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伟丽:我选择了这个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2020-06-19王环环

记者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张伟丽格斗健身房

王环环

3月8日,张伟丽卫冕UFC的消息振奋了此刻正处于特殊时期的国人,综合格斗(MMA)这项小众的、看似野蛮血腥的竞技运动项目也因张伟丽而被更多人关注。对张伟丽来说,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此刻便是最好的回报。她曾发过一条微博“人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要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了,才可以走想走的路。”而在她看来,格斗,便是必须走的路。

卫冕冠军

3月8日,张伟丽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UFC248站女子草量级世界冠军卫冕战上,通过五个回合的激烈血拼,成功击败对手乔安娜·耶德尔泽西克,卫冕冠军。这一消息极大地振奋了此刻正处于特殊时期的国人,综合格斗(MMA)这一小众的运动项目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提及MMA,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这是一项融合多种武术搏击流派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可分为两部分:站立技术和地面技术。站立技术融合拳击、散打、泰拳、空手道等武术流派;地面技术主要包括地面的拳腿膝肘攻击和巴西柔术的降服技术。而UFC与MMA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类比于NBA与篮球比赛,换言之,张伟丽所获殊荣,可与NBA比赛中的MVP等量齐观。

相较于其他竞技比赛,MMA显得更为直接与“粗暴”。在比赛过程中,双方选手不戴任何头部护具,但都必须佩戴护齿。对抗中所使用的手套为“分指拳套”,不同于拳击比赛常见的拳套,它的特点是对手部的要求更高,由于解放了手指,更容易实现抓握,对拳峰(中指根部突出位置)击打的准确性更高,对抗时的精神压力也相对更大一些。

而这一比赛自1993年第一届UFC举办以来,从未有过中国人,甚至亚洲面孔得过冠军,入围人数也屈指可数。打破这一局面的,便是张伟丽。

2019年8月31日,深圳场UFC冠军争夺赛上,张伟丽以42秒的成绩战胜了彼时的UFC草量级冠军杰西卡·安德拉德,一举成名。而此次的卫冕,同样意义非凡,令人振奋。

胜利来之不易,赛场上的激烈碰撞之余,张伟丽面对的,还有场外的种种状况。

受疫情影响,这次前往拉斯维加斯的参赛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彼时,美国早已禁止中国航班入境,为此张伟丽一行人决定从泰国中转,但泰国在不久后也被美国列为疫情严重地区,他们只好辗转到阿布扎比,在此停留隔离14天后,才成功入境纽约,转到拉斯維加斯。

比赛新闻发布会上,她的对手乔安娜使用“垃圾话”战术,“别惹波兰力量,我会完爆你,你从来没遇到我这么强的对手,你不知道做冠军意味着什么,我会证明你就是个小女孩,你不尊敬这项运动,我会在周日的比赛中让你臣服,我会让你放弃。”而张伟丽全程面带微笑,只是轻描淡写回复了一句“Shut up”。

赛场上的张伟丽,以胜利回馈了乔安娜一记响亮的耳光。这场持续25分钟的对决,由于张伟丽地面技术凶猛,而乔安娜又极其防摔,比赛自始至终在站立中进行。双方出拳极多,面部伤痕累累,张伟丽的右眼角被撕裂,而乔安娜的额头被猛烈击中后鼓起一个肿包。

在谁都无法给予对手致命的重击后,比赛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第五回合。最终比赛的数据统计显示:整场比赛,头部打击张伟丽104-75,身体打击19-50,踢腿46-62。最终张伟丽被判定胜利,成功卫冕。

她用实力征服了对手。“在这个八角笼里,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值得尊重,我不希望在八角笼里说垃圾话。我觉得在这个平台上,我们都是武者,都需要互相尊重,我们需要给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因为我觉得我们是冠军,我们不是暴君。”

必须走的路

张伟丽曾在微博中写道:“人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要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了,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而对于张伟丽来说,格斗,就是她必须走的路。

对于武术,张伟丽自小便十分痴迷。12岁时,父母便将她送到了武校。她是班里少有的女孩子,有顽劣的师兄欺负她,美其名曰要和她打实战。天真的张伟丽答应了,结果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被欺负的滋味当然不好受,她也不是没哭过。那段时间流的眼泪,有在伤痛面前的脆弱,但更多是不服输和不甘心的倔强。

于是她潜心和老师学习,7个月后,她在实战对练中,打赢了当初欺负过自己的人。天道酬勤,14岁那年,她拿下了江苏省青年散打冠军。

可同时,高强度的训练、招招重拳的实战充斥着她的生活,难免伤病缠身。对运动员来说,受伤这件事,很容易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判下死刑。三年后,她不得不退役。伤病终止了她的梦想,也偷光了她人生的选择。

梦想,在现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生活还要继续。退役后,张伟丽来到北京投奔已经工作多年的大哥张伟峰,在这里,她当过幼儿园老师、酒店前台、超市收银员、保安、保镖……短则半年,长则一年,都干不久。“你就感觉好像这不是我热爱的事,干着没劲儿,没有激情。

