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州木偶头雕刻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述论

2020-06-17李海梅

关键词:木偶戏木偶漳州

李海梅

(漳州市博物馆,福建 漳州 363005)

木偶,又叫傀儡,起源于周。南北朝时期,木偶开始以戏剧表演的形式出现在酬神娱乐场合。中国历史上的木偶(戏)有多种类型,如铁枝木偶、掌中木偶(布袋木偶)、悬丝木偶、皮影、肉傀儡、水傀儡等。

木偶雕刻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随木偶戏的产生繁荣而衍化发展。木偶头雕刻是木偶雕刻最重要的环节,角色的特征、性格都需要通过木偶头的造型、色彩及表情来表现,木偶头雕刻的精彩与否直接影响木偶戏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成败。

漳州木偶属于布袋木偶,木偶头制作是道具制作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头部以下用布料制作,当另文阐述。在历代漳州木偶头雕刻艺人的师徒相承和家族传袭过程中,匠师们用其高超的技艺、无穷的想象和大胆的创新赋予了木偶头不朽的生命力,漳州木偶头雕刻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拟就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渊源、制作工艺、艺术特色和价值意义略作梳理,以期抛砖引玉,受教高明。

一、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渊源

关于漳州木偶头雕刻的起源,目前存在着地理人文说和民间故事说两种说法。

(一)地理人文说

漳州地处亚热带地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由于丛林茂密,气候湿热,虫兽肆虐,瘴疠横行,是古代中原人士眼中的“蛮荒之地”。另外,由于经常以海为生,渔猎凶险,土著居民为了祈愿减少天灾,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经常敬天事巫,“崇鬼尚巫”之风非常盛行。至迟到唐末宋初,每到敬神礼佛等活动,作为酬神娱乐重要形式的傀儡戏必有表演。据史料记载,宋代漳州地区傀儡戏曾盛极一时,为此,南宋理学家朱熹时任漳州知州曾颁令禁止演戏,但还是未能禁绝,傀儡戏作为漳州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被一代代传了下来。如今,在漳州的各种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中,如盂兰胜会(中元)、各种神诞、做醮、祈平安活动等,木偶戏表演仍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正是通过民俗活动平台,漳州木偶戏不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木偶头雕刻作为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技艺,其工艺随着木偶戏的发展也不断得到衍进。得益于历代木偶头雕刻艺人的艺术创作、创新,使木偶头雕刻逐渐脱离了木偶道具的标签,具备独立展示的条件和社会需求,慢慢形成了一门工艺独特、意蕴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并得到了百姓的喜爱。

(二)民间故事说

在民间传说中,关于木偶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1.汉代说 《汉书》记载:汉高祖被匈奴冒顿围于平城。汉民陈平造木偶美人在城墙上舞蹈,引起围城悍将冒顿妻阙氏的担心,“遂退兵”[1](P5)。这是关于汉代木偶的记载。在当今漳州木偶戏“相公爷”踏棚头唱段中,有唱词可以与此相映证:“欲问傀儡何人制,汉时陈平造出来。”

2.晋代说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于纤毫之中……备百戏之乐,宛转屈曲于指掌间。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故俗谓之婆候伎,则扶娄之音,讹替至今”[2](P52)。这里描述的指掌中的技艺与漳州的布袋木偶戏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是指当时中原南部边陲的南边,当时应属晋安郡、东官郡属地,即是现在福建的闽南地区———漳州、泉州等地。这里的人们擅长掌上木偶表演,也就是布袋木偶戏。

3.唐代说 这一说认为,木偶是唐代陈元光入闽开漳时传入。唐总章二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息“蛮獠”啸乱。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奏请建置漳州,大力开发建设漳州。当时中原兴盛的佛教文化应于此时传入,所以漳州自古就是有名的“佛国”,到处建有庙宇,佛像雕刻工艺发达。同时,作为当时娱乐酬神活动重要形式的傀儡戏应是此时一同传入。所以漳州傀儡戏在民间传承久远,盛极一时。

