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安宁市12 岁人群恒牙龋病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2020-06-13谢丽花张玉顺王建红
徐 敏,蔡 磊,谢丽花,张玉顺,王建红
(安宁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安宁 650300)
龋齿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是在细菌的主导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可以继发牙髓炎、根尖周炎和颌骨炎症[1],继发感染还可形成病灶,致成或加重全身其他疾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以12 岁儿童龋均作为评判各个国家龋病流行的标准,全球12 岁儿童龋均为1.86颗,美国1.2 颗,日本1.4 颗,韩国1.8 颗,我国12 岁儿童龋均为0.86 颗[2]。安宁市12 岁儿童的恒牙龋均、患龋率此前未有相关报道,通过此次调查旨在了解该人群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评价该市龋病流行情况,为龋病防治提供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被调查者
12 岁城乡常住学生(出生日期2006 年1 月1日至12 月31 日)。入选标准:调查当月在当地居住≥6 个月,学生及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3-4]。(1) 以街道办为初级抽样单位,随机抽取3 个。连然街道办地处市区,八街、县街地处市郊,基本体现安宁市实际情况;(2) 每个街道办抽3 所学校,共9 所,从中抽取学生;(3) 按班级登记信息,直到样本量均满足条件为止。
1.2 调查者
四名具有口腔临床工作3 a 以上的执业医生,统一学习调查方法[5],考核合格后,每名检查者分别与同一名考官对同一组共100 名预体检者进行左下第一磨牙牙冠龋病体检,结果经一致性检验,甲医生Kappa 值0.890,P<0.001;乙医生Kappa 值0.825,P<0.001;丙医生Kappa 值0.887,P<0.001;丁医生Kappa 值0.884,P<0.001。
1.3 调查项目
专业项目为恒牙冠龋。一般情况含姓名、性别、地区、户籍等。
检查标准及方法:按检查标准[5],在同一光源下,使用一次性口腔检查盘,对临床牙冠以视诊结合探诊进行检查,依次从右上至右下象限,并记录。
对每位学生发放《口腔健康问卷调查》一份,现场填写并回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软件包分析,分析指标包括龋均、患龋率、龋齿充填率、因龋缺失率。龋均=龋失补牙数/ 受检人数,患龋率=患龋人数/ 受检人数×100%,充填率=已充填者/患龋人数×100%,因龋缺失率=因龋缺失数/受检人数×100%。一致性采用Kappa 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患龋危险因素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水准均取双侧=0.05。
2 结果
2.1 12 岁人群恒牙龋均
龋均=龋失补牙数/ 受检人数=3 480/2 232=1.56。女性龋均高于男性(z=-5.440,P<0.001),农业高于非农(z=-4.328,P<0.001),乡镇高于城市(z=-5.82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12 岁人群恒牙患龋率
患龋率57.08%,女性高于男性(χ2=11.126,P=0.001);农业高于非农(χ2=33.825,P<0.001),城市低于乡镇(χ2=36.87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不同性别、地区、户籍恒牙龋齿充填率
龋齿充填率12.40%。充填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农业低于非农业(χ2=28.885,P<0.001),城市高于乡镇(χ2=58.74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不同性别、地区、户籍恒牙因龋缺失率
因龋缺失率1.52%。女性高于男性(χ2=4.301,P=0.038),农业高于非农(χ2=7.646,P=0.006),城市低于乡镇(χ2=4.301,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安宁市12 岁人群恒牙龋均Tab.1 The mean DMFT of permanent teeth in children aged 12 in Anning city
表2 安宁市12 岁人群恒牙患龋率、缺失率及充填率Tab.2 Caries rate,miss rate of decayed and filling rate of permanent teeth in children aged 12 in Anning city
