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档案人员职业幸福感初探
2020-06-15巫正洁
巫正洁
【摘要】档案人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水平,提升职业幸福感需从职工、单位、集团三个层面着手:一是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二是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三是重视和加强档案工作。运用这些方法使档案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档案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人员;职业幸福感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职工下岗、退休,而留在岗位上的都是身兼数职,一人干多个岗位的活,劳动强度增大了,收入并没有得到多的体现,长此以往,职工的心理问题增多、压力增大、职业倦怠产生,从而导致职业幸福感降低。对于企业档案人员来说,档案管理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管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企业档案人员若没有职业幸福感,就很难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提高企业档案人员职业幸福感已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的定义
在管理学中,有这样的两个理论: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这两个理论分别从人的需求和期望两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人思想的不断进步、不断追求自我满足等。因此,所谓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与人们的需求相关,会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所谓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与人们的职业需求相关,且由于人们对职业需求程度的期望值不同,进而带来不同程度的职业幸福感。
二、国有企业档案人员职业幸福感现状
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档案人员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是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直接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企业档案人员的职业幸福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
企业档案人员的职业幸福感在外人看来令人羡慕,比如:工作环境好、工作性质单一、工作难度和强度都不大。然而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的情形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要顺应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资源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信息标准化、利用网络化,全面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这些对企业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增加了工作压力。二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人员长期处于封闭式的工作环境,每天做着收集、鉴别、归档和整理、利用、保管、转遞等工作,工作量大且单一、重复,长此以往,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心烦意乱。三是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属于企业后勤服务单位,收入不如生产经营单位高,如果遇到企业效益不好时,首当其冲对后勤服务单位减少开支,让其“一分钱掰成两半用”,超支了就绩效考核,没有任何理由可讲,从而导致职工收入减少,最终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档案人员职业幸福感
(一)从职工层面看,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自我认知能力。作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有安于平凡、甘于平凡和淡泊名利的心态。有很多档案人员之所以出现职业倦怠、丧失职业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从而导致成就感低。档案人员要对荣与辱、名与利、得与失等利益正确看待,对晋职评优、学习深造、奖金福利等资源冷静看待,对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客观看待。要有合理的认知,能换位思考,不幻想完美主义和绝对公平,拥有淡定从容的心态,获得较高的效能感和成就感。档案工作的性质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而是社会服务型工作,因此,想升官发财是不可能的。
(二)从单位层面看,要充分营造宽松活跃、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首先,要正确引导职工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拥有广阔的胸襟和洒脱的人生态度。平常对职工多些微笑、倾听和理解,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多组织一些联欢活动、团队训练活动、读书活动、技术练兵活动、集体郊游活动等,让职工充分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愉悦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其次,要努力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是从工作安全和健康条件出发,对工作场所的面积、形状、陈设、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环境进行改善。二是通过团队建设、业务培训、业务交流等手段改善工作的软环境。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知识培训、项目档案管理与验收等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鼓励非档案专业人员接受档案专业在职教育和培训,支持档案人员申请评聘档案专业技术职务和职称。组织内部和外部档案人员之间开展业务学习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企业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从集团层面看,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档案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此,要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从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工作条件上给予支持,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要加大对档案资源的开发研究,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为企业决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加大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抓好编研工作,出版高质量的编研史料。通过上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企业档案工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地鼓舞了企业档案人员干事创业的信心,进而提升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总之,国有企业档案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不断增强职工职业幸福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档案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石慧敏.高校档案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馆员的职业倦怠[J].北京档案,2007(07).
[2]郑惠萍.高校档案馆员职业倦怠探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