4.宋代说 此说认为,关于漳州木偶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在宋代,那漳州木偶的起源只能定为宋代。光绪《漳州府志》载,南宋时,漳州傀儡戏极其兴盛,时任漳州知州朱熹认为有伤风化,遂颁《谕俗文》“劝谕禁戏”,“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财物,装弄傀儡”。因史料记载明确,故认为漳州木偶起源于宋代。

5.明代说 一是漳州、泉州两地民间都流传有明代孙巧仁或(梁炳麟)创造布袋木偶戏的故事。二是明末清初,漳州已经出现了专营木偶头雕刻的作坊。三是在泉州、广东省、台湾省和东南亚等地,均有明代万历年间,漳州木偶传入当地的记载和史实。

6.清代说 清代“大台宫戏”的出现,对木偶戏具需求量大增。漳州木偶雕刻最出名的徐、许二家,均是在清朝年间开始经营木偶雕刻。如徐家于清朝嘉庆年间(1807年)在漳州尪仔街开店,店号“成成是”。许家于清光绪年间在漳州石码镇开店,店号“西方国”。

笔者认为,漳州木偶应起源于唐代。一是漳州木偶间乐上承唐风,主要为鼓乐。其最初的源头应是古唐宋遗曲的竹马戏音乐。正如唐代诗人刘克庄(曾在漳州为官)的诗所述:“(研鼓)本子流传自柳营,着行线彩斗鲜明;似从傀偏家中出,又说熙河师教成”。二是漳州木偶造型中原气息浓厚,木偶造型雍容丰腴,线条优美饱满,特别是生、旦行角色造型往往带有内省、含蓄的宗教气质,具有浓厚的中原神像造像遗韵。结合陈元光开漳的历史史实,漳州木偶应是起源于唐代。

汉代说和晋代说里的相关木偶史实记载,虽然有点到木偶,但并不能确认其是漳州木偶。宋代说虽然有明确的漳州木偶记载,但彼时漳州木偶已经非常兴盛了,按照事物发展规律,从起源到兴盛期应该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期,所以漳州木偶应该起源于宋以前,认为漳州木偶始于宋代略显牵强。而明代说和清代说,那时木偶已经大量生产制作了,已经是繁荣时期了,不可能是起源期。

综上所述,漳州木偶的渊源应概括为: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

二、制作工艺

漳州木偶头雕刻制作极其复杂,通常需要十几道工序。制作一个木偶头,至少要花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一)选材 选用樟木作为材料,主要基于樟木质地轻软、易于雕刻、内蕴香味、不易虫蛀的特点,且漳州地区盛产樟木,取材方便。选材后,用斧头砍出一个粗胚,基本分出三面体的头部和圆柱形的脖子两部分。

(二)开坯 使用小斧将木料以鼻和双耳为顶点砍成桃型,并将颈部掏空。粗坯一般长10cm,宽7cm,根据不同角色,大小可略作调整。

(三)定形 使用圆刀大致刻画出木偶的“五形三骨”。“五形”指双眼、两个鼻孔、嘴巴;“三骨”指眉骨、颧骨、下颌骨。

(四)粗刻 使用平刀对面部轮廓进行初步加工。

(五)细刻 使用平刀修饰出五官等细部表情,完成整个木偶头雕刻部分的工序。

(六)修光 使用平刀横削表面,并用鱼皮纱布、细砂纸、玻璃等打磨抛光。

(七)上土、裱纸 先将牛皮胶加热并添加细土(金门黄土)搅拌,调成黏稠状,再加水调成泥状,用毛笔沾泥水薄薄地涂刷木偶头二三十遍,使其表面更加饱满光滑。之后,将棉纸裱糊在外层,用于保护木偶头,便于日后翻新。

