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角色区材料投放适宜性的思考和实践

2020-06-11赖海萍

天津教育·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游戏材料

赖海萍

[摘要]客家是汉族族群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为了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地区文化,激发其学习兴趣,需要对客家乡土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利用。本文对丰富游戏材料,挖掘客家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的投放与利用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游戏材料丰富从而充分挖掘客家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的投放和利用的相关对策,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感受客家文化。

[关键词]游戏材料;客家乡土资源;投放与利用

客家乡土资源作为材料来讲,通过充分的挖掘与利用可以帮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并产生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幼儿在身心发展上有着不完全成熟的特点,且其好奇心较强、学习的灵活性较高,因此单一枯燥的教学并不能有效地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由此就需要幼儿教师和相关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客家乡土资源与游戏相结合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快乐地学习并了解客家乡土文化。

一、重视挖掘客家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投放与利用的意义

1.客家乡土资源的概念。客家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客家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风情,其中包括地理地形、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等一系列内容。客家作为汉族族群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为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同时又有着丰富深厚的乡土资源。

2.乡土资源的教育优势。乡土资源在教育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乡土资源中的文化内容较为广泛且主题多样化。乡土资源是依赖于客家地区长久以来的历史积淀的,因此保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精华内容。客家乡土资源相比于普通初等教育,对于幼儿和教师来讲会更加具有亲切性与熟悉感,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有利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开展。此外,客家乡土资源丰富多样,这就有利于幼儿教师根据不同幼儿和教学的需求来设计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育意义。

3.乡土资源的重要教育意义。乡土资源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其与幼儿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幼儿从小在客家生长,因此其一直处于良好的客家文化氛围中,使客家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的投放与利用更为直接和有效。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知识内容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生活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课题的不断创新发展。良好的客家乡土资源文化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能够充分发挥出客家文化的积极作用,对幼儿的成长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丰富游戏材料,挖掘客家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投放与利用的对策

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教育论”的观点,即“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以教辅资料为单一内容进行教学,还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作用,形成“家校社”三位合一的良好教学氛围。在丰富游戏材料,挖掘客家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的投放和利用中也需要形成这样的教学理念。

1.鼓励幼儿手动收集乡土材料。客家乡土资源极为丰富,有很大的教育教学利用价值。对于动手能力较强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实践能力的幼儿来讲,亲身实践去收集乡土材料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并加强其学习效果。例如在客家的乡土资源中,有随处可见的稻草、鸡笼、簸箕、竹子等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幼儿教师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稻草、鸡笼、簸箕、竹子等农副产品,收集稻草,教师和孩子一起编成草绳,玩“跳大绳”的民间游戏;收集鸡笼,把“纸球”当鸡,“鸡笼盖”当赶鸡工具,玩“赶鸡进笼”的民间游戏;收集竹子和竹筒,可玩“跳竹竿”和“投壶”等民间游戏;收集簸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孩子在簸箕上大胆地作画,活动结束后可以展示孩子的作品,让孩子得到成就感。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既可以加强幼儿对生活中物品的了解与认识,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客家乡土资源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有效投放与利用,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进行更加具有客家特色的课堂活动设计。

2.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学习地位。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对于客家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收集客家乡土资源之后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细致的观察,由此进一步学习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1)观察动植物。幼儿处于一个好奇心较为强烈的阶段,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这一特点并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来引导其对客家乡土自然生物的观察。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气候较为炎热潮湿,所以客家乡土中的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项接力答题的活动,带领幼儿到稻田等自然动植物生长地去观察其特点或习性。在这一过程中将幼儿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之间接力观察发现特点,从而帮助幼儿加强对自然生活的了解。

(2)充分利用其他自然资源。客家乡土资源最为简单的内容就是泥土石木等。针对幼儿的玩性较强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捏泥巴、垒小木房等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使手工活动无法有序进行下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学习客家建筑的特点。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和幼儿的进一步学习观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幼儿自身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定期学习、观察以及动手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丰富的游戏材料,充分挖掘客家乡土资源并促進其在角色区中的投放和利用。

3.合理投放乡土材料帮助幼儿提高学习能力。在引导幼儿有序地收集乡土资源并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适时巧妙地投放乡土材料资源,由此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挖掘客家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投放和利用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乡土材料资源的合理投放,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帮助幼儿进一步学习客家乡土文化、培养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帮助客家文化有效地传播。

(1)充分发挥材料资源投放的趣味性。丰富游戏材料是挖掘客家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投入和利用的一项关键内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才能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性。教师可以在角色游戏中,根据客家的特产菜干、加工柿子,还有特色客家美食等内容来创造一个个游戏主题,比如中班角色游戏主题有:大主题——“客家小镇”;小主题——“客家小院”“客家银行”“客家小吃店”“客家理发店”和“柿子加工厂”等。幼儿在“客家小镇”里快乐游戏,孩子在“客家小院”泡茶热情地招待“客人”,在“客家银行”取了“钱”,可以去“客家小吃店”吃我们的客家美食,也可以在“柿子加工厂”里开心地制作“柿子干”。又比如大班的角色游戏主题,有“土楼照相馆”“客家剧院”“圩天”“菜干厂”等,孩子们可以去“土楼照相馆”照相,又可以在“客家剧院”里看剧,还可以在“菜干厂”认真学习制作客家特色菜“菜干”,孩子们尽情快乐地玩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2)重视材料资源投放的层次性。在进行材料资源投放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学习要求。因此在客家乡土资源的投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大班、小班不同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来设置多种不同的游戏内容,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学习,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帮助幼儿感受客家文化魅力。

三、结语

客家乡土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能够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发挥其特色教育作用。因此就要求当地相关教育部门和幼儿教师充分认识到丰富游戏材料,挖掘客家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的投放与利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姚艳.让乡土资源绽放光彩——小议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有效利用[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6(27).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游戏材料
在户外游戏中幼儿与游戏材料的有效互动
基于发展视野,引导幼儿自主建构户外游戏
借鉴生活教育理论,构建灵动区域游戏
大班幼儿如何开展好角色游戏的研究
在区域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探究
游戏环境,随心舞动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关注区域活动的层次性,让环境材料推进游戏发展
材料、情境——运动游戏的双生花
论在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