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课堂在高校主题班会课中的应用

2020-06-11雪,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会辅导员

■ 杨 雪,王 瑾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广元 628000)

《礼记·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意思是“做大学问的方法是促进和发扬良好的道德,观察公众服从舆论的意愿,实现完美和善的目标,体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种理念不仅是古代大学的灵魂,更值得当今大学借鉴。所以,高校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而高校主题班会便是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是班级根据学校教育教学主导、学生实际需要和便于工作开展而围绕某个问题或主题,在组织者的设计、主持、点评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方式之一,是增加班级凝聚力、和谐度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1]。对于树立良好的班风班貌,增强班级凝聚力,建设和谐班集体,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班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2]。主题班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目前国内高校都很重视主题班会的开展,针对大学生主题班会展开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向往自由、新事物接收能力强、获取信息面宽,现有的主题班会模式已经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难以发挥主题班会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主题班会采用在固定场所辅导员讲学生听的“说教式”和“传达信息式”,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容易“一言堂”和“满堂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符合网络时代学生的要求,成效低;第二,班会的主题不明确,辅导员多将主题班会变成讲事情、读文件、安排工作的事务性课堂,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内容杂乱无序、空泛、抽象甚至是教条,不接地气,即使出现主题形式新鲜的情况,也是举举例子、讲讲大道理,缺乏深度挖掘,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第三,主题班会的组织者单一,多是辅导员或者班委干部,普通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没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在组织过程中,辅导员重视的是“德育内容”的传递,没有全面考虑学生现有的道德需要及水平,没有从学生实际情感的需要、感悟和体验去促成人的精神提升。在这样的境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提升主题班会育人实效性,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3]。现尝试把“雨课堂”混合教学工具应用于主题班会课,开辟主题班会课堂新阵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主题班会教育模式,以期实现主题教育从线下到线上,从现实到网络全方位全范围覆盖,开展方式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转变,改变“一人发言众人听”的传统互动形式,将主题班会开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突出学生才是自我道德构建的主体者,让他们从自己的视野角度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设计、思考、开展、评价主题班会,发挥大学生“四自教育”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高校主题班会课德育功能的实效性。

二、雨课堂

“雨课堂”是清华在线教育和“学堂在线”联合推出的一款集图、文、音、像于一体的免费现代信息混合式教学工具,它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教学,借助投屏互动、答疑弹幕、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全程精确地赋予传统教学课前、课中、课后每个环节全新的体验。该软件其实只是通过安装植入Power Point中的一个插件,使用者通过微信扫码登录组建课堂后,直接享用线下准好的课件资料直接开课,在借助“雨课堂”插入视频、制作试题、发起讨论、发起投票等功能,赋予课堂更多灵性,学生只需扫一扫老师展示或者分享的二维码,或者点击智能手机“雨课堂”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就可以快速地参与或者接收完成学习任务,借助网络平台快捷地部署智慧教室[4]。主要有着以下特征:

(一)便捷省时

“Rain Classroom”教师端功能是通过安装软件为PPT添加一个额外的功能区域。在相应功能区教师点击“微信扫一扫”按钮,即可登录创建班级课程,然后根据需要上传创建好的课件、问卷、试卷等资料,学生通过微信扫码即可进入辅导员创建的班级或者课堂,进而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功能完成预习、讨论、答疑、检测等学习任务,随时随地部署智慧教室,让主题班会的召开变得方便、快捷、有效。

(二)借助现有工具,不增加师生额外负担

制作PPT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微信是一款教师和学生都已经安装并且经常使用的APP,通过PPT软件上植入的“雨课堂”工具模块上传发布制作好的课件,或者直接开启“课堂”功能,利用智能手机作为遥控器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中进行操作,并根据需要在“雨课堂”网页中导出过程数据,整个流程不增加教师额外的教学负担,学生也不需要单独安装APP,既让教师容易操作,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方便。

(三)数据获取方便

学生扫码进课堂后,“雨课堂”后台将全方位全过程对学生学习、参与情况等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线下辅导员任务上传后可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完成的效果、遇到的问题。线上辅导员可以用“雨课堂”实现实时点名、答题、发起讨论、收集意见,通过弹幕互动、答疑投屏、“红包”奖励,激发学生兴趣。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具有连续性,辅导员通过采集数据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参与情况等做出可量化的考核,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公正公平,科学合理。