(八)补土 使用特制土或木屑修饰细节,使糊裱棉纸后稍显模糊的五官等结构更加清晰。

(九)上粉 使用特制配方调配的白粉涂刷底色。

(十)绘脸 使用传统矿物质颜料勾画木偶面部特征,根据角色性格画出眉毛和眼睛等。如果是参照京剧脸谱,还需画脸谱。如是花脸,则需勾出复杂的花谱造型。

(十一)盖蜡(喷漆) 传统木偶戏使用煤油灯照明,打蜡会让木偶看上去更加新鲜亮丽。而现代木偶戏使用灯光照明,蜡质表面会产生眩光,影响演出效果,因此现代木偶制作过程中,该步骤改用喷漆。

(十二)栽胡须、头发 根据木偶的性格特点采用真人发、牦牛毛、尼龙、仿真等材料制作木偶的胡须或头发。

(十三)梳头 用牛皮胶(部分细小发束使用白乳胶)将木偶头发固定在木偶头上,然后根据角色特点制作出不同的发型。

(十四)雕刻木偶手脚

(十五)穿布内套 将木偶头和手脚缝缀在棉布布袋周边,缝缀成完整的人体造型。

(十六)配行头 根据人物形象搭配帽盔、首饰和服装。

三、艺术特色

中国布袋木偶向有南北派之分,即“南江北徐”:南派指泉州木偶,代表人物是江加走;北派指漳州木偶,代表人物是徐年松(这里的南北之分,并非以地理位置划界,其主要区别在音乐唱腔、木偶造型和表演风格上)。漳州木偶头雕刻的艺术特色,除了在传统上与南派泉州木偶气质不同外,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漳州木偶头雕刻艺人的不断创造创新下,又增添了新的造型和气质,使漳州木偶头雕刻在中国木偶头雕刻中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中原气息浓厚

漳州木偶头造型雍容丰腴,线条柔美饱满,粉彩细腻,特别是生、旦行角色造型往往带有内省、含蓄的宗教气质,具有浓厚的中原神像造像遗韵。因漳州是自古有名的“佛国”,佛像雕刻工艺发达,原来的木偶雕刻多为佛像雕刻师所兼营,所以漳州木偶头在雕刻制作上,也秉承了中原佛教造像的风格,沉静含蓄,雍容饱满。如漳州木偶头雕刻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徐竹初雕刻的不少旦角与小生角色,鼻梁与额头几乎取平,类似佛教造像的高鼻通额。另外,漳州布袋木偶是一种套在手上进行表演的艺术,观众一般都是带着仰视的角度来观看表演,所以木偶头也被雕刻成略微带有俯视的状态,以体现木偶的雍容含蓄气质。这与佛像造像雕刻均为向下俯视造型,以体现佛像之庄严肃穆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才子

苦旦

(二)京剧风格突出

作为北派木偶的宗师,漳州木偶北派风格非常典型:唱的是北调(京调、汉调),擅演武打、短打戏,木偶全身都有动作,音乐性强,富有节奏感。受北派风格的影响,漳州木偶雕刻的造型和风格较南派泉州木偶挺拔硬朗,有北方京剧之韵。特别是因北派风格多武戏,武戏又多净角,所以漳州木偶头雕刻在脸谱的创作上用功尤深。木偶的脸谱基本遵循京剧脸谱谱式,种类和谱式繁多,如漳州木偶头雕刻大师徐竹初的净角脸谱谱式就多达70余种,脸谱种类远比泉州木偶丰富。因此,相较南派木偶,漳州木偶的京剧风格相当突出。

(三)闽南特色独具

作为典型的闽南地区,漳州木偶头雕刻也独具闽南特色,这些特色主要体现在当地特有的木偶角色塑造上。如陈元光、保生大帝、三平祖师、大头家奴、媒婆、鼠丑等角色,此类角色多为市井人物或丑角,形象夸张怪诞,符合本地民俗传统与审美心理,为当地人熟知和喜爱。如漳州木偶中著名的“七丑”,是闽南人津津乐道的角色,这组丑角无论是名称还是造型,都富有“闽南趣味”。

