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与公司制改革适应性研究

2020-06-19赵金星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

上海铁道增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驼峰规章集团公司

赵金星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

为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原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 个铁路局于2017 年11 月全部改制为铁路局集团公司,2019 年6 月18 日原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成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面对公司制改革的新形势,铁路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能再简单地依靠人海战术扩大生产、过度安全冗余保障安全,而是要更加注重在提高生产效率上下功夫,因此,技术规章管理也面临适应性的挑战,需要适新应变,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规章来保安全、抓生产、促经营。本文围绕现行技术规章与提升运输效率间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商品车运量增加后编组站对JSQ 型车辆的解编效率为例从技术规章适应性方面进行研究,为今后技术规章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1 上海局集团公司商品车运输概况

(1)近年来上海局集团公司发送商品车台数见图1。

图1 2016 年以来上海局集团公司发送商品车台数

(2)铁路局实行公司制改革后为拓展商品车运输增量采取的措施。

一是提升商品车装车能力。扩建宁波北、杭州北、伍佑商品车物流基地,增建安亭站商品车智能立体停车库。二是优化商品车运输组织。优化浙江地区基地网络布局,提升对吉利集团的服务能力;优化尧化门基地运作模式,提高作业能效。三是深化路企战略合作。深化国铁集团与上汽、吉利等车企战略合作成果,扩大路企业务合作面,实现由单纯运输向物流基地、信息平台、汽配供应链等方面深入合作。四是延伸运输服务市场。积极拓展浙江、上海、江苏地区进口汽车、电动车专项营销活动。五是优化组织提高能效。提升商品车成组成列运输比例,关键在于提高编组站对JSQ 型车辆作业效率。

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铁路迎来商品车“公转铁”的发展机遇。

按照国家政策调整、产业升级、降本提质等方面的要求,2016 年交通运输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交公路发〔2016〕124 号)以及《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方案》(交办运〔2016〕107 号),要求深入推进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自9 月21 日起,高速公路全面禁止“双排车辆运输车”通行,2016 年 9 月 21 日-2018 年 6 月 30 日,暂准已注册登记的“单排车辆运输车”过渡运行,2018 年6 月30 日前要完成所有不合规车辆运输车的更新退出,2018 年7 月1日起全面禁止不合规车辆运输车通行。自五部委联合发文后,江浙沪皖地区的商品车制造企业、物流企业逐年提高商品车长途运输中的铁路运输比例,为适应商品车运输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铁路运输领域市场竞争力,上海局集团公司管内JSQ 型专用车保有量连年快速增长。

(2)现有技术规章关于JSQ 型车辆的相关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294 条“禁止溜放的车辆、线路及其他限制之2.非工作机车、铁路救援起重机、大型养路机械、机械冷藏车、凹型车、落下孔车、客车、动车组和特种用途车”。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296 条“机车(调车机车除外)、铁路救援起重机、客车、动车组、大型养路机械、凹型车、落下孔车、钳夹车及其他涂有禁止上驼峰标记的车辆禁止通过驼峰”。

(3)编组站JSQ 型车辆作业效率受制约的因素。

由于JSQ 型专用车车身标有禁止通过驼峰标记,属于原设计禁止通过驼峰车辆;车辆长度较长、定距较大,JSQ6 型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凹底距轨面距离空车为190 mm,通过驼峰溜放作业时,易发生车底与轨面刮擦,导致车体下部损坏或车辆脱轨等问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平面取送至编组场或到发线,各编组站对JSQ 型车辆作业效率低下,解编作业压力不断增加。

3 提高JSQ 型车辆作业效率采取的措施

(1)为提高驼峰作业效率,2018 年集团公司运输部牵头组织开展了“JSQ 车辆驼峰溜放技术应用研究”的科研试验工作。自2018 年4 月起,集团公司先后在宁波北、金华东、乔司、南京东、南翔、芜湖东、徐州北、阜阳北、合肥东站开展JSQ型车辆过峰试验,试验五个月共过峰解散溜放JSQ 车辆11925 勾,计88 857 辆,驼峰设备技术状态良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了编组站JSQ 型车辆调车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编组站驼峰作业效率,加速了JSQ 型车辆周转速度,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近年来部分编组站JSQ 型车辆作业辆数见图2。

图2 南翔站、合肥东站JSQ 型车辆作业辆数

4 提高技术规章适应性的对策措施

4.1 对设备进行适当改造以满足相应技术条件

(1)在平直线路上,JSQ 型车辆其底部距离钢轨顶面不低于160 mm,JSQ 型车辆自峰顶平台至进入股道所经由的地段,其车辆底部距离钢轨顶面不低于40 mm。对现有驼峰装设的限界检查器应进行适应性改造,满足检测JSQ 型车辆底部限界要求。

(2)JSQ 型车辆自峰顶平台至进入股道所经由地段的线路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80 m,且最后分路道岔后的曲线夹直线长度不得小于15 m。

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允许JSQ 型车辆(仅限JSQ5 型、JSQ6 型)通过驼峰推送或溜放,通过驼峰溜放时,应采用单勾溜放。

4.2 及时修订现行技术规章以适应提质增效的需求

由于《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限制,JSQ 型车辆过峰缺少技术规章作为现场作业依据,宁波北、金华东、乔司、南京东、南翔、芜湖东、徐州北、阜阳北、合肥东站暂以开展过峰试验的方式进行JSQ 型车辆过峰作业。

为了对JSQ 型运输商品车专用车辆进行驼峰溜放作业,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需要国铁集团、集团公司、站段技术规章管理部门兼顾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管理,围绕“提质增效、减员提效、降本增效”目标分别制定相应技术规章:

(1)国铁集团相关部门结合实践论证,对经过科学试验论证的作业方式,及时优化调整《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技术规章内容或出台相应技术规范,以适应生产实际,提高运输效率。

(2)铁路局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相关验证工作,验证工作完成后,根据科研实验成果制定集团公司层面允许JSQ 型车辆通过驼峰作业的规定。

(3)有关站段结合各站具体的驼峰技术条件制定调车作业办法及设备养护维修办法并及时修订编组站《站细》。

5 结束语

技术规章管理创新是提升各专业作业效率的需要,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当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排头兵的需要,一方面,要讲规范,底线必须守住,不能不讲规矩地蛮干、乱干;另一方面,规范不能成为创新的绊脚石,更不能成为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要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同时,防止过度冗余、层层加码。

技术规章管理必须适应铁路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国铁集团、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深入开展调研,围绕铁路生产力快速发展、技术装备升级换代、管理方式手段创新等新的形势变化,研究破解制约问题,及时解决不适应、不规范、不合理等问题,确保各类技术规章科学、适用,不断为生产组织、劳动用工和资源配置等“松绑”,不断适应技术装备进步,不断适应铁路改革发展,不断适应运输生产需要。

猜你喜欢

驼峰规章集团公司
驼峰挂瀑
铁路局基本技术规章编制规范化思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一般接受的国际规章”解析
年年有“鱼”
Whhy do camels have humps? 骆驼为什么长驴峰?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问题分析
过度限制地方政府规章重复立法之思考
过度限制地方政府规章重复立法之思考
弘扬“驼峰精神”夯实生命底色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