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胸手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减轻术后烦躁效果分析

2020-06-19李啸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7期
关键词:躁动时段麻醉

李啸

(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100)

0 引言

开胸手术作为临床中术后疼痛体感最为明显的手术类类型之一,患者手术结束后均存在较高烦躁体征发生率,影响手术预后效果,而镇痛作为降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烦躁心理的主要因素,这便在临床麻醉中对麻醉药物镇痛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1-2]。因此,为研究分析开胸手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减轻术后烦躁的效果及影响,特选取59 例患者开展麻醉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8 年2 月至2018 年12 月于本院行开胸手术治疗患者共59 例设为对象,开展麻醉研究。根据患者麻醉方案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30 例,研究组29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34-68 岁,平均(51.02±4.37)岁,其中食管癌手术7 例、肺叶切除术9 例、纵膈肿瘤14 例;研究组,男15 例,女14 例;年龄32-68 岁,平均(50.35±4.11)岁,其中食管癌手术8 例、肺叶切除术9 例、纵膈肿瘤12 例。经统计学对比2 组基线资料后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入院经实验室、影像诊断等综合性诊断后均符合开胸手术治疗指征;②患者均在详解各组方案不同后确认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③研究经伦理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手术禁忌症者;②排除合并研究麻醉用药过敏者。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先建立静脉通道,其后连接各项生命体征静脉通道。静脉注输乳酸林格氏液后实施麻醉诱导,取咪达唑仑3-5 mg,按体质量分别取依托咪酯(0.15-0.3 mg/kg),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0.5 mg/kg)适量,静脉滴注,其后行气管插管麻醉。距手术结束30 min 时,停止顺阿曲库铵静脉注射[3-5]。研究组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上在手术切皮10 min 前予以50 mg 洛芬酯静脉推注,手术结束10 min 予以5 mg 地佐辛静脉推注[6]。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拔管后不同时段镇静评分变化差异性。躁动镇静评分表采用Riker 镇静、躁动评分测评,共分为1-7 分,七个级别。若患者麻醉后不能唤醒,对于恶性刺激无或存在轻微反应,无法交流及服从命令,为1 分;患者非常镇静,仅存在躯体刺激反应,为2 分;患者镇静,嗜睡,可在言语或行为刺激下唤醒,并可服从简单指令为3 分;患者安静合作,易唤醒为4 分;患者存在焦虑、身体躁动,经劝阻后可平复,为5 分;患者非常躁动,需采取保护性束缚措施及多次语言劝阻,为6 分;患者存在拉拽插管、拔除导管、攻击行为等危险躁动行为则为7 分。得分越高,患者躁动越明显[7]。

1.4 统计学分析。由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指标中各项数据资料进行组间对比,若结果P<0.05,差异显著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指标对比。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术后疼痛指标对比

表1 术后疼痛指标对比

组别 n 术后3 h 术后6 h对照组 30 6.03±1.75 5.06±0.76研究组 29 4.51±0.93 2.53±0.41 t - 4.1449 15.8345 P - 0.0000 0.0000

2.2 拔管后各时段镇静评分对比。研究组拔管后各时段镇静评分均相对较高,P<0.05,见表2。

表2 拔管后各时段镇静评分对比

表2 拔管后各时段镇静评分对比

组别 n 拔管5 min 拔管15 min 拔管30 min 拔管60 min对照组 30 1.86±0.35 1.93±0.41 1.91±0.43 1.64±0.08研究组 29 3.87±0.51 3.52±0.39 2.31±0.19 2.08±0.16 t - 17.7029 15.2526 4.5937 13.4284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开胸手术作为重大手术类型,术中手术切口损伤较大,患者术后可由于手术损伤所致疼痛出现术后烦躁指征,影响患者术后拔管及预后治疗护理配合,增加手术安全风险,对于开胸手术整体安全性具有极大负面影响。临床研究中对于开胸手术后躁动的产生机制尚未明确,但大量研究结果指出开胸术后烦躁症状的出现与术中镇痛不足、麻醉药物代谢不够彻底有密切关系,患者术后麻醉药物对于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虽已消失,但仍有部分药物残留在大脑皮层内,影响其神经中枢功能的正常恢复,从而使患者在术后疼痛刺激影响下发生躁动,因此,麻醉药物的选取对于减少开胸手术后躁动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但手术期间麻醉药物实际停药时间无法具体评估,故需在术中镇痛麻醉选取方面着手,减少术后烦躁诱因[8]。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拔管后各时段镇静评分均相对较高,P<0.05。分析原因:舒芬太尼是临床全麻手术中较为常用的镇静、止痛药物,但其在术后烦躁预防方面效果较差,且可随用药剂量的增加延长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影响拔管安全性。本次研究所用麻醉药物中,地佐辛具有较强神经传导拮抗作用故镇痛效果明显,并具有较强人体分布性及吸收性,故其术中镇痛效果维持时间较长,副反应较少,而洛芬酯则为无中枢抑制性的超前镇痛用药,故可在地佐辛术中镇痛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手术镇痛效果,改善患者术后体征感受,减少烦躁发生,从而为患者术后拔管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促使患者在术后可在体征稳定情况下积极配合预后治疗及护理,确保手术治疗安全性,但在本次研究中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限制,未对患者术后拔管用时及护理配合度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对比,故仍需在后续治疗中增加研究样本数量,进一步确认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在开胸手术麻醉应用中对术后躁动所具有的积极预防作用[9-10]。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在开胸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可在术后有效镇痛基础上,提升术后镇静效果,减少术后烦躁发生诱因,麻醉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躁动时段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道路躁动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