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资历框架信息化建设初探
——评《“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
2020-06-13邱德君
书名:《“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
作者:张芳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18-0026-5
出版时间:2019 年3 月
定价:49 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人才市场对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社会经济逐渐形成以知识为核心的发展形势。资历框架作为人才市场与现代教育之间的桥梁,其信息化建设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扩招工作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资历框架的信息化建设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一书将“互联网+”时代的相关特点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紧密融合,对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历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读者深入掌握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由张芳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一书共七章,涵盖了教育信息化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无线网建设、高校大数据建设及网络安全建设等内容,从项目规划、结构搭建、创新模式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同时还参考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有关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建设的大量文献、著作和经验成果,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全面的剖析。笔者在开展2019 年吉林省教育厅职业成人教育处课题(2019ZCY307)研究的过程中深入阅读了此书,并将其作为参考材料,由此展开有关高职扩招背景下资历框架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社会呈现出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劳动市场对人才技术能力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结构要求日趋多样化,因此,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形势和满足人才能力标准的要求,资历框架的信息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资历框架是一个由各种资历构成统一框架的教育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整合教育资源与资历,以及指导和规范各项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此外,资历框架还具有一定的联动性与综合性,将个人学习、教育培训和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开展资历框架的信息化建设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帮助学习者获取更多的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资源与建议,并且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决定学习时间及地点,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终身学习的纵深发展。
高职扩招是一项推动教育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工作,对社会、经济以及教育改革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高职扩招丰富了生源数量和生源构成,能够全面地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和学历基础,并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扩招避免了大批初高中毕业生流入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有利于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推动教育及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对资历框架的信息化建设而言,高职扩招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育发展环境,并能够使更多的学生享受教育,进而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阶段性飞跃。
资历框架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可以从几方面展开:首先,运用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建立终身学习电子档案以储存个人信息与教育资历,为人才发展提供背景依据;其次,利用教育数据资源全面收集人才招聘信息并建模处理,深入分析社会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对接情况,同时根据不同行业的情况建立不同的能力模块,提高能力模块与行业需求的适配度;最后,建立以资历框架为基础的信息管理平台,为资历名册机构、学分银行和评审机构等提供技术支持,使学生的认定、积累及转换等工作更加系统化。
资历框架的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在高职扩招背景下为推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所施行的有效举措,也是整合教育资源、促成教育体系统一化的重要路径。资历框架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渐进式过程,仍需多方努力,共同发展资历框架的信息化建设及其实践应用,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一书结构分明、案例丰富、讲解细致,为高校信息化研究人员提供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创新思路,对资历框架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