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组”“两组”相机用,指向问题真解决

2020-06-15沈强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平均数比赛情境

沈强

一、问题提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1页“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第二课“踢毽比赛”情境如图1所示。

图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90页“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记住几个数字”情境如图2所示。

图2

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是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学习的必要性。不同点是,前者是以两组数据为问题情境(以下简称“两组数据”问题情境),后者是以一组数据为问题情境(以下简称“一组数据”问题情境)。前者要求从男队5人和女队4人的踢毽个数比较中,分辨出成绩好坏,后者要求从淘气5次记住数字个数情况中,判断淘气能记住数字的个数。

哪种问题情境更适合学生平均数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笔者询问了本校近20位数学教师,他们的意见不统一,有的认为“一组数据”问题情境适合作为新课例题教学,有的认为“两组数据”问题情境更利于学生自学。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比较了教材和教学设计,进行了学生前测和数学名师访谈的研究活动。

二、教材和教学设计比较

笔者翻阅6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发现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西师版和青岛版5个版本教材的问题情境都是“两组数据”,仅北师大版教材使用“一组数据”问题情境(见表1)。

表1 6个版本教材“平均数”问题情境对比表

[分类 用两组数据 用一组

数据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浙教版 西师版 青岛版 北师大版

问题

情境 踢毽子比赛(人数不相等) 套圈比赛(人数不相等) 投篮比赛(人数不相等) 掷圈比赛(人数不相等) 投篮比赛(场数不相等) 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

通过对比发现,两组数据问题情境都是以比赛为背景,从比赛人数不同或比赛场数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无法用所学过的知识,如总数来解决问题,于是产生“应该怎样比较?”“怎样比较才公平?”等问题,为平均数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会借助熟知的经验——教师经常用平均分来比较本年级中人数不同的各班的某学科成绩,来尝试解决问题。

“一组数据”问题情境,呈现的是单个对象从事某种活动多次成绩的一组数据,要求用一个数来衡量该对象的成绩。学生可以凭借的经验是:根据这个学期6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自我判断或被判断出数学成绩大概在什么水平层次。

两种问题情境的设置各有道理。但“两组数据”问题情境明显多于“一组数据”问题情境。

笔者收集了从2013年到2019年间有关平均数的教学设计36篇。通过对比发现,“两组数据”问题情境有31篇,“一组数据”问题情境只有5篇,两者在数量上相差较大。

三、学生前测及分析

为了判断哪种问题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平均数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笔者随机选取了本市两所学校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119位,进行了测查。

1.第一项测查。测查目的是想了解“两组数据”问题情境和“一组数据”问题情境下学生的前测情况。测试题如下:

第1题:“两组数据”问题情境

第2题:“一组数据”问题情境

第1题测试结果如下:

[选项 A.男生队 B.女生队 C.不能比较 占比 58.0% 22.7% 19.3% 理由 ①39.5%的学生通过计算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②13.4%的学生通过直觉判断进行选择

③5.1%的学生理由为其他 ①16.8%的学生通过计算总分获得这个答案

②5.9%的学生理由为其他 ①16.0%的学生认为两队人数不等,所以不能比较

②3.3%的学生理由为其他 ]

第2题测试结果如下:

学生的答案各种情况都有。认为小明60米跑步成绩是“13秒”的最多,占47.9%,这些学生是通过计算平均数得到的。

在“两组数据”问题情境中,39.5%的学生想到了用平均数解决问题;在“一组数据”问题情境中,47.9%的学生想到了用平均数的意义来解决问题。从数据上看,“一组数据”问题情境比“两组数据”问题情境正确率略高一点。

2.第二项测查。测查目的是想了解:学习“平均数”前,学生对“平均数”的认知情况。测试题如下:

对于“你知道‘平均数吗”一题,89.9%的学生选择“知道”,63%的学生能通过举例或画图正确表示出平均数。对计算“5,9,6,6,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72.3%的学生计算正确,计算错误或不会做的占27.7%。

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平均数”前,对平均数的基本内容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已有初步了解。

总之,“一组数据”问题情境和“两组数据”问题情境,想到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的学生人数两者相差不大。

四、数学名师访谈

“两组数据”问题情境和“一组数据”问题情境,哪种问题情境更能促进学生平均数概念的建立?带着疑问,笔者先后访谈了王建良、顾志能和俞正强三位特级教师。

王建良老师认为:以两组数据为学习素材,比如男女生投篮比赛,人数不相等,哪个队的投篮水平更高?学生发现比总数不够合理,于是想到了“平均数”,这是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平均数所表示的意义的讨论,会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用一组数据为学习素材,比如呈现一个人的多次跑步成绩,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跑步的水平,就此展开讨论,构建起平均数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先建立概念,然后再运用概念。按照这个逻辑,用一组数据更合理,更能体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意义。但事实上,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这么严密,而且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从两组数据引入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不宜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一组数据引入好”还是“两组数据引入好”做判断。

不过,如果新授部分是两组数据,练习环节也是两组数据,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式:当两组數据的个数不同,不能用总数进行比较时,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但事实上,平均数是不以比较为前提存在的。所以建议如果在新授环节是用两组数据,那么在练习环节用一组数据,或者调换一下。这两种教学法是不矛盾的,相信对平均数意义的认识不会存在显著的差异。

顾志能老师认为:从“一组数据”问题情境去发现平均数,从本质上讲更能体现平均数的意义,更符合平均数特征。因为让学生从一组数据中寻找一个数作为这组数的代表,其学习过程就体现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对于人数不相等的两个队比赛,给出每一位队员的成绩,要比较哪一队成绩好。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是这样想的:人数不相等,没法比,可以让女生去掉一个人,或男生加上一个人,使人数相等再比总数。在学生熟知的现实比赛中,都是人数相同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情境缺乏真实性,而且学生不容易想到或直接想到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用一组统计数据表示一位同学几次的成绩,然后以“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理解意义并掌握求法。这样的素材可以直达教学目标,并且显得简单清晰,更有利于学生体会平均数与总体水平的关系。

俞正强老师认为:“一组数据”问题情境用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两组数据”问题情境用来体会平均数的功能。不分好坏,适得其用。

综上所述,采用“两组数据”问题情境和“一组数据”问题情境作为引入都是可以的。教学时,可视学生情况而选择。同时,要注意新授教学和巩固练习中,交替使用两种问题情境的题目,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含义,提高运用平均数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活性。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心小学   314000)

猜你喜欢

平均数比赛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不一样的平均数
选美比赛
比赛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