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究

2020-06-18陈彬彬苏凯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陈彬彬 苏凯

【摘 要】本文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性,阐明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梳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要素,论述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效。

【关键词】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035-03

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承担着推进新理论、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任务。之前,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在高校进行,2019 年 8 月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后,中职学校也陆续开始整体谋划和推进实施。课程思政的提出,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重新审视各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性质、任务和目标,并将之做出相应改变,把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进行全面铺开。因此,中职学校在强化思想政治课程育人实效性的同时,要基于中职学校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年龄层实际,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梳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并有机地将之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联动、耦合育人。本文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探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问题,以期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一、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分析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思政课程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从意识形态工作来说,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极端重要。讲好中国故事,清晰表达中国声音,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从教育体系来说,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根据 2020 年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中职思政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知识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着重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树立职业精神和法治意识,健全人格,激发公共参与的信心和行动。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结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课程建设定位,课程任务还是以“认同教育”为第一任务,“内化于心”为第二任务,“外化于行”为第三任务。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课程思政任务

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主要是指思政课程以外,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教学改革活动,旨在教育对象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大思政渗透的时间占比和渠道范围,让思政课程不再以“语境孤岛”的形式独立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形成处处有思政、时时有思政的学习情境,从而强化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功能。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在于促使以“术”目标的课程实现“道”追根溯源和正当性延伸。换而言之,中职学校以往承担“道”和“术”任务的做法,是以课程为分界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专业课程以其课程特点和性质完成对学生技能学习的培育,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技能掌握效率为目标,至于对技能的来龙去脉、作用和意义、态度和认同的任务,则由专属的思政课程负责完成。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出后,则侧重改变原来课程以“条”的形式呈现,转变为既要有“条”又要有“块”的内容,使专业课程(含其他基础课程)既有专业又有思政,使课程功能更加立体、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完善课程原生作用,凸显课程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要义

1.课程政治属性的一致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性,主要在于两者涉及的课程在其政治属性上一致,共同承担育人功能,實现育人目标。两者均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立德和树人、以德树人、树立德人方面,皆强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课程思政的课程目标上,更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德与智全面发展。

2.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显性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思政理论为主,直观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人,以对理论的认同和情感共鸣感动人。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以隐性的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嵌入式、浸润式的形式完成思政元素映射,作为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的延伸和补充,与专业技能有机融合,实现伴随式成长。

(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困境

1.“一把手工程”于业务特性上存在惯性博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从中央指导精神到业务本身的涉及面来说,都是“一把手工程”,但两者无论涉及面有多广,最终都落实到课程本身,仍有很强的业务性工作标签。党委书记和校长牵头推进并亲自参与思政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从管理实际来说,长期性、常规性的课程建设在工作兼顾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部门专业化存在各自为政的工作惯性。从管理学角度来看,部门分工协作是发展的必然,但当主营业务存在交叉需要协作时,涉及面和效率则成反比。在长期分工专业化运作的背景下,课程思政需要联动专业系部、职能处室。尤其课程思政方面,专业教师已经形成专业课学专业、班主任管德育、思政课教师负责思政的单向思维,对思政元素的融入短时间内也难以做到有机、自然。

3.教师能力提升与意识转变困境。课程思政理念从多年前德育工作领域的“三全育人”理念提升而来,“三全育人”在德育战线上已经试行了一段时间,效果因校而异,但整体铺开效果有待提高。全员育人也还停留在表层上,仍存在诸多问题。课程思政从“课程”的角度再次将“三全育人”提上日程,仍然需解决前期存在的困境。此外,课程思政虽然通过课程最终面向学生,但关键还是要通过教师层面实现,因此需要解决教师的意识问题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问题。当前中职学校一是党员骨干和思政教师结构不足以支撑,二是专业教师也需要时间提升。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嵌入分析

