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
2020-06-11邴正
邴正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立德即确立人的道德品质,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树人即培养人才,出自《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立德树人即通过确立人的道德品质,把人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
立德树人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阶段,是自然意义上的人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的主要途径。 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化过程,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成长成熟成功。 立德树人体现了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孔子《论语》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荀子·王制》曰:“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司马光《资治通鉴》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价值观是系统化的社会评价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导向和群体性行为导向,是判断社会思想和社会行为是非对错真假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是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和道德品质要求的集中体现。
大学生是社会青年的知识群体,对社会青年群体具有标志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大学教育既是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养成过程,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完成过程。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根本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根本任务。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对青年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要努力做到:
一要信。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人立信,己心要诚。中国革命先驱是播火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起源于他们信念坚定。李大钊影响了毛泽东,毛泽东影响了陈赓、蒋先云,陈赓影响了卢东生。他们言传身教,身体力行,造就了大批信念坚定的革命青年,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
二要正。教师要讲政治,守正道,树正气。讲政治,就是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传播真理和知识,而不是以一己私利为出发点,在个人一时感悟上随意抒发。守正道,就是坚信“人间正道是沧桑”,不为一时的混乱、挫折、失误、困惑所动摇,始终教育学生看大局、看全面、看长远。树正气,就是分清主流和支流,正面和反面,教育学生守正创新,养浩然正气,充塞天地。
三要懂。教师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要认真钻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正确的理论启发人,用严谨的逻辑说服人,不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四要博。教师的知识面要宽阔,学识要渊博。思政课内容综合性强,涉猎面常常跨学科。思政课教师胸怀要博大,不能囿于学科专业的一孔之见,更不能以狭小心胸对应博大人生。
五要新。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适应发展。要掌握创新性、前沿性、预测性的知识,了解把握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脉搏,掌握当代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发展新变化,“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六要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要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开放新实践、新问题,全球社会发展新趋势、新动态,人民群众社会生活新变化、新取向,扎根大地,承接地气,才能启迪学生,教化后进,指引青年。
七要活。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教人,必须动人感人。要语言生动,机智幽默,寓理于情,晓义于生,深入浅出,由表及里,才能入脑入心。
八要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对象是广大青年学生,教师要懂青年,爱青年,做青年人的知心朋友。要针对青年人特点,了解青年人生活,熟悉他们的心理动态、流行文化、网络用语,做到远取诸彼,近取诸身,深入青年学生的内心世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验、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准则和标志。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领导集体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作者: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隋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