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衔接研究

2020-06-18董格羽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金融专业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

【摘 要】本文基于中高职金融类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教育层次不分明以及相应的课程重复或脱节断层、实践能力不对接等现状,剖析其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合理设置课程教学体系,统一教学标准;做好管理体制衔接;厘清培养目标;分层对口教学;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课程衔接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金融专业 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066-03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行业指导等领域的相互衔接。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强调要加强中高职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由此可见,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体系的核心。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不断扩招,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的人数逐年递增,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其人才培养体系依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衔接,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方面的问题日益明显。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呈现陆海空全方位互联互通,为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時也对金融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满足区域发展、行业标准、企业需求的高层次技能型金融人才,将是广西中高职院校金融类课程体系和教学有机衔接的关注重点。

一、中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重复

对中高职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详细对比后发现,其在专业课、实训课、基础课方面存在教学内容重复设置、专业内涵脱节等问题。同时,中高职教育由不同的行政部门分别主管,他们长期缺乏沟通与合作,两种教育体系各有所长,其针对各自专业的设置及目标的培养皆有不同,甚至专业名称、分类都有差异,这些问题阻碍了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不利于开展对接工作。

(二)基础课程衔接不畅

过于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基础学科培养是大部分中职学校的通病,直接导致中职金融类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案更多是从普通高中毕业生角度出发,侧重数学、英语、语文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导致部分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十分吃力。并且由于缺乏高中三年系统性的学习,政治、历史等必备的人文素养也十分匮乏,最终不能适应高职的教学要求。

(三)实践技能课程倒挂

大部分财经类中职院校已经开始推广“2+3”五年一贯学制,在技能训练和培养方面有较好基础,同时在师资、设备投入、实训训练都有较强的实力,因此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普遍较扎实。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金融类专业培养方面出现了倒挂现象,技能培养方面不如部分中职院校。分析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对于实训技能课的重视度不够、技能实训课程偏少,对金融类课程设置并没有依据企业、行业的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四)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不对接

中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办学一直在开展,包括订单班培养、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等校企融合模式,但在实际实践中,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内驱力不够。企业虽然参与了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但是对部分课程设置缺乏有效参与,导致中高职技能的培养缺乏统一性、连贯性,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和行业的标准。

二、中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衔接不畅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统一的教学管理机制,中高职学校立场不一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分属职教司、高教司归口管理,两个管理部门相互独立,这也是导致中职和高职教育问题沟通不畅的因素之一。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不畅导致金融类专业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时思路各有不同,课程内容的重复性十分明显,对教育目标的把控也不明确。

(二)培养目标不明确,界限划分不清晰

根据相关文件,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服务于生产和服务等一线工作;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专业人才。由此可见,这两种教育本属于同一层次,在目标定位上具有一定的同属性,在定位上缺乏明晰的差异性,这也是导致两种教育未能有效衔接的重要原因。

(三)课程标准和教材不统一

金融类专业在两种教育中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导致教材的编写并不统一。且市场上教材混杂、深浅不一,在表现形式上也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甚至有的教材在编写时更加注重各自的内容,并没有考虑中高职专业之间的衔接问题,这也是金融类专业在中职、高职课程中出现内容重复的重要原因。

(四)课程设置情况有差异

中职教育因为由相关教育部门主导,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亦由其指定。近年来,中职教育中德育课程的比例增加,而高职教育体系中相关的课程几乎没有,在这个领域出现了明显的衔接不畅,进而造成某些专业课在文化基础方面的脱节。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教师对部分课程的重要性认知存在偏差,如高职教师比较注重专业基础课,而中职教师比较重视技能培训。专业课程的设置出现重复也是问题之一,调查显示,在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及实践课程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此类问题。比如《金融营销》在中职教育中已经学习过,但是进入高职后,依然会被要求重复学习,学生普遍对此类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五)教学实施情况差异明显

