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网球专选课中的应用

2020-06-19陈佳宁

教育界·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用

陈佳宁

【摘要】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的高效训练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的含义,然后从身体素质、持续运动能力、注意力、意志力、抗压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教学效率等方面对其应用于网球专选课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正、反手规定落点击球训练、间歇性对抗训练、训练优化等探讨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网球专选课;应用

小学网球专选课教学面临着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强度高、运动持续时间长、过于注重基础技术等问题,实际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对此,必须结合网球教学需要以及小学生生理特征,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其中,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值得廣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加尝试与探索。

一、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概述

间歇训练法作为一种强调科学性的运动训练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以来便在体育界得到广泛应用,当下已经成为田径、篮球、网球等体育项目运动训练中经常采用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间歇训练法又可以根据训练特性分为高强性、强化性、发展性三种,三者的训练目标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高强性间歇训练时间通常不超过40s,这样能够让受训者心率达到190次/min后便可以进行歇息,并在心率恢复到120~140次/min时再次进行训练,属于强度较大的训练方式,往往间歇短而频繁。

强化性间歇训练时间主要包含两种类型:A型训练时间通常在40~90s之间,待受训者心率达180次/min后便可以进行歇息,并在心率恢复到120~140次/min时再次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强度较大,间歇也不够充分;而B型训练时间通常在90~180s之间,受训者心率达170次/min后便可歇息,并于心率恢复至120~140次/min时再次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强度较大,间歇不够充分。

发展性间歇训练时间通常不小于5min,待受训者心率达160次/min时便可歇息,并于心率恢复至120~140次/min时再次训练,这种训练强度中等,间歇较不充分。

间歇训练法不仅在运动员的专业训练中得到普遍应用,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有着巨大应用价值,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更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能为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方式,更能适应各项体育运动形成针对性的训练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二、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网球专选课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间歇训练法主要指通过对动作结构、负荷强度、间歇时间等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促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进行反复训练,这样能够让受训者的心率始终保持在最佳范围之内,防止由于过度训练而导致各种身体健康问题,也能有效保障训练效果,改善受训者心泵功能。

小学网球专选课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而可以尝试将间歇训练法应用于教学之中,以科学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网球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运动员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应用强度过大的训练方法容易引发运动伤害,故而在实际应用间歇训练法时,通常选择兼顾训练效果和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总体来看,在网球专选课中应用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具有以下优势。

1.以科学手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持续运动能力

小学生往往没经过系统化训练,身体素质较差,难以在较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中保持良好的长期运动状态,尤其是运动耐力较差,无法在激烈的对抗中有效掌握和运用网球技术。因此,小学网球专选课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持续运动能力为重要目标,而且应当采取科学训练手段,既要保障训练效果,也要防止高强度训练对学生身体机能造成损害。运用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可以在较为符合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前提下,有效发展学生糖酵解供能系统以及磷酸盐与糖酵解功能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这对强化学生身体系统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强化性间歇训练还能提高学生心脏功能和抗乳酸能力,这样学生在较高强度的网球持续运动中依旧能够保持良好体能,在激烈对抗中有效学习、训练和应用网球技术,不断提高网球运动水平。

2.全面增强学生注意力、意志力

网球运动是一项强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激烈运动,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有着最基本的要求,而且对学生注意力和意志力有一定要求。学生需要在网球运动中长期保持专注,不然稍不注意便会出现失误,相应的网球水平也会大打折扣。而强化性间歇训练要求学生长期保持注意力,能够在训练中有效强化学生注意力。与此同时,学生心脏功能和抗乳酸能力即便都较强,他们在网球运动中仍然会感受到较为强烈的疲劳感,这就需要他们以较强的意志力为支撑,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高强度持续运动。强化性间歇训练通过训练、歇息、训练的循环模式,促使学生在间歇与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坚持,增强意志力。

3.强化学生抗压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

网球运动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学生往往需要具备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将技术与运动相结合,方能在不断练习中提高网球水平。同时,网球比赛更具正式性,容易令学生产生压迫感。因此,学生除了具备良好身体素质、注意力与意志力,还应当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强化性间歇训练强度较大,能够营造出一定的压力氛围和环境,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适应压力。强化性间歇训练并非一成不变的“喂”球训练,而是兼顾多种网球运动形式,更加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对抗,使得训练更具随机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4.提高教学效率

强化性间歇训练与传统的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避免长时间的机械化训练,不但可以防止受训者产生疲惫厌烦之感,而且能通过高强度或者大运动量和高强度相结合的方式,显著提升训练质量。将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运用于小学网球专用课中,能够针对学生多、场地少、上课时间有限的情况,促使学生长期保持高强度训练状态,始终感受到训练所带来的乐趣,促进教学效率提高。

三、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网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策略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应用于网球专选课需要针对网球技术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合理规划训练流程、时间等,保持较高训练强度的同时真正做到持续运动,务必要紧贴学生身体素质,构建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同时还要不断对训练方法进行优化与完善,务必要充分发挥强化性间歇训练法作用和优势,保障教学效果。具體训练方法如下。

1.正、反手规定落点击球训练

正、反手击球是网球运动中的基础技术动作,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两种击球方式,同时还应当通过不断练习准确控制击球落点。在实际训练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每组学生又分为送球者与击球者。送球者需要不断变化正、反手,尽量以不规律的形式发球,将球送到发球线之后,在长期练习过程中逐渐提高送球速度。击球者则需要在底线位置进行左右移动,对任意落点的球进行击打,既要将球以一定速度击回到规定区域,又要保持自身身体平衡。同组两名学生不断变换送球者与击球者身份,完成5次送球与击球后便可互换身份,每次互换身份的过程中可歇息2分钟左右,待恢复心率后再进行训练。

2.间歇性对抗训练

间歇性对抗训练同样是将两名学生分为一组,只不过是采取模拟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为了凸显间歇性,通常以一小分为界进行训练和歇息。两名学生通过模拟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保持较高强度的运动,在比赛的过程中反复练习并熟练掌握各种网球技术,同时增强注意力、意志力、抗压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当任一学生取得一小分后便可进行歇息,待心率恢复到120~140次/min范围后再进行训练。

3.训练优化

教师在网球专选课中应用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通过计算心率恢复率的方式反映间歇训练的生理负荷量,从而对训练强度、训练时长、间歇时长等进行调整与优化,确保训练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尤其是在应用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的初期阶段,教师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做好记录工作,合理计算心率恢复率,了解学生运动情况和反馈,适当调整训练计划,从而兼顾训练效果和学生生理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稳扎稳打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强化身体素质,增强注意力和意志力,提高抗压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改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网球水平。

四、结语

强化型间歇训练法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其能够被应用于小学网球专选课中,结合小学生生理特征、网球教学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展开训练。教师应当对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有准确认知,积极学习和掌握该训练方法,并在网球专选课教学中进行尝试和应用,探索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保障教学效果,在防止运动损伤的前提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网球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陈建才.间歇训练法在体育院校网球专选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6(16):38-39.

郑秀桃.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对提高网球专选班学生专项能力的实验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4.

张帅.对间歇训练法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6):80-81.

宋志娟,陆雯.间歇性训练对网球专选学生身体素质的干预研究[J].体育风尚,2019(12):9.

猜你喜欢

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