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核心素养”的另类解读

2020-06-11杨阳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中学地理核心素养

杨阳

摘要:文章以地理“核心素养”作引,分析了我国地理教育中地理哲学应该重点向学生进行重点渗透和操作实践的三个方面:人地协调、地理实践力以及二者相结合的“知行合一”,来达到影响和改造学生地理“元认知”,进而促进地理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

伴随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新要求,地理学科也将学生的培养目标从“三维”升级到了地理“核心素养”。作为升级版的地理“核心素养”,更明确地谈到了地理教育的终极目标——“关爱地球,改造世界,人地和谐”的培养。

作为教师,在该目标下应该做到的是传授学习方法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不但没有违背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的目标,而且透过正确的思维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应对“注重现场学习和分析”地理高考更加游刃有余。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地理“核心素养”可以形成地理学的哲学认知。

一、地理之“道”

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地理教育家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下文简称“宪章”)的框架下进行的,符合我国国情与传统的阐释与发展。在“宪章”表述中可以發现,国际地理教育专家们更加重视现代地理教育在培养适合于未来世界发展的合格人才所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经由我国专家的解构与阐发,形成了更适合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框架。(见图1)

由此可见,不管是“宪章”还是我国的地理“核心素养”,都指向“人地和谐”,而“人地和谐”就是广泛意义上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的“道”。用道家的哲学思想去理解地理,会得到一些新的认识和启发,比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在自然界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告诉我们,存在一种动态的平衡来使得自然环境呈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在人类社会中,情况变成了“集聚效应”,因为通过该效应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或是获得更高的利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的背向模式实则会引发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矛盾,此时就需要地理的方法,人地协调发展去解决问题,以呈现出“彼此交融”“物我合一”的“太极”境界。此外,还有许多案例可以对人类应该更深刻地理解“自然之道”进行说明和佐证:2019年末,澳大利亚被历时几月的森林大火所焚毁的焦土之上,仅过两个月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复苏景象;因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全球加速变暖,造成了撒哈拉沙尘暴肆虐甚至漂洋过海到达美洲的现象,但该现象发生的结果之一居然是全球降温。

到此,如笔者所言,地理本质上有着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以作认识世界之用;地理教育者需要在内化上述的“自然之道”后,再还以通俗的、具体的事物或案例来传递这种抽象的、感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愚以为地理教师若有需要“精进”之处,则非脱胎于“自然”的“人地协调观”和“地理环境整体性”莫属。

二、走出去“丈量世界”

如前文所述,地理哲学是决定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成就高度的重要指标,但落到学生获得知识、培养价值观方面还可以有许多做法。小说《丈量世界》中,主角洪堡是位地理学家,另一位主角高斯是位数学学家:前者坚持认为只有实地亲测,人类才能了解地球尺度;后者则坚信通过掌握数学奥秘就可以测量和认识地球。两位时代天才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但他们都完成了同一件事——“丈量世界”。这个故事对笔者的教学认知有巨大的启发: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非常明确,但是达成的路径却丰富多样。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和经济条件不那么优越的过去,学生更多是变成了“高斯”来认识和学习地理,“读书破万卷”也依旧是众多寒门学子完成认识世界的“快捷方式”。但在“核心素养”所倡导的教学过程中,成为“洪堡”似乎更能让教师和学生体会地理学中教与学的快乐。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课本和高考是四位一体的关系,相互影响、互为实现。现在,“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考改革已经使试题朝向“世界观和方法论+视野和见识”的方向发展,紧随其后的是任务驱动为主、重视实践和知识探索过程的新教材出版和使用。所以,仅仅通过教材进行价值观渗透和照本宣科的知识讲授已经无法适应上述的要求。这为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首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更多的进行野外考察和学习、更多地走出去“丈量世界”来增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教室里感受世界、“丈量世界”。教学过程中,用更丰富、灵活的案例,如图片和视频、亲身经历的故事或科学实验,让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更进一步可以通过设置不同任务将学生放置在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和知识自我构建水平。最后,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和教育部的倡导,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有教师指导的研学旅行中,走出教室“丈量世界”。研学旅行之于未来教育,就像科技发展之于未来社会一样无法替代,而地理学科的研学旅行,应该是和“核心素养”结合得最为紧密的学习实践活动。在研学旅行中,只要加人“任务”要素便能够将地理学科中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实现高度统一。“闻、见、识、游、学、研”即是研学旅行应有的风格,学生的深度参与不仅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于心,更因解决实际问题需求去主动地拓展知识和建构思维,随着研学过程的推进,学生也必会感受到“人地协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知行合一”

“丈量世界”的“学习一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知行合一”。由王阳明到杜威再到陶行知,这些古今中外的先贤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知行合一”作为处世和教育的最高准则。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相同的理论,在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便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在地理教学中重点强调“知”——基本概念、理论以及人地和谐的整体统一的世界和宇宙观,然后呈现“行”——纷繁复杂的世界,或文字,或图片,或旅程和经历,或高考题目。“行”的目的在于“知”,而“知”又在实践中指导了“行”,虚实相映、虚实相生,归于“太极”达到“知行合一”,即为感受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地理教育作为一本大书,所属的哲学内核就是人地协调的自然之道,就是“丈量世界”的实践之道,就是二者交融的“知行合一”。身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未来应该更多地从哲学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来影响和改造学生的地理“元认知”,才能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的趣味并生成知识与思维的自我建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建珍,段玉山,龚倩.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教学,2017(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人地协调观中学地理核心素养
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人地协调,渗透在教学细节中
关于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存在问题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对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