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20-06-15刘经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

刘经扬

摘 要 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加快,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还要注重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教师在进行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时,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旨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数学语言也就是进行数学化交流的主要应用手段,也是实现数学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工作时,首先要做好数学化交流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衔接工作,旨在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供教学基础。

1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意义

其一,了解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技能。数学语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大部分数学教学工作都是通过数学语言传达给学生。假如错误运用了数学语言,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此外,數学语言间接展现了数学知识的文字含义,学生深入理解了数学语言也就合理掌握了数学知识。因此,学习数学语言,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工作,又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其二,学习数学语言,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如果学生无法充分掌握数学语言,那么就代表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语言组织能力也较差。观察以往的工作经验可知,如果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为薄弱,那么就容易对教学知识产生误解。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和数学语言学习要同步开展,这样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质能力,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有极大意义。

2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策略

2.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化学习

教师是学生的主要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成为学生的优秀榜样。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科学应用数学语言,要保证数学概念明确精准,表达内容简单明了,教学语言规律有序;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使用专业的数学术语,避免学生错误理解数学知识。

可以合理利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学工作的数学教师,其学生也能正确掌握数学语言,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好。一般来说,教师不注重数学语言的合理运用,就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出现阻碍。比如进行北师大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解释“圆”的数学概念,避免学生对圆的数学语言产生误解,错误模仿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无法充分掌握圆的知识内容。

除此之外,部分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给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有不良影响。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进行语言表达,大部分学生只有听课机会。因此,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为薄弱。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较为不利。通过了解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得知,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关联。学生的思考能力较差,就会导致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由此可见,数学思考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学习。所以,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熟练掌握数学语言,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2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不同行业都在发生变革,教育行业也在不断发生改革。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习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但学生没有在课堂上自行发言的权利,导致学习模式较为死板单调。这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由此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根据学生兴趣走向,安排教学活动,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表达错误,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3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学习

我国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所说的不但是理论学习的发展,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可以将头脑中的思考过程在实际操作中表达出来。这样既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提升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和灵活思考能力。学生在完成数学语言的学习之后,根据自身理解,将数学语言的实际含义用动手操作的方式表达出来,既可以巩固学习成果,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北师大教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分数运算的基本顺序,再用进行运算的方式来巩固学习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求比已知量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量是多少”这道题的数学语言的实际含义,正确了解题意之后,才能进行正确解答。

2.4采用多样化方式,帮助学生练习数学语言

2.4.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提出自身学习感受和学习疑问,那么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实际作用。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踊跃发言,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实现交流合作的教学意义。学生在进行激烈讨论时,既可以吸取他人语言表达中的精髓之处,又可以在陈述自身观点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产生意见分歧,还可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科学解释,协调不同的矛盾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实现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同样完成了灵活的思考练习,从而展现了课堂学习的优势作用。

2.4.2引导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交流

一般来说,学生都会有同桌。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产生学习矛盾,就可以和同桌进行探讨,从而进行交流合作,解决学习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理解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学生在和同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好数学语言,进行数学语言之间的交流。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互相指出数学语言中的错误,及时进行改正,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2.4.3引导学生学会进行学习總结

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科学有效的学习总结可以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由此可见,学习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引导学生自行进行过学习总结,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部分学生不会进行言语上的学习总结,教师要适当引导, 帮助学生进行教学知识重难点的归纳整合,从而完成学习总结。比如在学习北师大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百分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过程,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梳理,从而完成课堂学习总结。在这样的循循善诱下,学生既能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又能提升自我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正确理解数学语言的含义。通过教学问答的学习方式,也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语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有效锻炼。小学数学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秩序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提升自己的数学语言含金量。另外,还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数学语言。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此外,数学语言也是数学综合素养的主要内容。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学习,还要及时倾听学生的疑问和内心感受。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合理的培养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明.提供学生言语的空间: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之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58.

[2] 张霞.基于逻辑思维发展下的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甘肃教育,2018(02):112.

[3] 夏延春.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探析[J].教育观察,2017,6(20):114-115.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