(一)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

结合本文研究对象,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在于就现有的 22 个专业 7 个系部作针对性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的挖掘以通识元素和个性元素划分,通识元素在显性课程中有明确的指导纲领,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中职学生年龄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但不仅限于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传统文化、国情国史、党情党史、道德品行、专业伦理、政策导向等内容。个性元素则需从 7 个系部的系训、专业操守、课程特色、学习情境中分别进行挖掘。在个性思政元素的挖掘上,为使之上下一致、前后连贯、形成系统,参与思政元素挖掘的教师需由党委牵头,组织人员、宣传人员、教务人员、德育人员、系主任、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等充分酝酿和论证,以系统化思维方式对待课程思政,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性。

(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规划

正如前文所述,思政元素涉及情感、态度、精神、价值观、政策理论、道德品行、文化等内容,广而博、泛而杂。为避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出现重复、融入生硬、扎堆互选的情况,笔者认为,在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全校需针对开展的课程思政课程统一规划,按系部、业务范围、专业群、专业方向、课程等分项划入,确保元素的针对性、可行性、固定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因多而杂,避免因每节课随教学内容不同变换思政元素而导致目标混乱的现象,以助育人效果提升。此外,课程思政建设,不宜追求节节课生硬嵌入不同元素,最好以单元或模块为单位,确保思政元素在课堂中的可持续性和固定性。

三、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一)顶层设计与管理协同

1.顶层设计协同。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大课题,“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搞好顶层设计,协同护航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和主渠道、主阵地,解决前文表述的困境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确保在制度的设计理念上,以工作管理和推进为主要对象进行有效协同,比如,把开展工作牵头人、常设议事机构、部门职责、绩效考评等内容协同好;二是确保参与该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形成协同效应,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等内容;三是降低跨部门推进非临时性事务的行政成本,确保协同育人高效运转,如筑造自上而下通畅、高效、双向的沟通平台,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2.“双元”管理协同。在思政课教师的管理上,大部分中职学校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由二级系部管理,二是由思政教研室管理。本文的研究对象,在数年前已经实施公共基础课教师“双元”管理制度,人事上归口各二级系部,业务上归口思政教研室。经过多年运行,在文明风采大赛、德育管理、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主题班会、政治学习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高了管理效能、降低了沟通成本。为更好地開展协同育人工作,笔者认为需搭建好协同育人管理的金字塔模式,组建塔尖团队,引领和指导塔基,从管理协同走向协同事务继而迈向协同育人。

3.课程构建协同。育人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是课程的载体,管理的协同关键在于课程协同。课程协同是指将发挥育人功能的课程、主题教育、教育情境以“课程”的形式做好统筹和体系构建,包含思政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德育类主题教育课程、党团课程、上级文件下达的专项教育课程等。除思政课程,其他课程统一纳入课程思政管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协同管理促进协同育人。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协同

1.教学目标协同:分层设计。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目标来看,为充分发挥其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对不同的课程承担的作用作目标分层设计。从课程性质来看,第一层为思政课程,实现其政治引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统领目标;第二层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现其浸润式效果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共鸣目标;第三层为选修课程、德育类主题教育课程、党团课程,实现其规范养成、仪式体验、品行生成目标;第四层为上级文件下达的专项教育课程,实现其应知应会目标。目标的分层设计,一是考虑对学生作分层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二是考虑对内容作分层处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逐层提升;三是考虑对课程的时间跨度作分层处理,实现拉长加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占比目标。

2.教学内容协同:连贯衔接。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内容来看,是学生接触最直观、最核心、最依赖的一环。在对各类课程的内容处理上,思政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国家法治、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等知识为载体,侧重知识的延续和后续的价值生成;课程思政内容则以各课程知识和活动为载体,侧重对本学科知识与思政课程的衔接性,以印证思政课程内容的正当性、现实性和社会性,从而外延至“学以致用”中的“以”环节,即内生内化环节,确保“用”环节的合情、合理、合法。

