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构建

2020-06-15冉红梅林彬刘秦民李兆伟

高教学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大学生

冉红梅 林彬 刘秦民 李兆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骨干力量,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权稳固和发展。因此,在网络时代,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构建至关重要,对于维护国家在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的动态掌控极为重要,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安全构建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尝试提出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060-04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have become the backbon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ecurity of their mainstream ideolog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political power. Therefore, in the network era,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ideology security in the new era,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dynamic control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ideology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k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security,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security

當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步入信息化的时代。现在,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变革社会的力量。新时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而在网络的影响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格局被打破,现在网络成了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特别是在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交锋呈现出新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的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争夺人心,争夺青年的斗争,因此梳理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构建势在必行。

一、重视网络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性

“意识形态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信仰和统治合理性的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的功能”[2]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树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综合”。[3]不仅是阶级社会所持有的精神现象,更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到了一个“人人皆有麦克风”的时代,在网络新技术的背景下,这种新技术演变成新的权力基础。使传统的权力主题和非传统权力主体都能够运用网络技术为自己所赋权,在网络中话语权主体增多,使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呈现分散化和多中心化特点。应对好网络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极为重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就必须引导大学生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在原则问题上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绝不能含糊其辞、退避三舍。

(一)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国家

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观念形式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的原理出发,立足唯物史观,深刻阐释了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矛盾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即前一对矛盾是后一对矛盾的实践本质。

我国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加之全球化浪潮对我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学术界开始对意识形态的研究逐渐重视,研究的理论性成果也逐年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开始比较充分地开展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涌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新中国成立后,当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是非常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对于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总能高屋建瓴地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习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毛主席的精神,勇于直面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问题,曾多个场合重点阐述意识形态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西方的“普世教育”逐渐向中国渗透,世界的网络媒体话语体系中,西方国家的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突破这一现状,完善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建设有助于表达国家意志、增进国家认同。

(二)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社会

的秩序维护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有利于社会价值包括维持社会秩序、达成社会共识、培养社会道德。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社会阶层不断的分化,必然会造成社会价值观的差异性。因为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思潮,使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价值观的选择时自我的观念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当人们在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时,受观念差异的影响使表达权不能合理使用,从而造成不利于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稳定。

有些西方国家不仅干涉别国的内政,还将一般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贸然地向他国输出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散布“意识形态终结论”宣扬“普世价值”的神话。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使得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通畅,向学生的表达方式缺乏吸引力,刻板地灌输居于主流。

(三)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个人

的价值体现

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制造和传播舆情信息的影响,从意识的层面自觉地杜绝制造和传播有害的舆论信息,形成自我的免疫功能,守好自己的“网络大门”。因为理想信念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强大精神支柱,它能够在关键时刻对人的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具有一定程度 的决定作用,是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势在必行。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行为进行了教育引导,但绝大部分停留于“要求”的层面,导致舆情教育较为片面;在网络中有一些权限是赋予青年的,比如“百度贴吧”基于国家基本法规制度下建立自己的“准则”,如果发现大规模的舆情事件,没有违反基本法规,使得互联网公司或者社区学生管理者在信息的管理权上拥有绝对权,导致国家信息管理被动。

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已经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制度要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生产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度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从而使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共同向前,从而达到共产主义,实现共同的理想信念。

二、网络大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的技术带来的积极作用、正面的能量不可否认,但同时出现的新问题也不可小觑。网络的信息化基本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要,机遇与挑战是并存。如何应对挑战,把握住机遇是现在各高校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一)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环境错

综复杂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全球化浪潮和文化多元化的持续推进中,西方国家的思想、价值观念、政治理念和生活方式大量涌入中国,造成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使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互相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错误思想的影响很难避免。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20世纪末就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因为校园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大众可以获得现实中不能获得的满足感,说现实中不能说的话。正是因为这种匿名和隐蔽使学生道德人格缺失,在虚拟的空间里肆意放纵,浏览暴力、恐怖和色情的信息,不负责任地发表言论,不考虑社会的规范和道德约束。不法分子意图构造相对独立且复杂的信息环境,以扰乱大学生的思想意志,颠覆这一年轻群体的主流价值观,这就加剧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二)新时代教师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较

落后

“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多样化和传播迅速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选择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对于信息的处理一般根据自我的需求去选择和应用。由于当前我国在高校教育工作者,还是比较固守传统,单纯地将学生理解为“被动接受信息者”,以灌输的方式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忘却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是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作用的关键。从而忽视学生的感受,抓不住教育的关键点,很难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

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学习,或者统一开办主题教育活动,以签到的方式“变相強迫”学生必须参与,而再对于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涉及到政治性的问题时会避重就轻或者避而不谈,不及时向学生做出解释和引导,以政治的敏感性为由搪塞学生,导致学生的认知和主流价值观相驳也全然不知。此外大学的老师不仅担任课程的教学,同时还要承担科研的压力,导致疏忽教学的改进,导致教学方法单一,“重”课堂的理论而“轻”理论用之于实践的能力培养。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被西化的“有心人”利用,动摇学生原本有的理想信念,怀疑和抵触所接受的教育。

(三)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糖衣炮弹

增多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文化的便捷性和交互性,便利了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但同时被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实施文化霸权以达到对我国实行分化、弱化、西化的企图,对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隐蔽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为青年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增强了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丰富了传统文化内容。但因为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传统社会道德约束力的相对下降,使得大学生不自觉地放松了自我约束,沉迷于网络,上网就精神振奋,下网就精神颓靡,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工作。更严重的是在虚拟网络中恶意攻击、谩骂他人,最终有可能演变成为网络暴力。

多元化的信息和价值取向削弱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网络的传播信息模式在一定程度会弱化对主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这种多元化的传播其目的与核心并不一定与中国特色主义建设的主流思想相统一。使得在意识形态建设转换成了由现实阵地和虚拟网络阵地构成。

三、网络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网络信息化的形势下,面对西方国家网络强势信息的挑战,我们要积极推动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加强网络的思想引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充实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科学化、制度化,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

(一)坚持文化自信,不断增强高校工作者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面对新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错综复杂的文化与思想入侵,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更应该要深入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强大的精神内核,积极响应党的指令和号召,投入主流意识形态的宣讲,以身作则地带领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的重要性;第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出亮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全党动手的工作氛围,落实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第三,狠抓落实,提升党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意识,把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落实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不能放任自流,“众人拾柴火焰高”,各部门要积极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文化宣传,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教学的新方法,比如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学生及时沟通和探讨。在校园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章党规,重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坚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意识形态

安全工作开展

网络新媒体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新阵地,是不同社会思潮宣传自我政治观点的主战场。网上意识形态的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其他非社会主义的思想就会占领。在多元化的网络空间里,各种思想和主义各放异彩,竞相争鸣,我们更是要旗帜鲜明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四个全面”等思想的网络宣传,正确在网上进行引导。

坚持用新时代理论去指导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正确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引领网络舆情。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教师要做学生心中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者”“过滤器”和“矫正器”,利用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并通过学科教学环节,全方位、多渠道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健全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科学防御体系

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建设是信息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性的常态化机制。

高校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机制必须划分学校各部门的职责,明确责任,厘清任务。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专人负责,层层落实,齐心协力,形成整体合力與整体效应,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建设的领导力。网络意识形态出了问题,会波及整个社会,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应急机制研究,防范于未然。在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应急机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监测机制和评估机制;第二建立决策机制和监控机制;第三建立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

做好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技术革新和创新,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使互联网的资源为我所用,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安全建设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1).

[2]田改伟.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5(1):30-41.

[3]王传利.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舆情与意识形态安全[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7):56-62.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