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对我国实行1+X证书制度的启示

2020-06-19杨丽波张桂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徒学分证书

杨丽波 张桂芳

摘 要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提高了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能力,成为高中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良好选择。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具有学历与能力并重、学校教育和带薪兼职工作紧密结合、增加职业培训积累实践经验、学分互认和课程融通、严格管理与灵活实施等特点,其对我国实行1+X证书制度具有如下启示:推行学分互认与转换,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保障“X”证书质量。

关键词 学校本位学徒制;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与培训;澳大利亚

中图分类号 G719.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10-0074-06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职教20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之后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简称《试点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本领,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国家资历框架奠定基础[3]。为提高学徒制/受训生制的完成率和培训质量,澳大利亚也进行了不断地改革。20世纪90年代末,澳大利亚提出了学校本位新学徒制(School-based New Apprenticeships),现在称为“学校本位学徒制”(School-based Apprenticeship),其除了让学生完成高中毕业证书的学习外,还增加了实践经验,包括帶薪兼职工作和职业培训,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与我国1+X证书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探究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可以为我国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一、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发展

(一)起源: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在学校中的引入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提高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加大对高中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使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在高中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拥有职业技能的毕业生对雇主更具有吸引力。到2002年,44%的高中生参加了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大部分学生获得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4]。随着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在学校的扩大,带动了两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参与就业合同的澳大利亚人数以及相关的正式培训的学徒/受训生人数大幅增加。在澳大利亚的学徒制/受训生制中,学徒/受训生签订不同的合同,其中包括获得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的条款,这种资格是通过每周一次或在其他固定时间内参加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或私人注册培训机构(RTOs)获得的。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在校生从事正式的带薪工作。虽然学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增长以及学徒/受训生的增加都是由政府资助推动的,而在州和联邦,青少年兼职工作的增长是独立于政府干预的,并且一些教育官员认为这是教育功能失调,对学校学生的教育发展会构成威胁[5]。随着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学校中的引进,学徒人数越来越多,学徒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为了解决青少年兼职工作问题,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推出一项新举措:学校本位新学徒制。

(二)形成: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建立

学校本位新学徒制是1998年“新学徒制”改革中建立的一种新的学徒制类型。“新学徒制”改革是为了解决青少年就业问题,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增长、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等。“新学徒制”是一种将就业前后的在职培训集于一体的培训模式,其将实践工作和职业培训紧密结合,培训课程和实践操作相互渗透,并颁布全国认可的学历资格证书[6]。“新学徒制”改革将传统的学徒制和受训生制都包含其中,而学校本位新学徒制作为“新学徒制”一揽子改革方案的一部分,允许年轻人一边完成高中学业、一边开始兼职工作。学校本位新学徒制的学生参加带薪兼职工作和职业培训,学徒的脱岗培训由学校或者注册培训机构提供,在职培训仍在企业完成,只是培训时间比其他学徒制要少。学校本位新学徒制丰富了澳大利亚学徒制的实施路径,将学校教育与学生工作密切联系,使学习能力低的学生继续留在学校接受教育,降低学校辍学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后来,澳大利亚“新学徒制”被称为“澳大利亚学徒制”,随之学校本位新学徒制也被称为“学校本位学徒制”。

(三)成长: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快速发展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从1998年开始实行到2000年,15%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校项目中包括了学校本位学徒制[7]。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入学率起初增长比较缓慢,但进入新世纪后增长迅速,从2002年的6100人增长到2008年的20700人,2010年略有下降,到2013年达到21676人,而昆士兰州是学校本位学徒制数量最多的州,有12660人参加学校本位学徒制[8]。为加快学校本位学徒制发展,联邦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学校本位学徒制激励项目,激发了学校、雇主、学徒/受训生的积极性。学校本位学徒制作为一种完成学业与就业的途径,具有如下获得职业教育与培训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某一行业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就业竞争中领先一步;帮助学生在上学期间找到一份带薪兼职工作,在学习的同时获得报酬;能够在11年级和12年级完成第一年学徒生涯,成为事业良好的开端。但与其他类型的学徒不同,学校本位学徒不需要支付注册培训机构提供培训所花的费用以及没有享有病假或休假的权利,而学生的工作是有报酬的,按与雇主一起工作的时间计算。

