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务站段实现安全生产精准防控的思考

2020-06-19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车务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车务段车站预警

蒋 远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车务段

1 现状调查

1.1 现行车务段安全风险评价办法

(1)月度安全风险评价:车务段每月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风险事件的受控状态进行分析、评价。安全风险评价采用逐级评价、综合判定的方法。即以车站为基本单位,逐级对车站、车务段的安全风险事件管控状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受控、不受控。评价周期内,风险事件在车站因评价积分达到或超过目标值时,则车站不受控。当风险评价处于失控状态时,必须对导致风险失控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判风险管控措施的适应性,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措施。采取当月该失控风险检查计划次数增加50%,纳入车务段周重点风险检查等措施,必要时进行风险干预,直至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

(2)年度安全风险评价:每年结合集团公司新版年度安全风险控制表,运用事故树、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车务段安全风险进行重新排查和梳理,确定安全风险事件,逐项制定安全风险预防与应急措施,公布车务段年度《安全风险控制表》,各站依据车务段年度《安全风险控制表》,制订、公布本站年度《安全风险控制表》,明确具体管控岗位和责任。依据季末、年末月度的评价情况以及评价周期内发生的安全事故等情况进行综合判定。遇“六种变化”车务段要及时组织安全风险动态研判,补强和完善管控措施。

1.2 现行车务段预警现状

2019 年车务段转发上级预警5 次。其中集团公司安监室预警1 条,集团公司运输部预警4 条。

车务段发布预警36 条。蓝色预警22 次,橙色预警13 次,黄色预警1 次。其中属于转发上级预警要求类5 次,占比14%,客观条件下发布预警29 次,占比81%,车务段自行启动发布安全项点预警2 次,仅占比5%。

蓝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红色预警需采取措施以上级要求为准,无相应标准,由相关车站、车务段制订相应措施。

1.3 现行安全风险管控

(1)将风险分为重大、较大、一般等级,根据“风险管理2.0”系统风险等级区分对风险项的检查频次进行确定。

车站对每个岗点每个班次的重大、较大、一般等级的风险项的计划检查次数分别不低于6、4、2 次。对于重点风险变化,安排专业力量加强调图过渡期、站改施工过渡期、节假日和重要时期的安全盯控,切实做好关键风险的防范。

(2)车务段根据安全风险变化趋势、安全倾向性问题以及季节性安全等情况,每周至少确定两项安全重点风险进行专项检查,明确检查人、检查处所,重点检查风险管控措施在作业岗位的执行情况,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对风险管控状态进行评价,周对话会上进行通报,分析管理原因,跟踪整改落实。

(3)车务段设备管理未纳入预警范围。

2 现行风险预警存在问题

2.1 风险项点分析不全面,缺乏数据支持

车务段目前对于风险项点的分析,依赖于车务管理平台2.0 系统考核类问题以及各级检查发现的非考核类问题,但是对采集来的数据未能很好的归类整理统计,对获得的数据缺乏科学处理手段,导致各级风险项点分析存在片面化、局部化,分析的结果缺少数据支撑,存在主观意识干扰。

2.2 预警机制启动被动落后,缺乏自主研判

从现行情况分析,车务段发布的预警基本都为兄弟单位事故发生后依据上级要求或是客观条件变化后的指令性预警,对作业类风险项点控制、车务设备运用产生的风险事前预警提示少,未能根据车务段的实际发出有针对性的预警。

2.3 科学管控未立标准,缺乏有效针对

安全风险的辨识、安全性评价、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缺乏统一标准,对各类安全风险未进行有效分类,且提出有针对性的预警措施。

2.4 预警效果未闭环管理,缺乏检验机制

目前车务段下发的预警,车站的做法是记名传达及上报相应的措施,但是对于预警的落实情况,缺乏检验的手段,预警要求落实情况不理想。

3 加强现行风险预警的措施

3.1 建立风险预警分析系统数据库。

针对已经发生的行车、人身和路外事故、设备故障及日常检查、天气等信息,监测并记录安全风险所发生的频率、导致损害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对风险项点实行统计分析、分级管控。

3.1.1 规范风险预警的分类

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依据车务段安全风险控制表、段相关文件及其他外部因素,经过风险预警情况进行合理分类。如图1 所示。

图1 风险预警分类图

3.1.2 发布风险预警的依据

(1)风险项点预警,明确各类安全信息采集的途径。主要有由风险管理2.0 系统问题检查单导出信息、每月各包保组或视频检查发现汇总的非考核类问题信息等等。

(2)上级指令预警,由国铁集团、集团公司发布的预警及段相关文件中规定有关上级指令需要发布的预警。

(3)客观条件预警,按照段相关文件中规定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需要发布的预警。

(4)设备状态预警,由技术科专人负责收集设备状态信息,根据库存量、故障率、报修率变化,及时发出预警。

3.2 确定风险预警的等级

根据风险内发生的问题数量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黄、橙、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提交安委会采取相应措施。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数据库。

上级指令及客观条件预警条件,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风险项点预警,通过研究分析统计2019 年7 月至2020年1 月共计7 个月的问题库信息,得出风险项点预警中每个风险的问题月平均数及预警临界值(因考虑到非考核问题的加入,按照月均数+10,其中不确认发车条件及劳动纪律失控为月均数+15,其他车务段自行发布的风险项点以其严重程度单独设置预警临界值)。

当该月此类风险问题数大于临界值时则发出预警(预警临界值每年年初测算一次,遇如当月有专项整治活动等特殊情况时临时调整,以上浮10%为限),根据四色预警程度划分,每超过5 个问题数量则预警等级提升一级。风险项点及设备预警如表1 所示。

表1 四色预警条件一览表

3.3 公布风险预警的提示

3.3.1 上级指令预警及客观条件预警警示

预警以通知形式挂网,其中被黄色或红色安全预警时,车务段在段办公网主页上显示预警"浮动窗口",给予警示和公告。

3.3.2 风险项点预警警示

由车站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相应预警风险告知卡,标明本月预警的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等内容。

3.3.3 设备状态预警警示

根据不同程度对设备的使用期限、故障后补强措施、备品存量不足等情况进行预警,督促车站加强日常管理,根据自管设备管理、维护的相关要求,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3.4 卡控风险预警的措施

按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风险类别,建立风险监督评价机制,明确风险应对过程安全卡控措施,如表2 所示。

表2 四色安全预警安全卡控措施表

为检查车站对以上四色预警落实情况,车站月底前需将预警周期内的跟班写实报表、谈话录音及该风险的分析报告上报车务段。

3.5 检验风险预警的结果

表3 安全预警解除条件一览表

对预警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复审复核,对最终结果进行监督评价,从而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3.5.1 实施分级安全监管

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对风险预警项点进行评估,推行各安全风险项点分级分类监管,落实管理责任。

3.5.2 明确预警解除条件

受到安全预警的车站在警示期内,经过整改、自验,相关问题得到整治并取得成效,经复查验证后预警解除。明确风险项点预警的解除的条件。如表3 所示。

3.5.3 风险预警等级调整

蓝色预警和橙色预警预警期满,达不到预警解除条件,实行升一级预警。

黄色及以上预警预警期满,达不到预警解除的情况,对发生该风险问题数最多的车站相应管理人员进行追责。

4 结束语

本文在现有的风险预警基础上,是对落实好双重预防机制的一种积极探索,同时也对当前风险项点的预警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现行的预警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车务段车站预警
车站一角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铁路车务段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浅析
安全风险管理在矿区铁路车务段中的应用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如何有效提高车务运输组织能力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预警个啥
地铁车站
切实做好车务段安全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