真正让她动心的工作,是一家健身房的前台。在这里,她看到了擂台上挂着的半人高的沙包,她问经理:“我可以练吗?”在收到肯定回复后,她决定留下来。

这给她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丝鲜亮。每晚九、十点钟健身房关门之后,偌大的健身房常常仅剩她一人,没有教练指导,没有人旁观这一切,她就这样一个人练啊练,她也不知道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只是觉得“我喜欢这个……我得练”。

在这里,她结识了常在这里练巴西柔术的吴昊天,常在下班儿没事的时候跟着学,慢慢摸索着,学会了十字固、锁脚等技巧。实战时,吴昊天惊讶于她的力量与技巧,出于欣赏,将她带到了四惠的一家拳馆“拳天下”。在这里,她见到了她的伯乐蔡学军。

蔡学军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张伟丽的情景。2012年,年轻姑娘在拳馆打实战,对手是扎着小辫的吴昊天,中国最早的MMA运动员之一。两个人你一拳我一拳,打得虎虎生风,“打上火了,都不收手”。蔡学军有点儿惊讶,他看到那个姑娘身上有股其他人都没有的凶猛劲儿,尽管跟更有经验的吴昊天比,她的力量和速度弱了很多,但气势上完全不输。

之后,张伟丽的行程单上便多了一项——去“拳天下”训练。每天六点钟,张伟丽会从上班的地方坐一个多小时地铁去拳馆训练,上午训练完,再坐一个多小时地铁回健身房上班,或者去地铁口发传单。

她一直维持着这种两头跑的状态,哥哥张伟峰也曾劝过她:“练练就行,该工作工作,该找对象找对象,该结婚结婚,这样会生活得更好。”但她表面答应以后,还是继续在找她的爱好。“妹妹性格倔强,想干什么都得干成。记得一次在餐桌上再次聊起这个话题,妹妹平静地回了一句‘我选择了这个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上去漂亮点,下来漂亮点,就可以了”

2014年,张伟丽从健身房辞职,开始全职打比赛。

然而,她的MMA职业生涯只维持了一个星期,几乎和她的散打职业生涯一样仓促夭折。那是一次偶然的腰伤,却着实把她砸到了人生谷底——“我受伤那会真的是急死了,腰刚刚好了一点我就立马回去训练,结果腰的另一边又伤了。我就只能天天坐在训练场边上看别人训练,那真的太难受了,没工作、没训练、没比赛,什么都做不了。”

对她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她决定,再不去训练场。

朋友回忆道,那段时间,张伟丽要么坐在沙发上,望着窗外巨大的鸟巢体育馆发呆,要么自己躺在一间屋子里,动弹不了。“你跟她聊天,明显感觉到没什么活力,她在很低谷的状态里,感受不到她的自信了。”

在蔡学军看来,当时的张伟丽可能再也打不了MMA了。他离开了“拳天下”,之后盘下了一家新的拳馆,主打业余人群的培训,张伟丽在这家拳馆帮忙,干得很起劲儿,当前台、销售、会计,甚至还兼职代课。

日子像水一样流过,忙碌中,她慢慢接受了自己可能再也无法打拳的事实,痛苦也渐渐平复,以前别人问她,不练了你干啥?她总说不知道。后来她觉得,即使不练了,能干的事情也挺多。直到整整九个月的康复治疗之后,她的腰才渐渐有了起色。

2015年6月,张伟丽终于重新开始训练。也许是因为失而复得,张伟丽毫不惜力,刻苦训练。就连生日那天,都是她在台上打靶,团队其他人把蛋糕端过来,她吹完蜡烛又立刻继续练,吹蜡烛时都累得要吸两口气。

这种近乎偏执的毅力,造就了她今日的成功。

格斗需要高度自律,肉体和精神都强悍的人才能走得更远。在蔡学军看来,大部分运动员都输在了后者。他曾带过很多MMA运动员,大部分人打出名头后迎来追捧,会放弃职业道路,开拳馆赚钱。好苗子开拳馆赚钱,剩下的出不了成绩。他带运动员出国打比赛,外国教练总带着怜悯的眼神,比赛输了,他们会安慰他:“你们打得特别好,只是沒有抓住机会。”那是他无比难受的时刻。

张伟丽和其他人似乎不太一样,她近乎顽愚地专注于格斗这一件事。每次去比赛,回来休息三四天,就开始跑步训练,准备下一场。

对于张伟丽来说,格斗这件事,她想要打到不能打为止,“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或者是确实没有办法打的时候,就不打了。”她也清晰地知道,冠军头衔迟早会被更强的人替代,但那也没什么,“你成为冠军,肯定有下来的那一天,但是,上去漂亮点,下来漂亮点,就可以了。”

张伟丽十分感谢格斗这件事。她记得小时候的自己,由于长得像男生,总被误认,她常因为外表而自卑。后来走上格斗,她拥有了强壮的肌肉、伤痕累累的肉体、粗大的手,离柔弱的女性形象更加遥远了。但她不再为外表自卑,格斗成了她最大成就感的来源,“打拳和生活是一样的,我觉得自己更坚韧,也更坚强了。”

猜你喜欢

张伟丽格斗健身房
张伟丽:要在八角笼里展现女性力量
格斗冠军张伟丽:“用拳头打天下”
女孩张伟丽:“用拳头打天下”
第八道格斗料理
日本流行“黑暗健身房”
中国第一女子金腰带:用力活着
格斗料理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FIT最舒适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