二、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的特点

学校本位学徒制是澳大利亚学徒在校期间进行的兼职学徒制,面向的是11、12年级的高中生[9],他们以全日制学生身份完成高中学业的同时参加带薪兼职工作和职业培训,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在取得高中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为高中毕业生兼顾就业与升学的良好选择。

(一)课程实用,学历+能力: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在学校同意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在完成高中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学校本位学生接受高中课程、带薪工作、在职或者脱岗培训,可以在传统行业或其他职业进行培训获得I-IV级资格证书、文凭、高级文凭等。学校本位学徒制课程设置是根据行业企业需要和就业市场信息制定的,课程种类较多,涵盖了零售、肉制品生产、旅游、社区服务、运输物流等多种职业。新南威尔士州学校本位学徒/受训生从学徒期开始时修读相关的行业课程,一般是三级资格证书课程,当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后,学校会给他们颁发相应的国家资格证书或文凭。以新南威尔士州塔姆沃思学校为例,该校增设了操作技能证书课程、技术证书课程和高级技术证书课程等学校本位学徒制课程,分别相当于国家资格证书中的二级证书、三级证书和四级证书[10]。此外,学校本位学徒/受训生还需要参加正式培训和在职培训,成功完成在职培训的证明文件将由雇主发出,主要是确认学徒和受训生已完成受雇期并掌握符合行业标准的技能和知识。当正式培训和在职培训都成功完成后,学徒和受训生将获得国家培训机构颁发的技能证书。学校本位学徒制的课程设置将学生的学历与能力并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课程设置种类多样,涵盖传统行业课程和新生行业课程,扩大了学生选择的机会,增加了学校本位学徒的数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就业倾向和企业雇主要求自主选择所学科目。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学校开设的课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参加工作获得实践经验。学校本位学徒制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将学生的学历与能力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提高了职业技能。

(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校教育与带薪兼职工作紧密结合

澳大利亞学校本位学徒制是以学校为基础,即学校承担主要的培养任务,联合企业参与实践培养的形式。在校生学习高中课程的同时接受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带薪兼职工作和在职培训,带薪兼职工作满足了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选择较少课程的需求,同时也使低收入学生能够赚取少量收入以帮助他们留在学校学习。学校本位学徒制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为学生从教育到培训、从学校到工作过渡奠定了基础。以新南威尔士州(NSW)和南澳大利亚州(SA)的调查为例,从工作经验、职业培训和带薪工作三方面了解在校生的工作场所学习情况,发现兼职工作的学习成果超过了带薪工作,而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学习效果超过了其他形式的兼职工作[11],这反映了学校本位学徒制中的带薪兼职工作是学校学生在工作场所中学习的最好方法。与普通的兼职工作相比,学校本位学徒与成年人一起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学到的最重要东西是通过培训师或主管指导的,很少依赖观察他人或反复实验、尝试错误,而且他们的学习比普通兼职学生更加结构化。在学校本位学徒制中,“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如何在工作中表现”的得分都高于普通的兼职工作,这说明学校本位学徒制不只是简单的完成工作任务,其注重的是课上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学校本位学徒制中学生从事的带薪兼职工作是正式的,是由企业提供并经学校批准的,被赋予合法权益,而普通的兼职工作不具有合法化权益,所以人们希望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能继续工作,甚至从兼职转为全职。学校本位学徒制旨在将学校教育与带薪兼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有时会作为注册培训机构向学生提供脱岗培训,即使学校不是培训提供者,职业资格也被视为学校科目。另外,州政府向学校专门拨款用于支付参加学校本位新学徒制学生的费用,学校积极参与到学校本位学徒制的招生工作中来。

(三)职业培训,积累经验:提高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除了完成高中毕业证书的学习和带薪兼职工作外,还包括职业培训。关于职业培训,其要求学生既在企业进行在职培训,又要在注册培训机构进行脱岗培训,当在职培训和脱岗培训都完成后,学生将获得国家培训机构颁发的技能证书。学校本位学徒制在带薪兼职工作的基础上增加在职培训,期望可以提高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工作与培训时间比较灵活,由注册培训机构承担的脱岗培训有的需要每周几个小时,有的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完成,而企业的在岗培训时间会随州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安排在学校上课时间之外如周末,有的必须在学校上课时间内工作,部分雇主允许学生在合适的时间内工作,同时在假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具体安排要听从雇主的要求。学校本位学徒制中学生每周大约工作7.5~15个小时,平均时间为10.5小时,略高于澳大利亚学生在正常工作岗位上的平均时间。较长的工作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学校的工作,而与全职工人所从事的工作相比,较短的工作时间可能会造成对这些学徒和受训生工作质量低下的指责。因此,关于学校本位学徒制最低工作时间的规定,每个州和地区依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学徒需要与学校协商时间,以便参加工作和培训。学校本位学徒制提供的职业培训强化了学生获得带薪兼职工作的实践知识、丰富了工作经验、增强了就业能力,为学生获得更高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获得优先工作的机会,以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心理过渡。

