要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能动性,培育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

(1)家长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家长是家庭的支柱,家长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因此,家长要注重自身生活方式,克服不良嗜好,以身作则,用身教替代言教,让青少年在家长健康生活方式的感染下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促进青少年健康价值观的形成。

(2)家长要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家长的职业素养也间接地体现出家长的人生价值追求,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对职业存热爱、敬畏之心,在职业生涯中始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这种态度将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让青少年专注学业,并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断进取,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少年。

(3)家长要争做学习型的家长。学习是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手段,目前,社会掀起终身学习的热潮。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时代在变化,如果不及时地学习必然会落后于时代,出现与青少年思想价值、话语方式等不对称现象。因此,每一位家长要争做学习型家长,每一个家庭要争做学习型家庭,这样才能保证家庭教育的前瞻性,才能保持家庭教育的鲜活性,才能引领青少年将个人价值观与时代主旋律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2.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观念对于家庭教育实践具有引领作用,科学的家庭教育观能够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反之,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将形成的反向作用。这就需要家长加强自我学习,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从而引领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

(1)关注青少年素质全面发展。社会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家长转变狭隘的家庭教育观念,关注青少年素质全面发展,既要关注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又要关注青少年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素质的发展。通过全面发展素质,提升青少年素质价值,从而使青少年价值观的内涵更加丰富,能够根据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将青少年培养成为社会、时代需求的优质人才。

(2)关注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影响着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影响着青少年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家长要关注青少年心理教育,不断丰富自身心理健康知识,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及时发现并化解青少年心理危机,从而使青少年在健康心理支配下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关注青少年习惯养成教育。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受益終身,而且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产生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家庭教育能够关注青少年习惯养成教育。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习惯感染并引领青少年,让青少年从小就形成好的习惯,在良好习惯的帮助下,使青少年将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自我需求,从而不断修正、完善价值观。

3.选择适切的家庭教育方式

适切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家长注重家庭教育方式选择,通过适切的家庭教育方式,与青少年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培育和谐的家庭氛围,并将激励和惩罚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教育力量的聚合,助力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

(1)发扬家庭民主作风。价值观体现出青少年对社会、生活、世界等理性判断,让青少年能够明辨对错,区别善恶,辨别真假等,它源自青少年内心的真实看法,需要青少年高度的价值认同。基于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需要着力于青少年内心的认同,在家庭教育中改变家长专制作风,发扬家庭民主作风,让青少年参与到家庭重要事务的决策中,从而使青少年在参与中增强对家庭的认同感、责任感,促进青少年社会责任感、认同感的形成,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变价值观灌输为青少年自我内化,这样才能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指导青少年开展有益的实践活动。

(2)有机结合奖惩教育。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受教育观念影响,教育方式缺乏选择意识,部分家长是一味地激励,而一些家长是一味地苛责。这些都不利于发挥奖惩在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做到奖惩结合,改变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家长的一贯作风。在家庭民主决策下,制定家庭奖惩机制,适用于每一位家庭成员,严格按照奖惩机制进行家庭成员评价。这样能够使青少年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强化青少年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从而发挥奖惩在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养成教育中的应有作用。

(3)形成多元教育合力。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也必然存在自身的不足。这就需要家庭教育打破传统思维,主动融入价值观教育体系中,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地参与到青少年社会实践中,全面了解青少年信息,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互动,从而形成多元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增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扩大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多元的。这就需要基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加强影响因素研判,从而根据家庭教育的正向影响,因势利导,并基于多元力量联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李天燕.家庭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

陈萌,刘程.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02):25-27.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价值观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