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育主导作用研究

2020-06-12王为

知识文库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思政内涵

王为

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作为教师,无论教授什么课程,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如何,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本文指出了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恰当把握课程思政内容、发挥管理育人作用等方面发挥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主导作用

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课程思政,教师是关键。韩愈的《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是“传道”。所谓“道”,即为人处世之道,包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同时,“传道”贯穿于“授业”、“解惑”之中。作为教师,无论教授什么课程,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如何充分发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重知识技能传授,轻思想品德教育

从课程思政的角度看,每一门课程都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是有的思政内涵多,有的思政内涵少;有的思政内涵显,有的思政内涵隐。一般来说,人文社科课程思政内涵较多、较明显,思政课程外,语文等课程“文以载道”的特征非常鲜明突出。相对而言,理工科课程思政内涵较少、较隐晦,多体现为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等。问题是,有的教师不重视课程思政,认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不大,甚至存在排斥心理,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观点被一些专业课教师认同。

1.2 重教学内容宣讲,轻教学过程管理

课堂教学与管理应该同步,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教学管理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学管理的混乱会直接导致思政教育失效。目前,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内容传授,不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有的教师认为教没教是老师的事,学不学是学生的事。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不管,上课玩手机、睡觉、讲小话不管,欠交作业不管,成绩考查考试宽松软。这些现象败坏了教风、学风,也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

1.3 重思想感情抒发,轻意识形态把控

课程思政要因课程而异,适时、适度、适量,不可信马由缰,随心所欲。但是,个别教师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敏感性不强,课程教学不能准确把握思政尺度。有的教师借题发挥,东拉西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讲很多,特别是个别教师思想偏激,混淆学术观点与政治问题的界线,喜欢针砭时事,甚至发表不当言论,哗众取宠。有的教师缺乏理性,感情用事,宣泄个人情绪,当着学生面发牢骚,泄怨气。

1.4 重学识内容表达,轻人格品行修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但个别教师学识水平不低,课堂教学能力不差,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不够,对自己要求不严,品行不正。有的教师做两面人,在课堂上对学生讲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另一套。个别教师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轨,贪图名利,作风不正,办事不公,在成绩评价、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定等方面存在问题。个别教师的不良人格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 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发挥

2.1  严格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好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使每一个教师都充分认识自身角色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發挥积极的人师表的作用。强调教师为人师表,特别注重以身示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严格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教学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做的事不要做。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的困难,用爱心温暖人心。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抗的住诱惑,守得住底线,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自觉抵制校内外各种歪风邪气,让学生亲身感受师德的高尚。

2.2 重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水平和政治素养

首先,教师要致力于不断学习研究学问。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其北大校长就职演说中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对“高深知识”的不懈研究、探索和追寻,正是大学教师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以“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以“全人类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担当起“树人”的重任。同时,教师要用对“知识”的研究、探索、反思的精神和态度来启迪、陶冶、引导、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养成对学术研究的敬畏和遵从, 形成终身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和习惯。其次,教师要铭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角色定位,自觉提高自身政治站位。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要具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力,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领导。

2.3 强化意识,恰当把握课程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课程思政关系到“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方向和大局问题,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决不能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课程思政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教师对此都要高度重视。同时,课程思政普遍存在,但各门课程也有各自的内涵和特点,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牵强附会。从宏观层面看,为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等问题是所有课程教学的思政内涵,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体现了周恩来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从微观层面看,思政课程是直截了当思想政治内容的灌输,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则各有各的思政内涵,例如,工科专业课程首先要体现科学态度、工匠精神、规范意识等内涵,体育课程要体现强身健体、吃苦耐劳等内涵。有些课程的思政内涵不一定要说,而是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和体会,耳濡目染,心领神会。

2.4 加强管理,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

教育的一致性是教育学上的一条重要原理。 这条原理要求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及对学生的影响要讲究一致,否则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做好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工作。教育教学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育教学管理对课程思政的作用是使学生遵守教育教学规章制度,按教学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相应考核标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承担起课程教学管理的责任,严格要求学生,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特别是对上课不认真、考试不诚信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