(四)学分互认,课程融通:实现学生学习成果等量互换

澳大利亚学生在TAFE可以继续按照高中所学习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块进行学习,因为澳大利亚实行学分互认和转化,学生在高中所修的学分不仅在TAFE中被认可,而且在普通大学也被认可。同样,学校本位学徒可能由于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以及之前的工作经验而获得学分,减少他们的培训时间。此外,参加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学生所获得的学分也可以在其他学徒制中被认可,可由学校本位学徒制直接过渡到全日制学徒制,而在学校完成的正式培训课程内容通常相当于全日制学徒在第一年完成的课程内容,实现了学分互认与课程融通,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实现了学习成果的等量互换,为其早日进入就业岗位做准备。在昆士兰州,在12年级结束的第二天,学校本位学徒/受训生将被转为全日制学徒,如果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前未能完成学校本位学徒制,则要将学校本位课程转换为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课程,学生仍须完成最低的带薪工作天数才算真正履行了培训合同[12]。另外,为了获得高中毕业文凭证书(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HSC),所有新南威尔士州学校本位学徒必须学习职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与第一年全日制学徒培训相匹配,通常在HSC要求的22个学分中至少占4个学分[13]。对于那些已经取消和暂停培训合同的学徒,如果想继续参加学徒制,他们仍然可以获得学徒工作时间的学分。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实行学分互认与转换,有利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衔接,尊重和认可学生的学习经历,缩短了学生学习和培训的时间,为学生持续成长拓宽了通道。

(五)严格管理,灵活实施:确保学校本位学徒制所有方的利益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要求学校、雇主和注册培训机构协同工作,确保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支持。学校本位学徒制开始前必须签署相关合同,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条例实施。另外,如雇主或学徒/受训生因某些情况无法继续学校本位学徒制,可以及时、灵活地进行调整,办事处会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学校本位学徒制既具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又具有灵活的实施过程。首先,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建立和保护与全日制学徒制/受训生制的方式一样,雇主和学徒/受训生双方签订培训合同,该合同是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还规定了行业职业的信息、雇主和学徒/受训生的详细信息、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开始日期和预期期限。在昆士兰州,学生必须获得雇主、学校、监管注册培训机构及其家长/监护人的支持,方可开始学校本位学徒制。同时,要求雇主、学生和家长/监护人签署一份培训合同,同意在学校本位学徒制期间工作。其次,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可以在雇主和学徒双方同意的情况下随时取消或暂停,但若只有一方支持取消或暂停雇佣申请,可由职业培训法庭(Vocational Training Tribunal)进行裁决。雇主如因业务变动而无法履行提供就业和培训的义务,学徒/受训生可以申请取消或暂停培训合同。最后,学校本位学徒制可以灵活更换雇主。如在新南威尔士州,可在现有雇主、拟议雇主和学徒/受训生三方同意的情况下更换雇主。

三、对我国实行1+X证书制度的启示

(一)推行学分互认与转换,实现“1”与“X”证书互通衔接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学生在高中学习职业教育课程所修的学分不仅在TAFE被承认,而且在普通大学也得到认可[14],在学校完成的正式培训课程内容相当于全日制学徒在第一年完成的课程内容。此外,学徒/受训生接受的在岗和脱岗培训都有助于他们获得学分,即使取消了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学徒仍然可以获得工作期间的学分。《试点方案》提出,教育部将结合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15]。“学分银行”主要内容是累积学分,其符合职业教育边实践、边学习的特点。在累积学分的基础上实行学分互认与转换可以使学生在任何时段进行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校走向市场。因此,我国可以将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中学分互认、课程融通的经验运用到我国1+X证书制度实施中。通过推行学分互认与转换,逐步建设“学分银行”,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现的学习成果赋予相应学分,将学生之前掌握的技能和工作经验转变为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学分的累计而接受其他教育与专业的学习,打破学习时间和专业的限制,提高了学生的学历,拓宽了学生成长的道路。同时将“1”证书和“X”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并赋予相应学分,学生将学分进行累计与转换,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推行学分互认与转换是对学习者学习经历的认可、保护和尊重,有利于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并使各级各类教育得以衔接与沟通。

