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社团的治理:网络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新维度

2020-06-19方俊章莹孙潘

时代人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网民社团成员

方俊 章莹 孙潘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9-2021年度课题立项一般项目“网络‘微时代视阈下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安全问题研究”(19SZGZ17)

政治安全是政治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其内涵伴随政治发展进程得到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与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政治安全面临更多来自虚拟网络方面的挑战。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刘跃进在《国家安全学》一书中阐述政治安全要包括主权、领土、意识形态、政权、政治制度几大要素。目前学界普遍接受这一观点,学者们认为国家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上五个方面的稳定与安全。与传统社团相比,网络社团依托网络平台,将社团组织与网络二者的特点紧密结合,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网络社会的发展降低了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的行动成本,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另一方面,从政治安全角度出发,网络社团的发展不容忽视地威胁国家主权安全、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动摇国家稳定机制、危害政治稳定基础以及冲击国家信息安全等方面。以政治安全为切入点,探讨我国网络社团的治理与发展现状,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問题是当今中国政治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网络社团的兴起

网络社团是指依托网络平台,拥有共同兴趣、共同信仰或者共同利益而联系和组织起来的社会集合体,具有固定的成员或会员,定期举办活动的团体组织。网络社团是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增加而逐步兴起,在现代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迅速。网络与传统媒介有着很大的不同,互联网将现实世界中的人之间的互动以虚拟社会互动性的方式呈现,大大增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大众化传播媒介相结合,中国的互联网为民众提供政治活动更多元的平台,使得网络成为新媒体代表。网民数量节节攀升,伴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多,网络社团也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别,互联网为民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与平台,例如QQ群、微信群、博客、抖音、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已经成为网民交流所经常采用的形式,也是网络社团的诞生地与集聚地。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较2018年底提升0.5个百分点。我国互联网体整体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网民数量不断增加,这也为网络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网络虚拟社会深刻影响网民的生活、思维与行为,它以网络为平台、以网民为主体并且日益活跃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传统的社团主要是社会组织在现实社会进行一系列活动,而网络社团具有与传统社团明显的区别,首先,网络社团往往是基于网络平台而形成,并不像传统社团那样具有明确的章程与宗旨,一张论坛帖子获一件重大社会事件就能引发一次活动;其次,网络社团成员没有身份、时间与地域限制,大大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平台,比传统社团具有更大的交往与交流空间;最后,由于网络社团对成员的约束性较小、缺乏相应的活动章程、宗旨以及对成员的约束机制,由此导致网络社团的管理面临很大挑战。

二、网络社团的特点及其类型

按照目前学界的分类,我国的 网络社团主要有以下三种组织形态:第一,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在网络论坛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网民发表社会舆论的重要场所,许多网民浏览专栏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成为这些专栏较为稳定的成员,目前虚拟社区已经成为公民舆论的重要集散地,网络论坛一般拥有固定的成员,定期围绕一定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活动形式比较固定。第二,专题论坛与网上俱乐部。这一类型的网络社团多是基于具有共同兴趣的成员以固定的形式展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活动。一些专业网站组建了相关的网络论坛与网上俱乐部,这些论坛与俱乐部拥有成千上万的注册用户,这成为网络社团成员活动的重要场地。第三,网络志愿服务与公益性活动组织。这类网络社团主要是以网络平台为依托,针对突发性社会事件,在网上发布大量相关信息,突破时间与地域的局限,召集众多人员并且筹集大量资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与影响,这类社团对处理突发性社会事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网络社团是以网络为平台而形成的社会组织,不可避免得具备网络的多种特点,针对当前网络社团的成员构成特点、行动特点以及影响特点可以对网络社团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网络社团成员的松散性与流动性。网络社团与传统社团具有明显的区别,网络社团的成员流动性较大,当前我国网民的构成中,青年网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网络社团成员年龄普遍年轻化;网络社团一般不采用实名制,因此对社团成员的约束力很弱,采取惩罚的措施比较单一且不具有强制性,例如将会员清除出社团。其次,网络社团的虚拟性与开放性。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社团不可避免的具备虚拟性的特征,网络社团成员可以隐藏实际的身份进行注册,并且社团成员不受性别、年龄、地域的限制与约束,面向各个群体具有开放性。最后,网络社团的即时性与灵活性。网络社团针对热点社会话题的讨论往往借助网络平台可以迅速得到社团成员的积极响应,由于网络社团对成员的约束力较小,因此会员的加入与退出也相当灵活、便捷,会员对网络社团的主题活动若不感兴趣或者认为该主题不符合自身的利益诉求便可自动退出。网民数量的增加使得网络社团发展迅速,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异常迅速,网络言论可以在相当短时间内在世界范围传播,地球另一端的信息在几秒之内传遍各国。因此,网络虚拟时代网络社团的影响力度与广度绝非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团体所能比拟的。

三、当前网络社团对政治安全带来的影响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政治安全主要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以及确保意识形态安全三大方面。政治安全是国家内部结构以及外部运行机制的协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从网络社团的构成特点、行为特点以及影响特点各方面考察,网络社团及其活动大都与政治安全有着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中国网络社团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动力与挑战。

