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患关系与互联网媒体的探究与发展
2020-06-11周丹
周丹
摘要:近几年来,互联网媒体不断发展,对于医患关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媒体在医疗领域运用中的作用,认为互联网媒体有利于提升患者地位,改变传统医患权利格局。可以提供更多平台,促进医患进行沟通,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和管理质量,进而提升患者满意程度,建立起和谐友善的新型医患关系。但是在其发展之初,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不断保持谨慎的态度,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新型医患关系 互联网媒体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在本质上是医生在满足患者医疗要求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核心内容就是服务。互联网媒体的不断兴起和发展,对医疗行业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尤其对于其服务影响巨大,因此会产生一种新型医患关系。新型医患关系具有多元化的表现,比传统的医患关系角色更加多样,有更加开放的交流平台,逐渐缩小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互联网媒体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的优势
互联网媒体有利于提升患者地位,改变传统医患权利格局。在传统的医学模式下,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由于懂得更多的医疗知识,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患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但是伴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传统医患权利格局将会发生转变。一方面,医生角色会发生变化,地位相对下降。21世纪以来,临床医生需要每天掌握医学的最新进展,阅读大量科学文献,而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患者可以主动学习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在加拿大,人们获得人体信息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网络。在国内,2015年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76%的中国患者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健康信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患者可以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进而有效改变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局面。另一方面,互联网媒体可以提升患者角色能力,改变医疗决策模式。伴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患者可以获得的内容不仅仅是医学知识,也可以查询医院和医生的信息,在比较中选择就诊医生。在用户至上理念的影响下,患者的权利意识逐渐提高,参与决策的欲望逐渐增强,因此,有人提出要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体系,未来的医患关系很可能是一种伙伴关系,医生与患者结为治疗联盟。
互联网媒体可以提供更多平台,促进医患进行沟通。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能否进行良好的沟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满意程度。互联网媒体可以为医患沟通提供更多渠道,也可以减轻医生工作负担,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一方面,互联网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医患沟通提供了更多平台。通过一些网站和应用软件,可以让医生与患者之间实现更好的沟通。近几年来,一些医疗领域的专业网站不断涌现,比如寻医问药、好大夫在线等,这些网站的出现可以使得医生与患者进行在线交流与沟通,节约了双方的时间成本,在线交流功能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信息。QQ、微信等应用软件可以帮助医患进行实时交流,医生可以将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加入QQ群,在群里分享医疗知识,改善医疗关系。医生还可以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健康知识,并且与患者进行互动,引导患者正确就医。另一方面,互联网媒体可以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时间,提高沟通效果。互联网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提高医生处理信息的速度,从而有时间与患者交流。如果患者已经提前在网络上查到疾病的一些基本知识,患者与医生就可以更好地交流。
互联网媒体有利于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和管理质量。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为医疗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比如电子病历的出现,可以将各种临床信息整合到一个系统当中,并且使用统一的页面进行展示,方便为医生提供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分析数据,进而有效降低误诊率。为应对住院患者突发情况,目前危机管理预警应用系统被开发出来,一旦有患者出现紧急状况,该应用系统就会第一时间将病人的相关信息传递到主管医生的移动终端,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主管医生没有及时响应,该应用会自动通知其上一级医生,直到有人响应。移动工作站的使用降低了护士的失误率,在移动车上配备好护士日常查房所需要的各种药物和材料,当护士向病人分发时,需要经过扫描确认,可以实现发药零误差。另一方面,互联网媒体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医院管理水平影响患者的满意程度,排队等候时间、服务态度、医院环境等,都会影响患者对于医院的评价。调查显示,29%的患者从进入医院到挂号成功,就需要等候1-5小时,3.6%的患者的等待时间甚至超过5小时。等待时间过长,容易让患者丧失耐心,在和医生进行沟通时影响情绪,甚至会产生冲突。而互联网媒体的普及可以实现网上预约、网上挂号、查询就诊信息、手机支付等,这些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等待时间,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程度。
通过互联网媒体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的建议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体会到网络技术对于缓解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但是我们也应知道,互联网媒体具有两面性,它虽然为建立新型医患关系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网络信息真假难辨,一些人可能在利益驱动下造谣生事,患者由于难辨真假,一旦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甚至会怀疑医生正确的诊治。有的医生不但不借助网络平台宣传健康知识,反而打压这种行为。因此,本文在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营造良好的互聯网环境,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
依据时代要求,培养医学人才。想要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医生除了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知识外,还应该时刻了解患者的需求,只有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与价值态度,才可以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目前,我国的医学专业教育模式未能很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医学院校普遍重视学生医疗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的训练远远不够。最近一项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医学院校其人文教育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普遍较少,缺乏整体规划。因此,医学院校想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医学人文类课程课时,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建立起良好的新型医患关系。
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环境。信息质量对决策水平有直接影响,而目前网络上关于健康和医疗方面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网上遍布的虚假医药广告,对患者有很大的误导作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他们往往难以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假,部分患者如果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容易产生对医生正确治疗的怀疑,进而患者会对医生产生不信任,容易引发医患矛盾。因此,政府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重打击虚假医疗广告,对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网站进行整顿与惩罚。同时,可以邀请医疗行业各个学科专家规范医药类网站的建设,评估期内容质量,并将结果发布到官方网络上,一旦发现大肆传播的虚假信息,及时辟谣,让大众掌握正确的健康信息。
转变传统观念,顺应时代潮流。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医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他们会面临很多掌握更多医学知识的患者。部分医生会出现排斥互联网媒体发展的观念,对于不断提出问题的患者进行压制,会恶化医患关系。有的医生不善与人沟通,虽然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可以大大节省医生的时间,但是他们并没有利用这些时间用来沟通,只是忙于操作各项设备,对患者态度冷淡。大量患者在看病过程中会通过网络进行疾病查询,并且与医生针对查询到的信息进行沟通,医生必须直面现实。患者提前从网络查询医学知识,并不是不信任医生,主要是为了补充医生提供的信息。因此,医生应该对于目前的变化积极应对,向患者推荐可靠的医疗网站,通过QQ、微信等方式与患者互动,而不是拒患者于千里之外,应该积极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与社会应该为医生提供一些人力與物力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面临的困难。
医院与媒体加强沟通,主动提供信息。医院需要对为媒体提供的医疗新闻资料进行管理,医院与媒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建立双方相互信任的桥梁。医院主动在媒体上发声,可以有效减少负面新闻,使得相关医学报道更加真实可信。因此,医院应该提高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接受媒体采访时实事求是,不虚假隐瞒。另外,医院通过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是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提升自我形象、服务人民健康的需要,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可以让患者在报道中更加客观地了解医院的工作,获得社会对医院的理解和支持,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
参考文献:1.曲雯,钟威,王宇:《新媒体对医患关系正面影响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18(15)。
2.杨重飞,于利峰,朱锦宇:《规避舆论风险教育在医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及方法浅析》,《西北医学教育》,2016(1)。
3.王雯,邱会芬,鲍玉荣:《互联网医疗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作用分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1)。
4.蔡博宇,徐志杰:《互联网医疗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影响》,《中国卫生产业》,2016(10)。
5.沈宁乔,严振仲,顾明辰,余春兰:《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兼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的思考》,《心理医生》,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