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颜面部歪斜的临床观察
2020-06-17张哲玮
张哲玮,黄 曦,张 艳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646000;2.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64600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针灸康复科的常见病之一,以张口受限、张闭口关节弹响及面部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1]。TMD患者常出现左右面部肌肉不对称、下颌部歪斜明显等问题,且影响面容美观。本研究采用手法治疗TMD颜面部歪斜,临床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20例TMD患者,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21~49岁,平均(34.28±1.67)岁;病程1~10个月,平均(4.68±1.56)个月;均为单侧患病,左侧2例,右侧18例。
1.2 纳入标准 符合TMD的诊断标准[1],出现张口受限、张闭口关节弹响及面部肌肉疼痛,X线片无明显阳性等;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创伤性关节炎、慢性创伤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髁状突发育畸形、关节肿瘤及其他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测量方法 患者在室温20℃条件下坐位休息15min,嘱患者上下颌轻微接触、面部放松。医者用量尺分别作人体正中线(a线)、鼻尖至下颌颏点连线(b线),并用量角尺测量a、b线成角(两线夹角)。测量数据由2名医生同时确认,治疗前后分别测量1次。
2.2 手法治疗 患者取坐位,口尽量张大、放松,医者戴好手套,站于患者对侧,双手拇指伸入患者口腔,按在下方智齿上,双侧食指按压双侧颞颌关节,其余手指固定下颌骨;将拇指往下轻微按压,感觉双侧食、中指颞颌关节松动时,将颞颌关节推至中立位停止;于患侧揉按颞颌关节周围肌肉2min。操作时拇指用多层纱布包裹,以防咬伤。
3 疗效观察
3.1 指标观察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观察20例TMD颜面部歪斜患者治疗前后两线夹角变化,两线夹角≤2°为治愈。②对20例TMD颜面部歪斜患者进行因素分析。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两线夹角比较 治疗后,两线夹角≤2°的TMD颜面部歪斜患者占比为95.0%(19/20),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0%(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颜面部歪斜患者治疗前后两线夹角比较[例(%)]
4 小结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指具有一系列关于咀嚼系统的临床问题的病证,致病因素为压力或情绪困扰、异常的咬合习惯(如磨牙、重复地咬嘴唇或者舌头)、不对称的肌肉活动、夜间磨牙、长期头部前置姿势或中央神经系统敏感作用等。尽管大多数情况可自我纠正,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可导致关节退行性病变、骨骼重建及活动功能受损。下颌骨偏斜可导致错、颜面部不对称、下颌运动异常、颅面部肌群间肌力平衡失调,还可进一步影响躯干两侧肌群的平衡与协调,使头颈、肩腰等部位在人体坐、立、行走时表现为姿势不对称,影响口腔功能和体态美观[2-4]。颜面部歪斜是TMD常见症状之一。正常人的眉间中点、鼻尖和下颌颏点应在一条直线上,而TMD患者的下颌颏点偏向亢进侧,若1°<两线夹角≤5°,下颌颏点偏向亢进侧4.0~6.0mm;若5°<两线夹角≤7°,下颌颏点偏向亢进侧约6.1~8.0mm。TMD患者的致病原因有多种,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5]。
相关研究表明,手法治疗、物理治疗、夹板治疗及健康教育可减少TMDs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颌运动功能[6]。本研究对20例TMD颜面部歪斜患者进行手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线夹角≤2°的TMD颜面部歪斜患者占比明显高于治疗前,提示手法治疗TMD颜面部歪斜患者,疗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