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文本细读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2020-06-19陈肖霞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有效途径探讨

陈肖霞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文本细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形成独特的感受,提高审美情趣。结合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语文文本细读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本细读;有效途径;探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许多语文教师提倡“细读文本,深度阅读”的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低效状况。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对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过度强调文本细读,背离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只注重文本细读,不注重学生问题的生成,缺少可行的教学设计;缺少可操作的有效途径。笔者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阅读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三个有效路径。

一、关注思考过程,注重细读问题的设计

文本细读需要关注学生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有效地将细读的内容转化为具有阶梯性的学习问题,让学生仔细体会,从而将其思维引向深处。细读的内容是以静态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师要将自己课前对文本细读的内容转化为动态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与教师、文本之间展开多向的对话,从而实现文本细读的有效价值。

注重核心问题的设置。所谓的核心问题就是本单元或者本篇课文的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主问题是理解文本的中心,也是阅读教学目标的核心,对学生阅读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教师需要在讲解文本之前了解该文本在本单元的地位,了解该文本在整本书中的位置,明晓该文本的价值,然后进行主问题的设置。比如,学习《我与地坛》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之前,首先要弄清教材选取这篇文章在本单元中的作用,然后看一看该文本与本单元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思考后可以确定“直面苦难”的主要问题。学生围绕这一个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文本进行细读,教师设置一些子问题。如“史铁生的痛点是什么?”“史铁生的悟点是什么?”“史铁生的人生美点又是什么?”围绕核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促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使其不断地与文本、教师对话,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关注交流过程,注重细读成果的分享

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应该仅停留在“我讲你听”的状态,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地将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实现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

首先,注重将细读内容转变为一些机智性话语。这种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机智的旁敲侧击,顺势而出的对话,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巧妙地体会、接收到教师的细读信息。比如,学习《神的一滴》一文,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巧妙地运用“来吧,瓦尔登湖......”让学生结合文本,为瓦尔登湖说一句宣传语,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交际用语。再比如,执教《赤壁赋》一文,可以结合苏轼在文本中透露出的思想,巧妙地加入“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还可以因势顺导地引导学生体会“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豁达、坦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注文本中苏轼情感的转变。这种方式巧妙地将细读转化为随机性语句,充满智慧,精彩无限。

其次,注重将细读的内容转化为阅读感悟。这种形式主要是教师在进行文本讲解之后,要求学生对文本写阅读感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教师如能及时与学生分享细读成果,往往可以再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学习《我与地坛》为例,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后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将细读走向了深处。具体文段如下:

文中史铁生说:“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一个“你”,一个“我”,寥寥数笔,作者使用了两个人称。仔细体会“算了吧你”可以看见一个生活在痛苦之中,毫无自由,被生活羁绊住手脚的卑微者。而“我”一句又质问自己,哪里有自由可言。说明生活中的史铁生在不断地追求自由,追寻自由,是一个十足的自由主义追求者。两种人称的变化是两个灵魂在心灵的交流,是心灵的叩问。这里告诉我们: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自由,而是你自以为拥有自由,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给你一巴掌,警告你你从未有过自由。生活将我们伤得遍体鳞伤时,我们却仍然热爱生活。

面对学生这样富有独到见解的感悟,教师要及时关注,给予精心地指导,并且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师生共同细读文本,深入探讨文本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笔者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批注分享后,需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学生慢慢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冷静地分析命运和人生,进而升华史铁生想通过作品告诉我们的道理:对人生中那些不公平、生命的无奈痛苦、命运的残酷无情,我们可以抱怨,但是更应该去理解与接纳。

三、关注细读过程,注重阅读方法的形成

文本细读不仅要读出文本的深层含义,且要在细读过程中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并且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交流。

首先,运用替换法,细读文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敏感的词语句子进行替换,进行比较,从而体会文本背后的内涵。比如,学习杜甫的《蜀相》一诗,引导学生对“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进行替换,学生会替换为“白”“全”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替换之词进行前后辨析体会,发现“空”字写出了“诸葛亮的祠堂如今是人迹荒芜、一片荒凉”,“空”字表达出了一种“徒劳”的意味,表达出了作者对英雄已逝的一种伤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类词进行拓展。比如,陆游的词《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中“只有泪空流”的“空”字。通过对诗句之间进行比较阅读,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其次,运用批注法,细读文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对较为敏感的词语或者句子进行有个性化地批注,从而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实现有效的文本细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体会较深的句子进行个性化的批注。批注可以是典型的抒情、议论性的语句,也可以是形象的词语。下面是学生对《我与地坛》的个性化批注:

文本片段一: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他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学生批注:有些事情因为隔着时间的距离变得朦胧,但是你永远会记住他给你带来的感觉;心是希望能开始的地方,坟墓是绝望终结的地方。

文本片段二: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学生批注:只有内心沉静的人,才能去发现、去思考别人所不能看到和想到的事物。譬如时间、自己,刹那间自会有终结,相信那一刻在史铁生的心中自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国。

文本细读是实现阅读教学走向高效的重要途径。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重视将细读的结果转化为动态的、可操作的方法,文本细读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

作者简介:陳肖霞(1986—) ,女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有效途径探讨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