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挑战和对策分析
2020-06-11王振
王振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社会各个领域都起到了一定的发展助推作用,尤其是在电子企业等网络通讯行业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在生产经营设备上实现了信息化的改革,针对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实现了创新性的信息化管理。在文章的阐述中,主要是围绕信息环境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此来提升内部审计水平,促进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为电力企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环境;电力企业;内部审计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无论是对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传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国民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化、现代化、信息化,而内部审计作为电力企业的监督、制约部门在电力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章的介绍中,主要是从电力企业的自身特点出发,针对信息环境下内部审计所要面临的挑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旨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助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更好的提升电力企业的审计信息化工作水平,为加快电力企业的改革创新提供有效的保障。
一、电力企业的特点
(一)技术密集
电力企业在实际生产运营中对固定资产的技术性以及人力资源的技术型要求相对较高,并且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之后,电力企业创新了管理理念,在生产的过程中要确保厂房的噪音对周边的居民不会造成污染,厂房的本身不会存在漏汽的现象,污水不外排以及灰渣在利用等等政策,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对技术性的要求相对较高。
(二)资金密集
在电力企业运行中,对专用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比如说蒸汽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相关的发电设备,以及接触器、输电线路等等相关的供电设备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沉没成本以及更新的成本相对较大,源于先进的设备不仅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对象广泛
电力企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源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能源。因此就服务对象进行分析,相对于其他的行业,电力企业所服务的对象范围相对比较广泛,涉及到各个行业。
二、信息环境下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挑战
(一)内审人员信息化意识不强
在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的项目是针对企业的财务和工程项目进行审计,但是在实际审计的过程中相关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源于在当前阶段,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领导对于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这样就导致了内部审计人员没有信息化的意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生产经营占据着大部分的比例,而内部审计建设方面的投资明显较少。
(二)内审人员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还是将人工审计作为主要的审计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使得信息化审计软件的利用率较低。此外还有电力企业的内审人员信息化素养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最开始接触到相关的信息化审计软件时,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数据和项目交易信息及时的挖掘和获取,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此外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系统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部分信息化软件的功能性较低,现有的功能不能满足当前阶段发展中的电力企业内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三)内审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相驳
在信息环境的背景下,审计信息软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被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阶段审计信息软件平台和电力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对审计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在信息环境下,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复杂和多变,审计的内容也在逐渐的丰富和多元,不仅包含审计统计、审计抽样、分类还有审计档案管理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就当前的内部审计软件的功能现状来说,有部分的审计软件的功能与体验效果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需求,不能满足审计数据的储存和处理需求。另外还有在审计信息软件应用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还缺乏一定的维护,使得审计软件不能根据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针对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提供良好的发展依据和建设方向。因此在信息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软件不仅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效率,还导致了审计流程的混乱,最终对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效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信息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策略
(一)构建电力企业内审信息技术平台
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电力企业的内审网络平台不仅能够对审计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储存,还能够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实现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环境下构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技术平台主要做好几个方面:首先是界面呈现层,也是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客户端层,主要是利用界面中呈现出来的网络软件对审计数据信息进行查看和传输。第二是平台应用层,主要是用来游览相关的界面,在应用层中可以完成数据处理请求的接收,将其传输到业务逻辑层。第三是业务逻辑层,主要是由多个组建结构组成。第四是数据处理层,主要是对业务逻辑层进行访问,并将相关的数据信息及时的进行处理,最后将审计的相关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最后是数据储存资源层,主要包含数据库、文件夹,能够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利用数据储存层对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储存。
(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性
在信息環境下,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通过审计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审核和项目业务数据等审核和管理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才的招聘,寻找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审计人员加入到审计工作的开展中,另一方面是对电力企业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信息化的培训,并对审计人员制定绩效考核机制,以此来充分的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让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满足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三)助推内部审计信息的整合和资源共享
在信息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审计软件中的信息组织形式对现有的审计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按照相关的标准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对审计的进行监察和分类,这样内部审计人员就可以按照自身的审计需求对数据信息及时的获取和分析,有效的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数据资源共享。
(四)强化内部审计信息化完成数据监控
在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企业生产中的多个环节进行风险管控,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有效监控可以提升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预警,减少在电力企业运行中的经济损失,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中的最后防线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经济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培养内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断的提升内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通过审计信息软件的应用强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宋红梅,庄桂丽.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创新探究[J].中国商论,2019(13):173-174.
[2]邵信群,肖宏磊.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8(35):193-194.
[3]奚纯,王海涛,杨兵.浅析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问题[J].时代金融,2018(23):160+162.
[4]李其帅.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建设[J].现代国企研究,2017(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