(二)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发挥1+X证书的作用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和我国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主体都是学校。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实施是为了减少辍学人数,增加学徒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就业机会。学校本位学徒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第一,课程设置是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和就业市场信息所制定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帮助学生在毕业后获得优先工作的机会。第二,课程设置门类多样,涉及的行业领域比较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第三,学习更具有结构化,由经验丰富的成年人直接指导,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同时学生工作和培训时间比较灵活,学生可以自由合理安排时间。我国1+X证书制度从2019年首批启动5个职业技能领域试点,年内陆续实现10个左右,计划在2021年逐步涉及更多职业技能领域,1+X证书制度技能领域越多,学生的选择就越多,对将来就业就越有利。我国在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时,试点院校主要以职业院校为主,而职业院校在实行制度时切不可本末倒置过分鼓励学生考取“X”证书而忽视“1”证书的作用,“1”是学历证书,反映的是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X”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倘若没有“1”学历证书作为基础,考取再多的“X”证书都只是百无一用,“1”与“X”两者的作用密不可分[16]。因此,职业院校在办学上必须要以“1”为基础,重视“1”证书的质量,然后再在“1”证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考取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职业技能证书,这才能真正发挥1+X证书的作用。

首先,职业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办出本地区学校特有的特色专业课程,提高“1”学历证书的培养质量。其次,职业院校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要多样化且实用性强,学习科目与就业紧密结合。最后,职业院校在推进1+X证书制度时,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引导,准确把握好“1”和“X”的关系,要将“1”和“X”有机衔接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好1+X证书的作用。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将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实现了校企资源信息共享,进而推动了学校本位学徒制的快速发展。而校企合作一直以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还制定了一些政策与方案,如在《职教20条》中也专门提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我国实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时应鼓励试点院校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并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其企业要积极参与实施培训。为了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深化产教融合,应构建学校与企业命运共同体[17],确保学校与企业达到“双赢”的目的,这样才能保证校企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学校要积极向企业寻求帮助,通过企业的反馈和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同时企业也要主动向学校提供帮助,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既是需求者也是供给者,企业在接受优秀毕业生满足对人才需求的同时,向教师提供实践机会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利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可以向学生提供实习培训的岗位以提升学生获得“X”证书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了使企业负责且长效地参与培训,政府应制定一些激励政策,如在财政拨款和税收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同时运用“先行者先获益”的理念激励企业为1+X证书制度试点做出贡献,发挥好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助推剂,有利于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四)增加带薪兼职工作,避免“证书化”学习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带薪兼职工作。首先,带薪兼职工作学习效果超过了其他形式的兼职工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场所学习方法。其次,带薪兼职工作是按与雇主一起工作的时间付费的,使低收入的学生能够赚取少量收入以帮助他们留在学校学习。最后,带薪兼职工作具有合法化且比较正式,主要是因为带薪兼职工作是由学校批准的并且学生与雇主还签订了受法律保护的合同。我国实行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证,易造成学生一味地获取多类证书,却缺乏实践经验。因此,除了让学生参加企业和实训基地提供的培训外,还可以增加带薪兼职工作或带薪实习,在结束后由企业进行相关考核,合格者则由企业盖章并提交给学校。增加带薪兼职工作,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参加实习和培训的热情,使低收入家庭和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继续留在学校,降低辍学率,提高就业率,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可避免学生“证书化”学习,学生在保证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技能,从而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学生参加带薪兼职工作是一种在学校及企业培训中无法体验到的经历,如体验从校园生活到工作岗位的心理变化,从学校到社会的环境变化以及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X”证书代表的不仅仅是获得某一种技能本领,其还包括更多隐性知识、工作能力以及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随机应变等。

