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2020-06-19钱玉龙李云峰鲁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7期
关键词:奥氮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钱玉龙,李云峰,鲁杰

(孝感市康复医院,湖北 孝感 432100)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其通常在青壮年亚急性或缓慢起病,病程迁延且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患者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治愈的难度通常较大。根据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其主要与患者的家族史、环境因素、疾病、压力和心理等因素存在关联,在多种因素刺激下患者发病的几率相对更高。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进展较快,短时间内可导致其出现多种精神症状,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时,病情持续发展可导致其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并且会因病情加重而出现精神残疾,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因此,本研究针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实际情况,探讨奥氮平和氨磺必利两种药物在其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 例各40 例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别选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19-55 岁,平均(37.28±7.51)岁。试验组男23 例,女17例;年龄19-57 岁,平均(37.95±7.26)岁。解百纳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其中常规干预方法两组相同,主要是在患者治疗期间对其进行严密监护,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精神状态,患者出现妄想、幻觉和易激惹等情况时及时对其进行行为限制以保障其人身安全。同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使用药物为奥氮平,让患者按照10 mg/次,1 次/d 的标准口服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99),治疗期间根据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对药物用量进行控制,患者病情缓解时降低至5 mg/d,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时按照5 mg/次的标准进行增加,但最多不超过20 mg/d,且每次增加药物用量的间隔时间应超过1 d,持续治疗8 周。试验组使用的药物为氨磺必利,让患者按照200 mg/次,1 次/d 的标准口服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230),治疗1 周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药物用量进行增加,但应控制在1200 mg/d,并且在药物用量超过400 mg 后应让患者分次口服,防止每次药物用量超过400 mg 后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持续治疗8 周。

1.3 评价指标。疗效评定以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为依据,其中显效为患者治疗后评分下降75%及以上,有效为治疗后患者的评分下降25%-74%,无效为治疗后患者的评分下降不足25%。治疗期间患者用药后密切观察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记录,以嗜睡、体重增加、肌肉强直、震颤和静坐不能等为主。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检验和t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中数据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P>0.05。表2 中数据显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P<0.05。

表1 两组疗效[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症状群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是在受到个体心理易感素质及外部社会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后发病。病理研究显示,患者在发病后体内多巴胺、5-羟色胺和谷氨酸等多种低脂均存在功能异常,中枢系统也有明显的功能亢进,脑部组织有明显的改变,同时患者的易感基因位与其疾病发生存在明显关联,并且患者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发病后可有情感、思维、意志和感知觉等多方面的症状,且个体之间的症状差异通常较大,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临床症状也可能存在差异[2]。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分化型和残留型,不同分型的患者症状存在较大差异,但均会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在早期足量足疗程等规范用药的情况下,保持单一用药和个体化用药的原则,通常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目前常用的药物以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等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3]。对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使用苯甲酰胺类药物、噻吨类药物和吩噻嗪类药物等对其进行治疗。奥氮平[4]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其进入人体后能与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和胆碱能受体结合,并且具有拮抗作用,对D2 受体的拮抗作用能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对5-羟色胺受体的拮抗作用则能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临床实践表明,对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的应用通常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嗜睡和体重增加容易对患者的心态造成影响,会导致患者持续治疗过程中用药依从性不断下降。氨磺必利[5]是苯胺替代物类精神抑制药,其进入人体后能选择性的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从而起到抗精神病的作用。根据对急性期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后的观察,其临床症状通常能得到显著改善,并且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不会因为不良反应对正常生活的影响而出现用药依从性下降的情况,能够更好地让患者坚持用药,从而确保其治疗效果达到预期[6]。

本研究对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探讨,其中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且P<0.05。综上所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氨磺必利与奥氮平的应用疗效并无显著差异,但使用氨磺必利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的不良反应更少,具有更高的药物安全性,能有效避免患者因不良反应较多而产生抵触心理,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奥氮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原料药纯化及质量控制分析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