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遥控器控制粉尘爆炸实验装置的设计

2020-06-11刘信友

化学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验改进自制教具

刘信友

摘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粉尘爆炸实验,装置简单易行且成本低,但其结构不稳、实验成功率不高,推广受到限制。经过多次试验,用遥控器、电机等器材对粉尘爆炸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达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 粉尘爆炸实验; 实验改进; 自制教具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0)050062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粉尘爆炸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中的一个演示实验,学生通过粉尘爆炸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可认识粉尘爆炸的条件并形成预防危害的意识,从而接受安全与环保理念教育。从教学效果上看,教材装置存在结构不稳、成功率不高等问题。为此,我们对教材装置进行改进,自制“利用遥控器控制粉尘爆炸实验”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曾以“粉尘爆炸实验”为题,在知网上检索到学术论文273篇,诸文中的装置设计基本实现了面粉在密闭的装置中燃烧发生爆炸,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细细品味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但笔者认为该实验还有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在此展示一例利用遥控器、电机等器材控制粉尘爆炸实验的改进装置,与读者分享。

1 教材传统实验设计

如图1中Ⅰ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1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如图1中Ⅱ所示。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空气,使面粉充满金属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1]。

按照这种要求制备成的装置,演示成功率低,因此该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我市乡镇中学大多数教师采取了只讲不做的方式,或者在网上寻找改进后的粉尘爆炸实验视频来代替实验。

2 “粉尘爆炸实验装置”部分研究成果

2.1 近5年的部分实验改进评述

学界认为此实验的成功关键因素有5点: 装置的材质硬度、装置密封,粉尘、空气的比例和鼓气的时间。每一环节都有相对严格的要求,操作不当,可能会酿成教学事故,造成极坏的影响。针对2014年7月至2018年9月的部分改进实验文献,分别就粉尘、火源、反应器和反应器材料4个方面对“粉尘爆炸实验”的改进作简要评析。

万莉等[2]巧用奶粉筒的盖子为塑料盖,正方形铁丝网放在最下面,将蜡烛放于金属筒底正中央,点燃蜡烛后迅速盖上装好面粉的塑料盖,再迅速用一只手拍盖子,爆炸声音响亮,现象明显且过程安全。这种改进简化了实验装置,不需要另外再鼓入空气,使实验操作更简单,与教材的装置相比较,成功率高。

徐康等[3]利用饼干盒(金属材质)和橡胶管连接设计“粉尘爆炸实验装置”。该装置为铁皮制品,不易燃,韧性强,安全性高,且容积远大于普通塑料瓶,粉尘量大,爆炸效果明显,视觉冲击力强,爆炸瞬间冲起的火焰使学生印象深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粉尘爆炸的原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王发应等[4]利用玩具风扇对装置内进行鼓气,可在装置中形成连续、均匀的粉尘,点火后可获得很好的实验效果。爆炸后半固定的汽车轮胎橡胶皮又能自动复位,重新封闭塑料筒,简化了实验操作,避免了原实验中硬纸板乱飞、粉尘到处飞溅造成的困扰。實验装置实现了自动封闭的效果,使爆炸实验安全可靠地进行。

乔金锁[5]用透明塑料食用油壶代替金属罐做反应器,不仅避免实验危险性,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轻轻鼓气粉尘向上移动、蜡烛燃烧及粉尘燃爆的情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粉尘爆炸原理的认识,深刻理解面粉厂、淀粉厂要避免明火和火星的缘由。用食用淀粉做粉尘,颗粒直径比面粉小,更容易燃爆,值得借鉴。用漏斗形容器替代桶形容器盛放粉尘,并向上鼓气,便于粉尘沿漏斗壁向上作雾状运动,有利于粉尘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爆现象明显,成功率高。

朱清勇等[6]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点火枪和用550mL塑料矿泉水瓶代替食用油桶、化学纯可溶性淀粉代替普通面粉,设计两种简约化的改进装置(初级版和加强版)。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改进后的装置实验效果显著。教师加强版实验时间短,只需3分钟即可完成,学生分组实验5分钟内也可以完成,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防范可燃性粉尘和可燃性气体的风险意识。

2.2 反思和体会

化学实验改进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教学,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用脑子思考、去探究为什么。作为农村基层一线的化学教师需要不断地修炼和提升自己,不仅要创造条件使学生亲历化学实验,更要改进和创新带有趣味性的生活化、简约化实验。唯有不断地研究、创新和改进,不断地尝试、失败、再尝试,方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通过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点亮学生的心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化学[7]。

3 新设计装置

新设计装置如图2所示。

4 装置的制作

4.1 制作材料

电源1个(4.5V)、遥控器(玩具小车的)1个、电机(玩具小车的)1个(4.5V)、导线2根、塑料刷1把、矿泉水瓶嘴(带瓶盖配套)2个、不锈钢管1个(Ф139mm×40mm)、底座(170mm×170mm)、硬质透明塑料桶1个[(h=220mm)上底(Ф170mm)下底(Ф140mm)]、电池3节(1.5V×3=4.5V)、带盖网状塑料盒1个(Ф80mm×90mm)、蜡烛1根、天然气喷火枪1支