3.教学方式协同:辅助补充。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方式来看,开展面授课、线上课、实践课的形式。面授课作为三类方式的主阵地,开展的时间和载体都受限于规定课时和教室,对于一些拓展知识丰富、呈现形式新颖的内容教学设计不占优势,教学效果不明显,需要通过线上教学,以慕课、微课的方式进行,能有效解决面授课的欠缺。另外,开发和上线数字资源,能够更好地辅助和补充面授课的局限性。不管是思政课还是其他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实效会更高。对于一些体验性强、情感生成难度大、操作可行性高的内容,则以实践课的方式进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认同感升华。三种课程教学方式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4.教学评价协同:共性、个性。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评价来看,其共性关系到协同育人的过程状态和目标生成,而个性评价则侧重其课程性质和协同任务。思政课程的教学评价在完成知识传授目标的同时,侧重对学生的知识内容认同和信任度评价,这也是倒逼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最为关键的观测点。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除其课程本身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达成要求外,侧重思政元素对学生的自然嵌入和选取决策,以倒逼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示范引领和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德育类主题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则重点考核对标德育大纲和特色教育的吻合度,以及课程目标的生成度和必要性优选。

(三)师资队伍建设侧重协同

师资队伍协同是协同育人的关键环节,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工作主体。思政课教师当前的重点任务是新课标贯标,并辅助课程思政推进工作,而其他课程教师的重点任务是重新学习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调整和适应新的课程观。针对侧重点不一,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教学能力和思政元素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定位也不一样。在提升和培养的定位上,教师的意愿需服从于自身的协同育人任务,依据能力需求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从教师个体来说,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设计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三者也应做到个人内部能力协同。

此外,长期以来以专业背景聚合的部系化管理规则,难以支撑本部门主控的课程思政建设。从课程思政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考虑,工作的权责和师资团队建设都应遵循“条块结合、条块共管、以块为主”的原则。工作任务上以此为原则,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思政的建设效率;师资团队以此为原则,“条”与“块”协同能最大程度保证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这里的师资协同有两层含义,一是以思政课教师为“条”,二级院系为“块”,在师资配置上考虑协同;二是充分发挥“块”的专业优势和“条”的引领作用,在优化能力上考虑协同。

(四)专业与德育特色协同

1.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通识德育协同。德育教育是中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位。思政课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未把德育教育内容列入课程,自成一脉地开展德育活动和思政教育,导致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系和工作体系长期分开、独立运行,造成思政课程开展实践教学与德育实践活动在理念和目标上重叠。德育工作因缺乏专业思政理论支撑而导致形式大于内容、知识体系不全、认同效果不佳等情形;思政课程教学也因未能有效运用德育工作内系统中掌握的大量教育资源而导致协调性缺失,造成校内实践课场地与经费受限,校外实践课止步不前。正如前文所述,应充分整合德育工作中具有共性的、以单体形式存在的各类具有思政元素、德育元素的教育内容,对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組成主题教育课程,以课程思政形式提高通识德育的质量与内涵。

2.课程思政理念下的特色德育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合力发挥欠缺,原因还在于过于依赖传统课堂。在教育部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限定总课时数的情况下,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往往因为思政元素嵌入设计优化不足、亲和力不够,而挤占专业课程教学的时间从而降低教学质量和课堂效能,干扰了教学管理秩序和课堂教学节奏。德育工作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秩序,其在学生横向发展和健全人格方面亦极为重要。本文研究对象基于系统思维和课程思政理念,从专业建设、德育教育、思政课程中寻求突破口,以专业伦理和职业精神为基础,以思政元素为引领,以“一系一特色”的德育课程思政形式,开发“专业特色+课程思政”课程,优化和提升专业、德育、课程协同育人实效。

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改革之一。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性,探究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梳理协同育人的关键要素,寻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张子睿,魏燕妮.课程思政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基础出版社,2020.

[2]涂刚鹏,刘宇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1).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4]郑佳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3).

注:本文系2020年度柳州市职业教育一般课题立项《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究与实践》(编号:LZZJS2020C0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彬彬(1970— ),女,广西柳州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管理;苏 凯(1985— ),广西贵港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