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护理对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干预研究
2020-06-19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尿失禁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慢性病,我国成年女性群体中,尿失禁的患病率高达31.1%,而这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在尿失禁女性群体中的构成比达到了惊人的61.2%,但尿失禁患者的就诊率偏低,只有25%[1]。虽然尿失禁不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会给她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就压力性尿失禁妇女而言,使其接受行为治疗法治疗通常是首选的且有良好效果的初始疗法[2],同时该方法亦是循证医学所推荐的A级治疗方法,该疗法主要涉及盆底肌肉训练以及膀胱训练等。由于行为疗法具有风险小、易学习、无并发症、费用低等特点,同时对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显[3],特别是对轻中度尿失禁症状适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常会有频繁咳嗽症状,同时会伴有胸闷、喘气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4]。这均会促使患者腹压增加,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常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现象,据相关报道,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比男性稍大[5]。由于目前我国的客观临床条件,呼吸科医师通常不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尿失禁症状进行处理,甚至在患者的病历中亦没有体现[6]。说明,目前还没有将行为疗法当作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尿失禁患者的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本文对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并伴有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了行为疗法的对照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并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大于40岁;②压力性尿失禁;③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④未曾接受任何尿失禁的相关手术或物理治疗;⑤住院时间不低于两周;⑥神经系统以及言语均正常,具有正常读写能力;⑦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尿路有感染症状患者;②认知有障碍或有精神疾病者;③拒绝参与本研究者;④曾经接受过手术或者药物治疗尿失禁者。符合以上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4.12±8.28)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5.06±8.43)岁,两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肺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仅实施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规治疗及护理,而对于试验组患者同时辅助实施行为疗法及护理,试验组的具体干预措施介绍如下。
1.2.1 成立干预小组,制定训练标准: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级职称护士进行标准的修订及年轻护士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参与本研究,两人一组,相互监督并相互纠正,保证训练一致性。
1.2.2 干预方法:行为疗法包括尿急训练、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以及呼吸训练。①尿急训练:患者出现尿急情况时,嘱患者不要立即入厕,采取静立姿势并进行盆底肌的反复多次的快速收缩活动,嘱患者深呼吸,交叉双腿缩夹以抑制尿急感,预防逼尿肌的痉挛。待尿急感有所好转后,采取正常的步伐前去洗手间进行排尿。②膀胱功能训练:嘱患者建立定时排尿的习惯并训练延迟排尿。依据患者病情进行训练,训练刚开始时应嘱患者有尿意后10~30 min后再进行排尿,患者耐受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患者排尿时进行中断排尿的反复训练,以起到收缩尿道括约肌锻炼收缩功能的作用。③盆底肌训练:嘱患者进行自主地收缩盆底肌锻炼。每次持续训练5~10 s后放松,休息5~10 s再次重复训练,连续训练30 min,3次/天,90 d为1个疗程。④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呼吸训练时要求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每次锻炼持续10~15 min,坚持训练3次/天。
表1 干预前后两组I-QOL、CCQ得分(±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I-QOL、CCQ得分(±s,分)
1.3 评价标准
1.3.1 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7-8](I-QOL):(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QOL)来自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A类问卷。目前,I-QOL是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调查活动,已经逐渐在尿失禁症状的评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因此,可作为对患者尿失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的专用工具。I-QOL问卷涵盖了3个方面的问题:逃避及限制性行为、心理社会影响及自我困扰等。最后将总分换算为0~100分形式,得分越高就代表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干预开始前及干预后,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进行问卷调查。
1.3.2 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病调查问卷[9-10](CCQ):CCQ评分由症状、心理状态以及功能状态三个部分构成,分值为0~6分。CCQ亦是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GOLD 2014年修订版)所推荐的生活质量问卷[10]。CCQ生活质量问卷目前主要用于衡量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情况,其内容包括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所有方面,同其他问卷相比更为简短,更易理解,更易填写,更加方便,通常情况下,2 min就可以填写完成,所以,其用于临床的可行性较高,具有可靠性,可以有效且灵敏地反应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健康状况越好。
1.4 数据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行为疗法干预开始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QOL总分、CCQ评价得分得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疗法干预后试验组的I-QOL 总分、CCQ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行为疗法护理首先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护士对患者进行行为疗法的告知及宣教,使患者对盆底肌、泌尿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促进患者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提高,树立治愈疾病信心[11-12]。通过患者的尿急训练、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以及呼吸训练,改善了患者的疾病症状[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行为疗法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得分有显著地提高,而对照组却下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CCQ健康得分均出现下降,说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所接受的常规治疗措施对所有患者均有疗效,但试验组CCQ健康得分下降趋势显著大于对照组。说明行为疗法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的治疗及缓解。在实施行为疗法的过程中,尤其是对老年人进行指导训练之前,做好解释工作,经过持续的鼓励树立起其信心,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依然能够继续坚持锻炼,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就慢性阻塞性肺病伴生尿失禁的女性患者群体而言,行为疗法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措施,在对参与者进行比较系统的多方面训练后,发现行为疗法包括尿急训练与呼吸训练等训练均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伴生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起到良好的效用,有必要将其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一种日常治疗方法,同时将其纳入日常护理计划中。以期能为呼吸科医护人员提供现实的依据,切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其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