(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保障“X”证书质量

澳大利亚学校本位学徒制要求学校、雇主和注册机构协同工作,确保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支持。此外,雇主和学徒/受训生可以在双方同意或职业培训法庭的裁决下随时取消或暂停学校本位新学徒制,同时还可以更换雇主。这体现了学校本位学徒制既具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又具有灵活的实施过程,保障了各方的利益。我国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如何保障“X”证书质量就成为当前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一,严格的管理规定。主要包括对试点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有关经费的使用、“X”证书的发放、院校组织培训等。在选择试点院校和确定试点专业方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筛选;在经费使用上,保证财务收支管理的严格化和科学性,科学高效地利用经费,将有限的资源用到关键地方;“X”证书的考核和发放要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学生是通过自己真正地努力而考取的,防止出现“放水现象”[18];院校组织培训上,要对培训的一系列工作进行严格监管,保证培训的有效性。第二,完善的组织机构。培训评价组织主要负责职业技能的考核与评价以及证书的发放,对证书的质量负总责,应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来培育培训评价组织,以发挥社会参与的作用;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地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X”证书的发放单位可以是试点院校、培训机构、龙头企业等多个部门,有利于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实行1+X证书制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第三,科学灵活的运行机制。建立多元评价机制,“X”证书的考核方式和评估方式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全面提高“X”证书含金量;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学生可以灵活自由地选择培训组织,培训可以由培训评价组织实施,也可以由院校和培训评价组织共同实施;建立证书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定期对“X”证书进行抽查和监督,将问题及时反映给培训评价组织,以期调整与完善制度工作、保障“X”证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19-04-3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15]政府网.职业教育“1+X” 证书制度来了![EB/OL].(2019-04-17)[2019-04-30]. http://www.gov.cn/fuwu/2019-04/17/content_5383660.htm.

[3]教育部.啟动1+X证书制度试点的工作考虑[EB/OL].(2019-02-19)[2019-04-17].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294/sfcl/201902/t20190219_370018.html.

[4]Minsiterial Council on Education,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MCEETYA). Report of the MCEETYA Taskforce on Transition to Work[EB/OL].(2003-06-20)[2019-03-27]. https://www.voced.edu.au/content/ngv%3A39899.

[5]Smith E., Wilson L. School-based Apprenticeships and Traineeships in Australia[J]. Education + Training, 2004(2):64-74.

[6]易烨,石伟平.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改革[J].职教论坛,2013(16):89-92.

[7]Malley J., Ainley J., Robinson L. Witnessing Evolution: A Report on the Growth of Workplace Learning in Australian School to 1999[EB/OL].(2001-02-19)[2019-03-27].https://www.voced.edu. au/content/ngv%3A13507.

[8]Klatt M., Clarke K., Dulfer N. Working Their Way to School Completion: A Snapshot of School-based Apprenticeships and Traineeships for Young Australian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2017, 69(4):1-22.

[9]關晶.当代澳大利亚学徒制述评[J].职教论坛,2015(4):80-84.

[10]王伟巍.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4.

[11]Smith E., Green A. School StudentsLearning from Their Paid and Unpaid Work[EB/OL].(2001-12-12)[2019-03-27].https://www.ncver.edu.au/__data/assets/file/0024/4695/nr9031.pdf.

[12]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Small Business and Training. School-based Apprenticeships and Traineeships[EB/OL].(2019-02-18)[2019-04-18].https://desbt.qld.gov.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3/7952/is26.pdf.

[13]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NSW. School Based Apprenticeships & Traineeships in NSW[EB/OL].(2019-02-01)[2019-04-25].https://sbatinnsw.info/getting-started/questions-answere-d.

[14]舒焱萍,施晶晖.澳大利亚以高中为本位的学徒制的建立及实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2(8):184-185.

[16]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2-76.

[17]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93-97.

[18]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Abstract  The Australian school-based apprenticeship has improved studentsability to enter the labor market and has become a good choice f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to find jobs and enter a higher school. By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apprenticeship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both education and ability are important, school education and paid part-time work are closely integrated, increase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accumulated practical experience, credit recognition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strict management and flexible implementa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when implementing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 China, we should promote mutual recognition and conversion of credits,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employment-oriented,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strictly follow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Key words  school-based apprenticeship; 1+X certificate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ustralia

Author  Yang Libo, professor of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xtile and Garment (Changzhou 213164)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Guifang, postgraduate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8)

猜你喜欢

学徒学分证书
今日菜色
少就是多
学分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