网络社团的发展体现了民众政治意识的与民主参与意识的提高,也是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平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推力。从政治稳定角度出发考虑网络社团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公民而言,在当今互联网告诉发展时代,网民以具体网络社团为依托,政治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政治参与渠道得到丰富与拓宽;网络社团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渠道,民众借助这种新渠道可以发泄政治不满情绪,社会怨恨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克化,从而缓解和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降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第二,对政府而言,网络社团增强了民众对政府政治决策过程的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性;网络社团也实现了信息在政治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使政府层多倾听民意,从而减少政治沟通失灵。同样,网络政治参与促使网络民意得到更加有效的表达,提高民众的政治素养,为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路径,有利于合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构建,为政府决策集中民意与智慧,从而缓解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网络社团作为社团在网络时代的一种组织形态,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并且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一些民族主义的网站、QQ群和一些军事论坛等针对国家主权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主张,既表达了民众爱国主义的强烈态度,又给有关国家和地区施加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外加政策的实施。此外,围绕“反腐倡廉”、“维权”等热点问题在互联网技术与大众传播相结合而形成的网络社团中已经具有了普遍的民众支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一面。

网络社团的确充当了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是,从当前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角度出发,尤其是维护政治稳定、国家制度安全以及意识形态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社团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第一,网络社团政治参与紊乱,影响政治稳定的秩序。网络社团在作为一股新型的网络社会力量,网民在网络虚拟世界被动员来参与政治的程度需要与政治制度的发达程度相匹配,很显然,当前中国政治制度的发达程度并没有能力来充当网络社团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缓冲剂”。网络社团成员加入网络社团部分是兴趣相投,部分是利益诉求所需,网络社团对各种活动并没有形成对成员相应的约束机制以及活动的组织程序,政治参与多数情况是个人行为,网络社团成员的行为没有收到严格限制与约束,政治参与意识参差不齐,政治参与混乱,进而影响政治秩序的稳定;过度的民主如果不能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必将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近期英国民众公投脱离欧盟展现了社会群体政治参与的巨大力量。

第二,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价值入侵。互联网的便捷性与即时性为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的便捷途径,在技术层面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网络社团作为网络宣传的重要载体,敌对组织利用网络社团发表政治纲领等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否定,进而通过社团成员进行思想渗透,宣传西方多元的价值思想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加之网络社团成员构成上的阶层、年龄等参差不齐,对网络上传播的各种信息的辨别容易产生错误,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在网络层面迅速蔓延,冲击主流意识形态。伴随网络传播的广泛性与便捷性,网络社团成员极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在网络层面如果政府不能及时制止,敌对势力便可利用网络社团进行煽动群众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伴随社会怨恨情绪一起爆发,增加民众与政府的矛盾,從而威胁政治安全。

第三,网络舆论的混乱,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社团成员可以就某个社会问题进行舆论发表,并且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相关活动,例如,近年来,网络社团对民生以及政府廉政建设方面的关注明显增多。网络社团的舆论更具有便捷性与快捷性,针对社会重大热点话题讨论,一旦受到错误引导,民众不满情绪便会如洪水般爆发,贴吧、微博、QQ群是最为明显的网络平台;网络的发展拓宽了国家主权的边界,使国家主权在形式上逐渐分散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信息技术上的薄弱使他们面临信息泄露的威胁,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在网络信息时代呈现出新的不平等。一些网络结社组织(如一些影响较大的邪教或有害的功法组织)通过在境内网站上发表各种负面导向的文章,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布污蔑中国形象的言论,以负面舆论的力量试图影响政治导向;网民群体中超过六成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较弱。这对网络信息安全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四,网络社团内聚力不足,反对势力极易入侵。所有的社会组织存在的前提是某种程度上意见的一致性,在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造成舆论的混乱。网络社团成员构成多样,内部松散,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内聚力不强。网络社团成员不受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内部成员松散,我国网络社团的发展并不是十分成熟,内聚性和自主性都没有达到阻止外部势力渗入的程度。例如境内外一些敌对组织具有西方反华势力经济支持的背景,他们认同并接受西方反华思想,一直以来奉行各类反华策略,凭借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手段,发布舆论施压,传播暴力恐怖言论,在网络层面造成恐慌,传播制毒、爆炸等暴力恐怖技术,在网络层面造成心理恐慌,危害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

四、网络社团的治理思考与对策探析

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文明三者之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发展自身的逻辑,网络时代的利益表达与利益诉求总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宣泄与排解,对于网络社团与我国国家安全之间关系的考量,在国家层面主要着眼于治理层,在社会层面的着眼点则是在价值层。

在价值层的表达上承认和尊重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在不同的价值理念冲突中尽量不使用极端对抗的方式加以解决,之于网络社团的治理则是要使用协商平等对话的方式寻求宽容和共识;在价值层的构筑上赋予良善价值以优先性,设置合理的道德限度对政治行为进行限制。这就要求在网络社团的价值层面上进行良善价值的正确引导,给与网络社团进行合理活动与政治参与的适当空间,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在治理层的民间方面,提供更多的利益表达的渠道,给予给网络社团更多的机会广泛建立与各种主体之间的对话机制;在治理层的政府方面,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在宣传正确的政治理念的同时推动这些理念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运用。

猜你喜欢

网民社团成员
两只挂钟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我家的新成员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课题组成员
社团少年
有感“网民节”
2.9亿
文学社团简介
首届网民节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