4.2 制作方法

4.2.1 底座的制作

首先取一块厚度为1mm不锈钢片,加工成长、宽分别为170mm的正方形钢片,再切取一段厚度为2mm的不锈钢管(Ф139mm、高40mm),在车床上把不锈钢管一端(高5mm)的内径打磨为Ф140mm、高10mm,将不锈钢管另一端用氧焊焊接到上述正方形钢片中间,用砂轮把焊接点打磨光滑即可(如图3所示)。

4.2.2 硬质塑料桶的加工

首先取高为220mm、上底(Ф170mm)、下底(Ф140mm)的硬质透明塑料桶1个,在塑料桶左侧正中间打椭圆形孔1个(Ф70mm×50mm);塑料桶下底正中间钻孔1个(Ф15mm),用502胶水把切取好的矿泉水瓶瓶嘴(带螺纹)粘在开孔处,待粘牢固后,用瓶盖拧紧(此处按放蜡烛);在塑料桶的右侧距底面40mm处打一小孔(Ф5mm),用502胶水把切取好的矿泉水瓶瓶嘴(带螺纹)粘在小孔处,待粘牢固后,用瓶盖拧紧;再取下塑料桶的盖,把网状塑料盒盖(Ф80mm)用螺纹钉固定在塑料桶盖的正中间(此时网状塑料盒可通过旋转拧紧方式固定在塑料桶盖上);最后在塑料桶盖上打孔(Ф16mm),插入电机(电机下端转轴连接一个自制塑料刷),用502胶水将其缝隙密封,电机上方的正负极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如图2所示)。

4.2.3 点火系统的装配

将天然气喷火枪从右侧小孔处插入塑料桶内,与蜡烛棉线接近,按下天然气喷火枪开关,可立即点燃蜡烛,迅速移开天然气喷火枪,用矿泉水瓶盖将粘在孔上的瓶嘴拧紧,使塑料桶内处于密闭状态。

4.2.4 装置的组装及完善

将加工好的硬质透明塑料桶放入底座上的不锈钢管中,在连接电机的电池盒内装入3节1.5V的电池,向透明塑料桶盖上的网状塑料盒中加入20g面粉;用信笺纸(剪成Ф72mm×52mm)把左侧的孔遮封,并用浆糊粘紧;右侧小孔处安装天然气喷火枪。至此装置组装完毕(如图2所示)。

5 粉尘爆炸实验

首先将加工好的塑料桶放入底座上(见图3),使其稳定。打开塑料桶上方的盖,向与桶盖下方连接的塑料盒内加入约20g干燥的面粉,使其平铺在盒底上,盖紧桶盖;再按下塑料桶右下方天然气喷火枪开关进行点火,蜡烛燃烧后迅速移开喷火枪并封住孔;最后迅速打开直流电源开关,手拿遥控器控制电机转动,电机转轴带动塑料刷转动,只需几秒钟,在塑料桶内就会形成浓度均匀、稳定的粉尘,随即就会产生响亮的爆炸声和明亮的火光,塑料桶左侧椭圆形孔上粘贴的信笺纸被炸开,蜡烛火焰被震灭。

6 小结

利用遙控器控制电机转轴转动,电机转轴带动塑料刷转动,从而使得塑料桶内形成分布均匀、浓度稳定的粉尘,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1) 利用遥控器在距塑料桶2米的地方操控面粉粉尘的爆炸,为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提供了保障。

(2) 利用不锈钢底座固定硬质塑料桶组装的密封装置,

加上桶左侧圆形孔上粘贴的信笺纸的缓冲作用,

避免了原实验中硬纸板乱飞、粉尘到处飞溅造成的困扰,使爆炸实验安全可靠地进行。

(3) 材料易得,容易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晶, 郑长龙主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133.

[2]万莉, 王萍, 谭宗俊. 粉尘爆炸实验的简单易行的2种改进[J]. 化学教育, 2014, (17): 52.

[3]徐康, 王文娉. 利用生活用品改造初中粉尘爆炸实验[J]. 化学教与学, 2018, (1): 90.

[4]王发应, 邓明非, 周凤顶, 王英. 粉尘爆炸实验的创新设计[J]. 化学教学, 2017, (2): 59~61.

[5]乔金锁. 粉尘爆炸实验改进[J]. 化学教学, 2016, (2): 67~69.

[6]朱清勇, 孙鹏. 粉尘爆炸实验改进两则[J]. 化学教学, 2018, (9): 78, 94.

[7]朱清勇. 2017江苏省化学实验创新比赛观摩有感[J]. 化学教学, 2017, (10): 18~21.

猜你喜欢

实验改进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盘活小学体育教学
巧用自制教具激活英语课堂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与拓展
论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