高职教育在教学层次上一般来说是要高于中职教育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在教学观念方面,中职教师课程较为单一,在课堂的主导性上不如高职教师;而高职教师在课程之外有较多的科研任务,使中职学生在适应性上还需进一步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中高职都是以就业需求为重要导向,中职教育主要以实训技能为主,中职学生在升入高职之前已经具备相当的技能;升入高职后,与经过普通高考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相当大的认知差异,因此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中职学生对高职的一系列教学方法会不适应,建议对中职直升学生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在教材领域,高职教育教材具有更强的理论性,超过一半的中职生表示不适应高职教材,他们普遍反映高职教材更为抽象难懂,且实操内容不够实际,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三、解决方法及对策

(一)合理设置课程教学体系,统一教学标准

在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课程的衔接是重点内容,统一课程标准的缺乏,会导致课程目标的制订同样缺少参考性。由于中高职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重复或偏差问题。为此,中高职院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建议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工作平台,通过工作平台定期开会、共同商讨制订科學合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标准,例如具体开设什么课程、第几学期开设、课时、中高职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等都需要中高职专业负责人进行协同研修,特别在中高职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上应通过工作平台进行专项研究,对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统筹规划。

(二)做好管理体制衔接

要做好中高职教育在金融类专业的衔接工作,最重要的是打破管理体制各自为政的局面。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在课程教学上要更多体现工作技能而不是侧重学科方面的教学。高职院校的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普通高等教育领域调任,管理体制也是遵循过去的做法,因此,为更好地理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最关键的是要从转变管理体制入手,深化课程开发理念,合理开发和设置相应的课程,更好地让职业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体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承接与延续,更多地将中职教育纳入考虑范围,充分考虑中职课程、高职生源的多样化及差异性。

(三)厘清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以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目标是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侧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中高职在专业培养上,都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在培养目标上是扩展与延伸的关系,因此金融类课程的设置要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了解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与标准,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实现中高职教学内容上知识的递进、技能的扩展。

比如通识课程方面,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阶段开设了在中职阶段没有设置的基础课程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专业课方面,基于完善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高职阶段开设中职阶段缺位的专业课如《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证券投资实务》《统计学基础》等;由于课程重复无法完全避免,对于存在重复的专业课,高职阶段教学在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上应进行纵向和横向延伸,考虑到中职学生已经学习部分专业课程,高职阶段教学可将《金融基础》《个人理财》《会计实务》等课程前置,以满足对口单招、对口直升学生的实际需要。

而技能实训课程则体现承接递进与延续关系。基于职业教育职业导向这一原则,中职阶段侧重基础技能训练,开设《银行柜面业务》等实训课程,高职阶段注重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开设《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等实训课程,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实践应用能力。

(四)分层对口教学

高职教育生源来自两类:一类是中职毕业生,还有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限于招生数量等原因,高职院校通常的方法是将两类生源混编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一视同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中职毕业生有较好的专业技能但缺乏文化基础;普通高中生则相反,拥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却缺少实操技能。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到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考虑到两种生源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性,学校可以采取对两种生源进行各自编班、分层教学、统一培养的方式。中职生源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基础,而高职阶段部分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存在重复问题,可以对其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延伸;而普高生源之前未学习过专业课程、实训技能课程,需要从零基础开始系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五)探索适合本国、本地区发展的课程衔接体系

国外职业教育实践起步较早,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较为成熟,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的研究理论较为丰富。我国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起开始实践,距今仅有40多年时间,其中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开展的时间更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面临不少困境。我国大部分职教理论都是参考国外理论,而这部分理论是基于其本国发展现状,不一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需联系本国经济水平、区域发展优势、地方产业特色、企业需求等进行不断探索和思考。

中高职金融专业教材大部分使用规划教材,但规划教材缺乏地方特色,且部分知识点滞后,没有紧跟时代发展而进行动态调整和变化,尤其与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存在脱节。因此,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高职金融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需校企多方共同参与教材编写、开发实训项目、开设校内为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才能确保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才能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多素质优良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2]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

[3]易慧君,杨英发.基于对口单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轻工科技,2014(6).

[4]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作者简介】董格羽(1985—  ),女,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

猜你喜欢

金融专业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