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万计划背景下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6-15王雪冬韩军
王雪冬 韩军
摘 要:在国家建设双万计划背景下,分析了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趋势,论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与目标,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教育理念,通过重实践强能力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方式,探索构建以“实践成果产出为目标、培养能力为根本”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取得了值得推广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万计划;地质工程;OBE理念;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014-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ten thousand pla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the training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expounds the ideas and objectives of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ntroduces the OB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mix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with emphasis on practice and strong ability as the goal and cultivation of ability as the basis. The new mixed teaching model of quality engineering specialty has achieved teaching effect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 double ten thousand pl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OBE concept; mixed teaching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發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因此,各高校以此为契机,不断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转变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本文论述了双万计划背景下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理念与实践。
一、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趋势
目前,无论是城镇建设、交通、水利、电力等建设力度的持续加大,还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所面临的各类工程地质新问题不断增多、难度不断增大,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改变传统的单纯技能型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强调学习过程中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创新型地质工程人才培养,不仅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地质工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决定的[2]。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简称OBE理念)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即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BE教育理念与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新需求高度契合,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地质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3]。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成果产出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成果获取方式、学习成果评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负责自己的学习,其动力来自于学生获得学习成果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断激励自我,不断学习;强调学生为结果而学习,教学和学习过程互动,达到有效应用和实践创新的目的;并采取多种有效评估方式,持续评估改进[4]。
结合OBE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过程中重实践强能力的思想,以成果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培养目标,使之符合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是当前实现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需求的正确选择[5,6]。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教育理念落实到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通过重实践强能力的教学过程实践,混合式课堂教学方式,探索构建以“实践成果产出为目标、培养能力为根本”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构建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以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学习中用、在应用中完善和创新的地质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新形式[7];建立一套可操作、可借鉴、可持续、可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二)教学模式改革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践成果产出为目标、培养能力为根本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教学问题。
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转型升级新需求不同步的问题。行业对素质型“通才”的需求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积极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研究和实践以满足行业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解决教学中知识点琐碎,无法形成系统知识,导致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的弊端。地质工程方向广泛,研究内容复杂且综合性强,同时要兼顾经济、美观等众多因素,学生很难系统掌握。解决教学方式单一,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乏善可陈,学生的参与度严重不足的弊端。传统教学使学生被动听课,有了问题也不善于交流探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缺乏团队意识,理论与现实的严重脱节使专业知识不能应用到工程实践。
解决严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摆出来,让学生感到专业大有用途和大有前途,突出“应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将专业理论真正的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与荣誉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8,9]。
三、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一)以成果产出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新方法
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应用创新能力、应用方向上有很大的差异性,针对混合式教学课堂,结合地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每个同学的兴趣点和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任务学习。教师通过提出问题、重点知识点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小组内讨论,从而也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水平。
根据课程安排每个小组对自己线上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及本小组兴趣知识点拓展进行汇报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进行问题的思考与提出,另一方面在对新的知识点拓展的过程中会引起新的问题思考和讨论。在整个“教”、“学”及“测评”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又是知识的“使用”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是引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伙伴”。学生的参与度和成果产出明显增强,实施效果良好。
(二)重构模块化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模块化教学体系的特点,将教学任务划分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完整的模块。以强化知识应用的综合训练和专题研究来实现,综合训练题目来源于工程实例,以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引导,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知识模块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实现工程应用的目的。自2018年以来,聘请了多位行业从业超10年的技术人员进行辅助教学工作,有效弥补了任课教师的生产工作经验不足和行业动态掌握不准的缺陷。他们将正在进行的相关工程项目引入课堂,采用课堂讲授和网络辅导的方式进行讲解,给学生提供了最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通过学习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项目验收基本可达到应用于实际的目的,极大地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
(三)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
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实现途径是考核机制。建立了与教学模式改革措施严格对应的考核办法,以成绩为驱动力,考核落实到每一位同学,通过讲解和答辩等措施落实到个人,实现人人参与的目的,确保措施有效落到实处。
(四)混合式教学新方法提升学习兴趣
首先,设计问题情境,组织讨论课,实行混合式学习。基于提问和分组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提问和讨论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重要的知识点,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路。二是相对较难的综合性问题,主要用于课堂的讨论与互动。第二,基于实例的引导性教学,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环境所能接触的事物、现象及问题出发,引入学生能理解的实际实例,或从把常见相关的工程问题引入课堂。如8·12山阳县山体滑坡、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大量滑坡等;讲解基坑支护单元前,将青海“3·19”基坑坍塌事故及原因的资料给大家展示,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给学生提出重要思考,让学生明白专业“很有用”,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学生能自己查阅资料,开展课后讨论,实现探究式学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基于课内与课外并重的综合教学模式,利用泛雅学习平台、雨课堂、QQ学习群、国家级精品课资源等平台,利用其网上学习、网上提交作业、网上在线讨论等功能,学生依据个人喜好自由讨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通过奖惩机制、集体荣誉感驱使及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众多教学手段,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组织、合作、表达、动手等综合能力,逐步实现课内与课外并重的全新教学模式。
(五)探索性任务及开放式研究性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
将每年本科毕业设计及搜集到生产单位的实际工程疑难问题或者工程新方法、新技术及相关发展趋势作为学生的探索性研究课题,这类任务需要学生追踪本学科的热点前沿,将学习自主的延伸到课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依据学生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各类专业项目及竞赛情况、考研专业课应用水平情况、找工作面试单位的专业素质反馈及发表学术论文等情况,给予完成的学生一定的加分。
四、教学效果与推广价值
在2017年,2018年地质工程专业招生规模均由计划60人缩减为30人的情况下,学生主持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数量和层次均有显著提高。在以成果导向为核心的改革思想指引下,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数和参加人次均有显著提高,如图1、图2所示,在專业总人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参加总人次增长超过3倍,保证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教”-“学”-“用”的有机结合基础上,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研究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竞赛获奖和科技成果不断增长,如图2所示,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契合根本上减轻了学生机械式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并能将所学真正用到工程实践中,总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以教学过程中重实践强能力的思想为指导,科学地构建教学理论、应用和方法的融合,创造性地实现以成果导向为核心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逐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新方法,充分展示混合式教学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学中的强大优势,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健全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J].重庆高教研究,2019,7(4):122-128.
[2]张鹏,刘春娟,宋琨,等.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9:198-199.
[3]任非凡,戚梦霞,王冠,等.基于OBE教学模式的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探讨——以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4):18-21.
[4]宋鑫.“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北京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27-30.
[5]杨海燕,周浩澜,丛沛桐,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高教学刊,2018,12:43-45.
[6]王雪冬,董慧.强化形成性成绩评价的教学模式设计——以土力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46):123-125.
[7]陈晨,孙友宏,陈宝义,等.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创新——构建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6,9:77-80.
[8]陆坤,李凤岐,周勇,等.基于大实践观的多层次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8-81.
[9]黄润秋,许强,陈礼仪,等.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地质工程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8,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