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布司他对比别嘌醇在治疗痛风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20-06-17张谭畅闵红燕刘晓园东莞市清溪医院东莞523660

北方药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血尿酸痛风尿酸

张谭畅 闵红燕 刘晓园(东莞市清溪医院 东莞 523660)

痛风在临床中属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当前临床,30~40岁人群为主力军,年轻化趋势严重,且男性多于女性[1-2]。在患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但随着疾病逐渐加重,可出现肾功能异常、关节受累等并发症,痛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红肿、发炎、关节疼痛难忍等,一般发病在夜间,关节处出现明显痛感,如撕裂感、刀割感等,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3-4]。该病发病机制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通过单钠尿酸盐聚集使血管、肾脏及骨关节、软骨等部位造成一定损伤。该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常见药物包括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别嘌醇可有效降低尿酸合成[5],但长时间使用对机体代谢嘌呤存在一定影响,而非布司他属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嘌呤代谢无影响。本研究针对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治疗痛风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展开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接收的痛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0例。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5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52.36±2.14)岁;痛风病程最长5年,最短 1 年,平均病程(2.68±0.78)年;体质量指数 21~28 kg/m2,平均(23.14±2.41)kg/m2。参照组男性14例,女性6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52.47±2.05)岁;痛风病程最长4年,最短 1 年,平均病程(2.53±0.96)年;体质量指数 21~27 kg/m2,平均(23.25±2.26)kg/m2。比较两组各项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得知,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痛风疾病诊断标准[6];②病程超过1年;③年龄小于70岁大于18岁;④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继发性高尿酸血症;③血液系统疾病及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哺乳期与妊娠期;⑤对本研究药物存在禁忌症或过敏史。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与参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降尿酸治疗,其中包括:告知患者在符合自身身体情况下,适当增加运动量,并在日常饮食过程中,控制嘌呤摄入量,少食用促进脂肪吸收的食物,主食应以碱性食物为主,适当增加饮水量,若条件允许,尽量以碱性水为主,促进尿酸排出。参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别嘌醇(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34,规格:0.1 g/片)治疗,治疗方式:前期治疗过程中,每天服用2次,50 mg/次,治疗一段时间后,对其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适当增减药量,最少每天服用1次,50 mg/次,最多每天不可超过300 mg。研究组在常规降尿酸治疗基础上,实施非布司他(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58,规格:40 mg/片)治疗,治疗方式:每天服用非布司他1次,40 mg/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疼痛等临床症状,且血尿酸水平处于正常为显效;在治疗过程中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少于治疗前,且血尿酸水平优于治疗前50%为有效;临床症状与血尿酸水平无改善迹象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②利用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③对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括皮疹、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伤等。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百分数表示,采取χ2检验;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研究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5%;参照组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65%,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治疗前,组间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相关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对比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s)

表2 两组对比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μ m o l/L) 治疗后(μ m o l/L)研究组参照组2 0 2 0 t P 5 6 0.8 9±4 0.1 2 5 6 0.4 6±4 1.0 2 0.0 3 3 0.4 8 6 3 0 9.6 7±2 6.7 9 3 4 9.8 5±2 9.2 5 4.5 3 0 0.0 0 0

2.3 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2例,发生率为10%,参照组不良反应出现4例,发生率为20%,研究组低于参照组,但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痛风属终身性内分泌疾病,一旦患病,将接受终身治疗,是全球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红肿、发炎、关节疼痛难忍等,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不良影响[7]。痛风发作与高尿酸血症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发病后,血尿酸水平会增加,因此,保证血尿酸维持正常水平是治疗关键所在。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为当前临床治疗痛风常见药,别嘌醇可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成,进而降低尿酸形成性,但本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多,药物吸收性较差,对机体内酶的代谢与分解具有一定影响,肾功能障碍患者禁用[8]。而非布司他主要成分为非布佐司他,属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同时,该药物为噻唑羧酸类衍生药物,因此,对机体内的酶生成几乎无影响,同时更易于人体吸收。因此,非布司他可有效降低高尿酸水平,且优于别嘌醇。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同时,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高于参照组,说明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疗效高于别嘌醇。

综上所述,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尿酸痛风尿酸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喝茶能降尿酸吗?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痛风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尿酸并非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