三、高校主题班会运用“雨课堂”的意义

当今高校已经迎来了00后的学生,随着网络高速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现代信息设备已经成为了大学生额外身体器官,无法取舍,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行为、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将“雨课堂”教学工具的相关功能与大学生的主题班会课相结合,更加适应“低头族”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于提高主题班会的育人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主题班会课从实地课堂教学延伸到线下网络教学,辐射范围更广,时效性更强。辅导员通过“雨课堂”平台,在课前将主题班会课的任务通过课件上传功能,提前以作业或者公告的形式发布给学生,实时查看学生完成的进度及出现的问题,通过现场教学有针对的答疑解惑和主题提升,利用滚动点名、弹幕、投票、讨论、“红包”等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符合当今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运用“雨课堂”,不仅是主题班会从实地课堂延伸到网络课堂,扩展了教育阵地,打破了时空限制,也让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方式不断创新,更加具有时代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是借助“雨课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增强主题班会教育过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雨课堂”的混合教学功能,给予主题班会每个环节全新的体验,通过多屏互动、答疑弹幕、大数据分析并及时反映学生的状态,通过发起讨论、私信留言等功能,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就相关话题或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既跨越了时空限制,又增加班会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改变了自上而下单方向的传播方式。同时,辅导员站在学生的视野高度,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案例、热会热点、个人想法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设计,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学习和准备素材,留给辅导员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上与学生就共性问题或核心问题展开讨论与引导,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班会主题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深化。当学生遇到现实问题,方能用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作出明智的选择,实现班会主题的落地生根,让学生真正成为主题班会设计者和主题班会意义的受益者。辅导员通过平台采集主题班会全周期的数据,从课前准备、课堂互动、课后实践等层面,分析相关数据,实时量化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不断调整后续方案,不断强化育人功效,真正达到主题班会课的德育目的。

四、“雨课堂”在高校主题班会课中的应用

将“雨课堂”应用于大学生主题班会课,就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通过PPT和微信搭建智慧教室。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对主题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通过“雨课堂”小助手借助PPT和微信进行班会主题、自学内容和前期任务的发布。学生通过自主与分组合作学习,汇总共性问题和疑惑,辅导员根据反馈信息课堂现场讲解和主题提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反映和平台汇总的详细数据在班会结束时给出总结性评价。现以主题班会——“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预防通讯(网络)诈骗”为例,对班会课进行设计的基本框架如下:

图1 班会基本框架

具体实施:

第一步:创建课程、班级。辅导员通过“雨课堂”插件界面点击“我要开课”,微信登录创建班级课程,学生通过扫码或者在手机端“雨课堂”公众号输入班级(课堂)暗号进入。

第二步:推送学习资料。辅导员通过群发公告功能课前发布主题班会“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预防通讯(网络)诈骗”的任务要求及安排,整理好相应的学习素材、生活案例、视频等做成课件,通过“雨课堂”语音功能在难以理解的课件页插入语音讲解,课前推送给学生,并借助分组功能根据教学需要划分学习小组,便于学生分解任务,开展合作学习。

第三步:学生线下自学相关内容按照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通过微信接收辅导员推送的学习资料,在自学过程中对不懂的内容可通过点击“不懂”按钮向辅导员反馈,也可启动“留言”功能与辅导员交流,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总并与辅导员线下沟通互动。辅导员根据学生的反馈及平台数据的统计,不断更新教学设计和督促帮助学生完成线下准备工作。

第四步:实时课堂呈现。辅导员通过PPT扫码开启雨课堂授课,学生扫码或输入课堂暗号进入,学生的手机摇身变为学习工具,辅导员上课课件实时呈现在学生手机端,辅导员的手机成为PPT的遥控器[5]。辅导员通过后台数据了解课堂学生出勤情况,免去点名工作,提高课堂效率。在班会组织过程中对学生点击的“不懂”和汇总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及对主题进行提取升华,并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发起互动或实时检测,了解学生对主题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呈现自编自导自演的防电信诈骗小节目时开启弹幕功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并对节目进行点评,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知识内化,让学生在参与和感悟中成长。设定评价标准,通过“投票”功能选出优秀的小组,给予“红包”奖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步:布置任务。分析案例,谈谈自己在实际中遇到上述问题如何去解决,并将学到的防电信诈骗的知识告知父母亲人朋友,扩大知晓范围,学以致用,对班会主题实时强化,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主题班会的效果更加有效。

第六步:任务提交。学生完成任务后,通过“雨课堂”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反馈给辅导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发起话题讨论也可向辅导员寻求帮助,通过合作学习,集大家之力共同完成实践任务。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班会之后学生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6]。

第七步:成果展示。辅导员汇总整理学生提交的成果,通过雨课堂进行投屏展示或者课件展示,大家一起比对点评,辅导员启用雨课堂“红包”功能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

第八步:教学数据统计及任务评价。辅导员登录“雨课堂”网页版获取课前、课中、课后全程数据,如签到情况、预习情况、参与互动情况、课件学习情况、反馈信息情况、课后任务完成情况等。详细可量化的数据,一可以有助于辅导员对学生学习参与情况进行监控并作出合理、科学的评价;二是通过数据的分析能有效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效果作出评价,让辅导员进一步调整完善。

本文作者结合这些年开展主题班会课的实际感受,分析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背景下,将“雨课堂”引入大学主题班会中,将网络教学、混合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主题班会混合教学模式,将班会开在网络上。通过实际运用和调查,发现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内容丰富新颖、形式灵活多样,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学生可以全程参与活动的每个环节。这种模式下开展的主题班会针对性强、参与度高、主题突出、实用性强、气氛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引起情感的共鸣,撞击学生的思维,以此增强主题班会课的思想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会辅导员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