表3 12 岁人群性别、地区、户籍的第一磨牙窝沟封闭(FS) 率[n(%)]Tab.3 The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rate of first molar in children aged 12 with different gender,region,household registration [n(%)]
2.5 不同性别、地区、户籍第一磨牙窝沟封闭率
第一磨牙窝沟封闭率为25.63%,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χ2=0.846);城市高于乡镇(χ2=321.806,P<0.001),农业低于非农(χ2=184.29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6 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同时发放问卷2 232 份,回收2 232份,有效2 232 份,见表4。
表4 调查问卷的口腔行为Tab.4 The oral behaviors of questionnaire
2.7 患龋危险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性别、地区、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睡前吃甜食、涂氟治疗、窝沟封闭、预防性充填、学校口腔宣教及正确刷牙方式10 个变量,除性别、地区、睡前吃甜食是危险因素(P<0.05),其余均是保护因素(P<0.05)。当其他变量取值不变,女性患龋风险是男性1.402 倍(95%CI:1.035~1.899);乡镇患龋风险是城市1.507 倍(95%CI:1.094~2.075);睡前吃甜食每增加一个单位,患龋危险性增加5.325 倍(95%CI:4.122~6.878);刷牙次数每增加一次,患龋危险性降低0.294 倍(95%CI:0.218~0.398);刷牙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患龋危险性降低0.548 倍(95%CI:0.449~0.668);涂氟治疗每增加一次,患龋危险性降低0.535 倍(95%CI:0.434~0.661);行窝沟封闭比没有行窝沟封闭者患龋危险性降低0.064 倍(95%CI:0.042~0.098);行预防性充填比未行者患龋危险性低 0.012 倍(95%CI:0.007~0.019);学校宣教次数每增加一次,患龋危险性降低0.145 倍(95%CI:0.115~0.183);正确刷牙方式组每增加一个单位,患龋危险性减少0.593 倍(95%CI:0.453~0.777),见表6。
表5 龋齿患病可能的危险因素Tab.5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表6 患龋危险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Tab.6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risk factors for caries
3 讨论
2018 年安宁市12 岁人群恒牙龋均及患龋率都高于全国[2](0.86,34.5%) 及昆明市 区[6](0.815,40%) 水平。WHO 规定12 岁儿童龋均1.2 颗以下为龋病流行低水平[7],安宁市龋均1.56颗,提示龋病流行水平高。
安宁市12 岁人群龋齿充填率低于全国[2](16.5%),第一磨牙窝沟封闭率亦低,提示龋齿治疗及预防程度较低,龋均及患龋率在性别、城乡、户籍间有差异,女性恒牙萌出及接触口腔不良环境的时间早于男性,女性较高的龋齿易感性可能与女性激素波动引起唾液分泌和成分变化有关[8]。此外乡镇经济落后、家长缺乏口腔保健意识及必要的保健投入、乡镇口腔医生及医疗资源匮乏,使乡镇学生得到的口腔保健及龋齿治疗质量与城市学生相比明显不对等,有研究显示更容易获得口腔护理和公共口腔卫生服务的人群其患龋可能性较小[9]。乡镇及农业户籍儿童将是安宁市龋病防治的长期重点人群。
Afshin Almasi 等[10]认为,口腔保健行为应从低龄化开始实施,学校提供正确的口腔卫生教育将使人终生获益。而此次调查中有30.6%的学生未接受过学校的口腔宣教,22.58%未接受过社区或医院口腔宣教,接受的宣教次数越多,获得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越丰富,患龋危险性逐渐降低。此外57.66%儿童未进行窝沟封闭治疗,82.97%未进行过预防性充填,一定程度上说明安宁市龋病干预行为普及率低及实施力度不够,应科学的加大预防宣教及窝沟封闭等实施范围。
口腔卫生对预防龋齿至关重要,尽管61.92%的儿童每天刷牙两次高于全国比例[2],但安宁市的患龋率仍然较高,这与是否掌握正确刷牙时间、方式及睡前吃甜食等危险因素有关,糖化饮食会导致患龋风险增加[11]。而接受窝沟封闭、预防性充填、涂氟治疗等保健行为能有效减少龋齿的发生,龋病具有不可逆性和累积性[12],与这些因素相关的青少年口腔行为的变化可能对成年后的口腔状况产生重大影响。龋病防大于治,这是一个持久战,需要个人、家庭、职能部门、医院、社区等多部门的积极参与,口腔健康,才能实现全身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