(四)人物造型丰富

得益于几代漳州木偶头雕刻艺人的用心传承、大胆创作,漳州木偶的人物造型门类丰富,姿态万千,仅漳州木偶头雕刻大师徐竹初的木偶人物造型,就达600多种[4]。这些人物造型,既有传统剧目的经典角色,如《大名府》的城门官,《雷万春打虎》的雷万春,《抢亲》的严世藩、大头家奴等,又有神话传说中的神怪形象,如四海龙王、千里眼、顺风耳、福神等;既有遵循传统范式的生旦净丑造型,如白阔、穆桂英、黄盖、蒋斡等,又有经过艺术创造的浪漫夸张形象,如三个脑袋的“殷郊”,眼睛里长出双手的杨任,头飐颈长的“龟丞相”。尤为突出的是,漳州木偶造型中,将大量人物造型拓展为眼、嘴、舌均可活动的灵巧木偶,木偶的眼睛可以左顾右盼,嘴巴能够上下开合,这种大胆的创新使木偶更加灵活传神了,这也是漳州木偶在中国木偶中独树一帜的特殊造型。这些木偶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造型丰富,神态各异,生动传神,尤如进入了一个“偶人世界”[5]。

四、价值意义

漳州木偶头雕刻的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的历史、戏剧、宗教、民间工艺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它对研究闽南和漳州地区的历史渊源、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等也提供了非常丰富、形象的资料。本文主要从人文艺术层面对其价值进行探讨。

(一)漳州木偶头雕刻体现了漳州深厚的历史底蕴

漳州木偶头造型独具的沉静含蓄、雍容饱满的风格,是典型的古河洛遗风,古中原遗韵,这生动映证了唐朝时期陈元光入闽开漳、中原文化过化漳州的历史事实和渊源。漳州木偶以京剧剧目角色为主,脸谱样式也多参照京剧,所显现出的这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象,生动阐释了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当地闽越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体现了漳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漳州木偶头雕刻传承了漳州特色的民俗文化

首先,木偶头雕刻为木偶戏服务,木偶戏题材十分广泛,除了一些传统的剧目、神怪故事,还有一大部分是当地特色题材。在木偶戏的演绎过程中,很好地展现了当地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态,弘扬了“爱拼才会赢”、家和万事兴、追求真善美等文化内涵和闽南人文精神,对当地民风的净化、民俗的传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漳州木偶艺术源远流长,在长期的衍进传承中,木偶艺术与闽南当地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了,木偶艺术本身,已经作为当地的一种特色民俗文化,并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可以说,漳州木偶与漳州民风民俗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三)漳州木偶头雕刻展示了漳州优秀的民间工艺

漳州木偶之所以能在时代更迭之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至今流传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制作工艺的精细。传统的木偶头制作从选材、雕刻到上土、绘脸等,需要经历十几道工序,这都需要一个匠人的耐心与技艺。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积累了一整套制作工艺,如“五形”“三骨”等。雕刻艺人们灵活运用这些传统样式,巧妙地进行组合,塑造出不同的角色,所雕的人物造型丰富、生动传神。另外,在各种配方、服装、盔帽等的制作上也极其讲究,如细土要用金门的黄土,颜料要用矿物质颜料,服装用漳绣精心绣制,冠盔、兵器等道具均用手工制作,其过程费时费力,成本极高。艺人们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的就是每件作品能达到雕工细腻、生动传神、配饰华美的境界,更好地展示木偶的精美神韵。这些木偶作品,不仅具有表演价值,而且具有收藏价值。如漳州木偶头雕刻大师徐竹初的作品就被称为“东方艺术珍品”,被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博物馆收藏,并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各国的元首及贵宾。

漳州木偶头雕刻体现了漳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传承了漳州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了漳州优秀的民间工艺,是漳州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猜你喜欢

木偶戏木偶漳州
木偶和木偶戏
传统戏剧——木偶戏
木偶戏
木偶戏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小木偶找智慧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